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Pages: 3/5     Go
主题 : 讨论帖:百年归空你到哪去?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0楼  发表于: 2015-05-19 16:13

当你临终之时,总不可起一丝毫妄想情念。世间的悲欢离合、荣辱得失、恩怨是非皆是梦幻;此四大假合之身也非真,一切总不贪执留恋。此自性,生时亦不来,死时亦不去不动不摇,不生不灭至清至静,至空至寂,无思无虑,无知无觉。[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一切处无心,便得解脱自在,三界不超而超。临终之时,若起一丝毫妄想情念,即种下轮回种子,依旧是三界的囚犯。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1楼  发表于: 2015-05-19 16:16

烦恼本无根,生生灭灭无实,因分别执着而有。若不分别执着,自然无烦恼。[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性空寂虚旷,至清至静,烦恼一点也沾染不得。若起一念去除烦恼求清静,也是妄想。此是以念止念,如此念念永无休止。不识得这本来无一物的自性,任你能断百思想,除尽烦恼,也是旁门外道。
经云:[不舍烦恼,而入涅槃],此是真谛。若欲舍烦恼而入涅槃,如此修行生死永不了。烦恼之性即自性。此躯壳是一具死物,不能烦恼。故烦恼也是自性之妙用,舍烦恼,即是舍自性之妙用,如此岂不成断灭!与顽石土块何别。识得此烦恼之性,本无烦恼,即是入涅槃。[住烦恼而不断,居禅定而不寂]。此甚深妙理,唯上根人可会。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2楼  发表于: 2015-05-19 16:18

放不下,舍不得,丢不开,贪着执迷是冤孽障。守名生解,依文解义,博闻多知,广求文义是魔障。不悟空理,以为有佛可作,有道可成,有天堂可归是佛障。末有天地之前,无佛无众生也无物,唯有空寂虚旷之自性。有天地之后,才有佛有众生有物,故作佛巳是红尘中事。成道作佛归天堂都是渡化人之名词,毫无实意。道即虚空,此虚空现现成成,无欠无馀,圆满具足,即是汝之真佛身,还成个什么道。天堂即在世间,离世间无天堂。无极理天,西方净土,即在眼前,只要时时处处事事和这个相应,不分别不造作,不起种种烦恼无明,眼前即是佛,即是天堂。自性之所在,即天堂之所在。根本不曾走出天堂一步,还归个什么!能默会此空寂虚旷之自性,虽在世间,实巳在天堂,虽为众生,实和诸佛无别。若欲离世间而求天堂,求作佛,任你修上千万劫,依然是个守尸鬼。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3楼  发表于: 2015-05-19 16:26

明灯老师开示慈语:
人人提升正能量,社會更安祥,國家更富強。

近年來,世界局勢動盪不安,天災人禍不斷,道德價值觀淪喪,社會風氣敗壞,貪腐案件層出不窮,青少年犯罪率提升,導致民眾人心惶惶,痛苦不堪。追究其原因,乃是大眾忽略了傳統倫理道德與聖賢的教育,念念恒為私利,貪嗔癡慢、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等種種邪思蒙蔽所致。因此,為拯救當前的劫難,惟有在家庭、學校、社會提倡聖賢倫理道德的教誨,積極推動品德教育,並真正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才能挽回世道人心。

就管理學而言,一切人、事、物的管理當中,最難管的,就是「人」;而在「人」的管理當中,最難管的就是「自己」。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曾說:「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卻沒有人想改變自己。」所以如何改造自己、創造自己,並且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乃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最為重要的課題。因之,一個人要成為成功的管理者,必先實踐做人基本的守則,學會管理好自己,才能開創幸福美滿的人生。

中華聖哲的教育,是從四千五百年前堯舜開始,教導我們「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或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生活守則。合而言之,則為孝、悌、忠、信、仁、愛、和、平、禮、義、廉、恥等十二個道德的專案。

