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书深是海,三人行必有我师,做到老学到老,,,,,,,,,,
《这个墓是兴国桐江邹芳和和儿子邹华寿的墓,相传华寿的儿子邹云松家境贫寒,以替人挑石灰为生,祖父、父亲去逝,均停柩于家,无力安葬。有一位外地堪舆先生领着弟子,在兴国看上一块好地,去没有人愿意用他。他偶尔结识挑石灰的邹云松,把这块宝地指点给他,并赠银助葬。邹云松安葬父祖后,出门投军,军旅之中屡立功勋,曾随刘永福收复台湾和与冯子材一道在镇南关打败法军,授威远将军,一品顶戴。 这个钳记把这个穴位定为“武子观兵”,断定必发武贵,很快得到应验,已经很是神奇了。最令人惊讶的是,地师还指出了墓地朝向方面的缺陷:“四代之间及五代,虽发贵兮未善终。碑面重修或可免,若说起筋断不容。”墓主的第三代贵为将军,第四代和第五代,却都是小官,而且不得善终。第四代于民国初年做了兴国县的征税委员,承揽全县税赋,在收税过程中,被一个乡的农民乱石砸死。第五代参加共产党,1930年担任区委书记,次年在肃反中冤杀。地师虽然指出了“重修碑面或可免”(重修碑面即可以调整墓地朝向),这个墓修建时注重趋利,未及避害,墓地明堂窄逼,水出申口,犯煞。可惜墓主后人未能牢记钳记最后的叮咛,大贵之后,再请地师重新设计,令人叹息。
武仙岽下一条龙, 窑背岽上势尊荣。水幛层层重叠裹, 阴机降脉产英雄。武子观兵形最肖,点穴恰在肚脐中。 峰峦秀丽情亲切,分金坐度妙无穷。高低深浅俱合法, 阴阳裁剪夺神功。文贵虽兴不甚显, 鹿鸣宴罢震威风。 雷赶金羊武贵发,甲乙庚生命运通。将略无双推国士, 名播华夷受皇封。 四代之间及五代,虽发贵兮未善终。 碑面重修或可免,若说起筋断不容。聊作俚歌为应证, 复叮咛兮宜信从
地师涂周翰门人李斌伦同谨识
被盗墓者挖出的石碑
邹复胜是古代赣南先贤,客家人。在中法战争中,他与爱国将领冯子材将军并驾齐名。史书对他记载极少,然而揭开尘封的志书,依然可看到他那闪光的人生足迹。
他是兴国县长冈乡石燕村人。名自福,号云松。出身贫寒,农家子弟,幼年丧父,母亲守寡。青年时代靠肩挑贩运石灰谋生度日。 生平经历
他生于清道光17年(1837年),殁于清光绪28年(1900年)。22岁时逼于生计寻求当兵食戎的道路。又因念过四年私塾,少年时受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育,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目睹鸦片战争后,中国这块丰腴的国土被世界列强瓜分蚕食的局面,他在咸丰九年(1859年),跪别母亲,离家投军营。从此奉朝廷之命,辗转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参与镇压太平军的战争。历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等职。同治12年升为总兵,朝廷尝“骧勇巴图鲁”(满语译音,勇士之称)勇号。光绪元元年为皇帝召见,朱批记名提督。光绪2年署理巴里坤总镇官篆务。光绪7年,督办台湾开山抚番暨查办全台流番社事务。光绪9年督办越南等处外事。 邹复胜曾以军功钦命头顶戴、赏双眼花瓴,诰封建威将军,居正一品官司衔。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侵略者把矛头指向越南北部和中国西南部,严重威胁我国安全。邹复胜大义勇为,坚定地站到反侵略斗争的一边。 光绪九年(1883年)冬,法军司令孤拔率600多名侵略军,携200多门火炮向驻防越南的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中法战争”。 1884年“中法战争”中,为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他舍生忘死、英勇作战,与著名爱国抗法将领、原广西提督冯子材将军并肩作战,边关斗“法”。破法军于镇南关,乘胜收复谅山,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反法大捷。光绪20年(1894年),中国日甲午战争爆发。邹复胜时逢带病回家养病,闻悉国有难,即刻启程赴京请战。抵京之后,中日双方已签订停战协定。光绪22年10月,邹复胜在京再次被皇上重用,委以提督天津总镇篆务。
[ 此帖被人和在2012-12-28 09:59重新编辑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