明显陵这块风水宝地是如何选定的?
\TKv3N 明显陵这块风水宝地是由嘉靖皇帝朱厚熜做藩王时所选定。
'dx4L }d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七日,其父兴献王朱祐杬因暑疾无治而病逝,朱厚熜和母亲蒋氏及时派王府幕僚及方士卜得吉壤,选定兴王府城东北的松林山(嘉靖十年敕封为纯德山)便启动修建地下玄宫。
H\O|Y@uVr 据《兴都志》记载,兴献王葬于松林山自是“天意素定”:“初,山中居民方聪尝梦(梦见兴王)幸其家,坐于堂上,羽卫甚肃,既觉而莫得其故。久之,其家渐富。及升遐前岁,时见有物,蜿蜒如蛟蚪然,绕其屋梁,至是帝崩。及卜得地,即其梦中帝坐之处。识者莫不惊喜有天数焉。”蒋妃和朱厚熜听说后,十分欣喜,于是召方聪入王府,赐其三百金,命方聪迁往东桥的方口。
1XSqgr"3 朱厚熜在《显陵碑文》中也讲述了他做藩王时,为死去的父亲选择墓地的过程,“朕乃告以国社国稷等神,请于圣母,谋于士民(精通道术之人),择境内之松林山,以为陵墓之所……卜求吉兆,丰土深渊,官占既协,松林之巅,神宫固密,扶舆往焉。”经仔细勘查,“谋于士民”的松林山,确实是块风水宝地。中国风水的基本格局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而陵寝前的台地呈南向前伸延,前有屏山、水口,又形成护气之形,符合“负阴抱阳”理想图式;陵寝后,群山巍峨“来龙生旺”,吻合帝王所要求的王气葱郁;陵寝东、西两侧的余脉,呈现“左青龙、右白虎”,成拱卫之势;从大势上讲,东有寨子河,西有洋子河,汉水至西北向东南蜿蜒,又对整个山形地域起环抱之势。郭璞《葬经》:“山来水回,贵寿而财。”所以,郢靖王墓、梁庄王墓也都在附近选址。
|C5i3? 松林山地界群山绵绵,其山多松,四时葱郁,王气之所,实属风水宝地、帝王之幽宅。《兴都志》这样形容松林山之风水:“左瞻聊屈山,右眺三章山表其南,花山峙其北。沔汉之水方数千里,地而西来走其下,萦绕如带,汇浸如襟,舟航辐辏,今古所称。兹山之体则峻而不激,雅而不缓,层峦叠岫,含藻蕴奇,虎踞而龙蟠,鸾翔而凤舞,然后翼翼绵绵、盘纡前结,实为天子之岗。”
!x,3k\M 明显陵是怎样的风水格局?
Uqkh@-6- 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的一门集地质学、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及建筑外部设计理念等为一体的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用来指导卜求吉地的学问。我国古代建筑大师们历来注重追求自然美与人文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而显陵正是这一理论的典型杰作。在营建显陵时,“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追求“地臻(音zhēn,美好。)全美”,即以达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皇权神授的气氛,与庄严肃穆的皇家陵园保持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也就是说整个显陵是背靠老虎山、脚踏莫愁水,坐北朝南,青山环抱的完美格局。嘉靖皇帝本人也称赞显陵要比北京的大峪山更为完美。
BG'gk#J+f 从显陵的总体布局来看,它是按“前朝后寝”建制的,真可谓是“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规制宏筑。当年,显陵的设计大师们在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是把陵寝、山川、河流、原野综合构思统一设计的。古代相度兆域,讲究前有朝山、近有案山、中有砂山、后有靠山,堂局要严密开阔。因此显陵的设计意图,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现状调查和测绘成果分析,可以明确认为,显陵是依据风水理论来展开设计的。主要表现在纵向设计和平面设计两个方面。
%`` FIv15w 在纵向设计上,最高的建筑——方城明楼和睿功圣德碑楼,其高度均不超工部营造尺一百尺(约合32米)。
`E}2|9 在平面设计上,根据实测分析,显陵明确地先以“百尺”为单位划分出“田”字形方格网,再推广到全体——以“千尺”为单位的经纬网中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方法从明代规模最大的陵墓建筑群——十三陵的建设中都得到了验证。这种设计方法还被清代所继承,并完整地保留在清代的陵寝设计图档中,体现了组群设计的优秀传统。由此可以说明,如此巨大艺术成就的取得绝非是偶然的,而是通过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现的。明显陵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实例,同时也进一步显示了显陵的建筑艺术和文物价值。
8x+K4B"oe (本文来自《明显陵8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