在中華聖哲的思想中,「孝」為倫理道德根本的「核心價直」,主張在家要「孝順」父母,乃是教育與修身的根本,可幫助我們放下自我為中心,建立正確的「宇宙人生觀」;出外則要「友悌」--即尊敬長輩及一切社會大眾,放下自私自利的念頭,以建立人生的『服務觀』。

至於「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把別人當成另外一個自己」;而「誠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修持」,以及「凡出言,信為先」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的「實踐力」。
「仁愛」就是『聖經』所說「神愛世人」、「愛人如己」的「博愛」。經常親近善知识,學習助人利他、愛護天地萬物的「仁慈大愛」,以拓開心量,提升自己的德行;「和平」則是教我們要時時保持「心平氣和」,常保快樂歡喜的心,活在當下,這是幸福人生的基礎。

至於「禮讓」就是要知道「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以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應對進退之間,能忍讓,謙讓、禮讓,並且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道義」就是要能「知恩報恩」,做到「受人滴水之恩,當思湧泉以報」,過一個知義、道義、仁義、情義,恩義的人生!
「廉潔」就是要做一個正直、守法的國民,不貪非分之財,去除貪腐的行為;「知恥」就是要「改過」,因「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肯改過,則「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則「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也。
最後,則要立志成為聖賢,因「人人皆可為聖賢」,故要發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人生的最高理想,期達到「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聖賢境界!
[ 此帖被林家传人在2015-05-20 23:20重新编辑 ]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4楼  发表于: 2015-05-19 16:34

《维摩诘》原文:“宝积当知,
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
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3
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讲解:宝积,你应当知道,
质直之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正直无诲的众生来生其国;
深固之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具足圆满功德的众生来生其国;
大乘心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信仰大乘的众生来生其国;
布施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能舍除国家、财产、身体、生命,不沾染贪爱悭吝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
持戒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戒行清净得十善道圆足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
忍辱是菩萨的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因能行忍辱而身形美好,具三十二瑞相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
精进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始终努力,勤恳修习种种功德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
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心注一境,摄念不乱众生,也便来生他佛国;
智慧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得正智慧,得决定法相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
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便是菩萨的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具有无限慈爱心、悲悯心、喜悦心和平等心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
四摄之法是菩萨的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因菩萨惠施财产与教法,因其仁爱之语,利益之行,因其同修共进而得解脱的众生,都来生到他的佛国;
方便是菩萨的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二切因菩萨方便施教,无碍救度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
三十七种道品是菩萨的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和七觉分;八正道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
回向心是菩萨的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由于他凡有善德便普施众生,所以其佛国自然具有一切功德;
说消除八难是菩萨净土,到菩萨成佛的时候,他的佛国自然也没有三种恶道和八种无缘见佛的缺陷;
自己持守戒行,不议论别人缺点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他的佛国自然没有违犯禁戒的名声;
十善法门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自然享有诸种善果报,众生亲到他的佛国中不夭亡,得财富,得清净行,得诚恳语,得和善语,亲友不分离,善排解纠纷,话语有益他人,不嫉恼,不嗔恚,无邪僻见解。
如上所说,宝积啊,菩萨由其质直之心而发愿行;由其愿行而得深厚道心;由其深厚道心而善调伏迷妄意念;能调伏内心则能践行;能践行则能将功德回向,能回向,则因大乘道而行善巧方便;能善巧方便,则能帮助众生成就菩提正道;因众生尽皆成道,而秽土也成净土;随佛净土建立,说法亦便清净;既有清净说法,即有清净智慧产生,也就有清净明慧的心;内心既然清净,一切功德无不清净。所以说,宝积啊,如果菩萨要想建立佛国净土,应当首先清净其心,随着内心的清净,佛土自然也就相应清净了。】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5楼  发表于: 2015-05-19 16:40

人生似夢煙覺清醒  
悟空一切虛幻修佛性  
凡慾不染心道智明  
十方緣眾齊拯救共步青雲  
良知圓淨光耀前程
立志深宏慈悲行  
萬法渡化妙言金聲
甘露滋心裡
學道的生涯不言倦  
知足常樂明心見道真  
快樂的人生為利眾  
辛苦點滴無論說濟世升平
乘風破浪勇志堅定
超脫輪迴苦果因  
立身行道千秋美名  
為道來盡心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威望:+5(寻寻觅觅1)
  •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6楼  发表于: 2015-05-19 16:41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92
    威望: 1570 点
    金钱: 30101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8 点
    在线时间: 3752(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11-09
    27楼  发表于: 2015-05-20 09:30

    林兄学识广博,纵横议论,非常痛快!

    唯以下一段涉及道教的“元神”,说法似可斟酌——

    “既然有一颗虚幻妄想心, 就已经惊扰了他本身的元神了. 解既然已经惊扰到他本身的元神, 他的元神就贪着一切有形的万物了”。

    ——这一段可能不是林兄的原论,对于元神的定义,不是很准确。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8楼  发表于: 2015-05-20 12:35

    引用
    引用第27楼阿难于2015-05-20 09:30发表的 :
    林兄学识广博,纵横议论,非常痛快!

    唯以下一段涉及道教的“元神”,说法似可斟酌——

    “既然有一颗虚幻妄想心, 就已经惊扰了他本身的元神了. 解既然已经惊扰到他本身的元神, 他的元神就贪着一切有形的万物了”。
    .......

    太上老君也有讲元神,请观清静经太上老祖注解白话文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29楼  发表于: 2015-05-20 12:36

    太上清静经 -太上老君注解

    ★老君曰 大道无形 生育天地 
    ☆天与地之间 看起来 好像就是空的 本来就没什么形体可言 可是天与地之间 虽然是没有形体 却能生出天地之间的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植物 与无生命的沙土石头 及许许多多的物体 

    ★大道无情 运行日月 
    ☆天与地的运转 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存在可言 虽然没什么感情的存在 但是天与地之间 却好像是有感情的存在 才使它们不断的运转 

    ★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天与地的空间 它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所以 本来就没什么名字可以去称呼它 可是虽然没有名字 但是它却能养育万物 滋润万物 使它们的生命能够继续成长 

    ★吾不知其名 强名曰 道 
    ☆这的确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 连我(老子)也不知道它的原因 所以也不知道要怎样去称呼它 那么干脆勉强给它取一个名字 叫做道吧 

    ★夫道者 
    ☆这个道的确太玄妙了 包涵也太广阔了 为什么呢 

    ★有清有浊 
    ☆因为这个道 有时候 有些地方是清清净净的 有时候 有些地方就显得非常污浊 

    ★有动有静 
    ☆有时候 有些地方就活动着 有时候 有些地方就静悄悄的 

    ★天清地浊 
    ☆像天空是一片清净的 大地就显得一片混浊 

    ★天动地静 
    ☆像天体的运转是属于流动之形 大地的本体是属于静止之物 

    ★男清女浊 
    ☆男人是属于清阳之体 女人是属于浊阴之身 

    ★男动女静 
    ☆男人是表现外在的 活动的 女人就表现内在的 静止的 

    ★降本流末 而生万物 
    ☆因此 清阳之气是上升的 浊阴之气是下降的 如果万物清阳之气不能保守那么万物的本来灵性便容易下降 万物本来的灵性如果下降 便失去了本性的主宰 万物如果失去了本性的主宰 便容易起了情欲之念 思想与行为便自然而然流于下体之末端 万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流于下体之末端 便有阴阳之交合 万物如果有了阴阳之交合 便自然而生长出种种轮回之万物来 

    ★清者浊之源 
    ☆清净是污浊的源头 如水源在上游是清净的 在下游就显得污浊 

    ★动者静之基 
    ☆活动的事物只是清静的基础 如一切的建筑物 都是由活动而来的 这就表示出 活动的力量只是静止的基础 只有清静才是万物的根本之道 

    ★人能常清静 天地悉皆归 
    ☆所以 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清清静静 一切天地万物 就全部归纳在人的本性之中了 这就是学道的根本 可是学道的根本 每个人都忽视了 

    ★夫 人神好清 而心扰之 
    ☆比如说 人的元神本来是喜好清静的 可是都被后天的识神给扰乱了 

    ★人心好静 而欲牵之 
    ☆人的心性也是一样 本来也喜欢清静的 但是都被贪念的欲望牵引去了 

    ★常能遣其欲 而心自静 
    ☆因此 一个人如果能够遣除这些贪念的欲望 人的心性 自然就能够清净 

    ★澄其心 而神自清 
    ☆澄滤这个心性之后 我们的元神 自然能够清醒 

    ★自然六欲不生 三毒消灭 
    ☆这样的话 六种眼耳鼻舌身意 这些所接触的欲望 自然不会带来干扰 三种贪妄心 愚痴心 嗔怨心 之毒素也自然而清灭 

    ★所以不能者 为心未澄 欲未遣也 
    ☆但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 这就是这个人的心性 还没有澄清的关系 所以尚有一些欲望还没遣除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 心无其心 
    ☆如果人能够遣除这些欲望 达到清净的话 你去观察你自己的心 连你自己的心 都会感觉没有了 

    ★外观其形 形无其形 
    ☆你再往外看一切形体 这些形体也不是形体了 

    ★远观其物 物无其物 
    ☆就是了望远处的物体 远处的物体 也不是什么物体了 

    ★三者既悟 唯见于空 
    ☆这三种 心 形 物 都能了悟一切都是虚幻的话 心地就唯有一片空旷 毫无一物了 

    ★观空亦空 空无所空 
    ☆能够这样的话 看到虚无的天空也是虚幻的 连这个虚幻 都能看破以及看空的话 

    ★所空既无 无无亦无 
    ☆就是一切都没有了 既然知道一切都没有了 心性之中还有什么可以存在呢
    本来都是一切假相而已 

    ★无无既无 湛然常寂 
    ☆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相的 我们就要连这些假相 都不要执着 连假相都不执着了 就是一片静止的状态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 
    ☆心性的静止达到想要静止的心 都没有的时候 欲望怎能够生出来呢 

    ★欲既不生 即是真静 
    ☆能够达到贪念的欲望 完全不生出来的时候 就是达到真静的工夫了 

    ★真常应物 
    ☆心性达到真静的状态 然后去应用实行一切事物 自然就是自在自如了 

    ★真常得性 
    ☆能够自在自如的人 就是能够守住真正 常清常静的人 能够守住真正 常清常静的人 他就是已经得到 明自本心 识自本性的人 

    ★常应常静 
    ☆能够达到明自本心 识自本性的人 无论在纷扰的场所 或是在清静的场所
    他都能时时保持清静的心 

    ★常清静矣 
    ☆能够经常保持清静心的人 才是真正清静之人 

    ★如此清静 渐入真道 
    ☆达到真正清静之人 就是已经渐渐迈入真正的大道了 

    ★既入真道 名为得道 
    ☆既然迈入真正的大道 就是修道人所称的 得道 这个名词 

    ★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 
    ☆可是虽然称为 得道 实在是没有得到什么 

    ★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但是为了度化天下迷昧的苍生 所以才举个 得道 的名称 作为他人修道已成的名词 

    ★能悟之者 可传圣道 
    ☆现在我(老子)讲到这里 如果你们能够领悟的人 就可以普传这个至真至贵的圣贤大道了 

    ★老君曰 上士无争 下士好争 
    ☆所以吾(太上道祖)说 最上等有智慧的人 是没有争夺之心的 只有最下等没有智慧的人 才一天到晚产生贪妄的争夺心 

    ★上德不德 下德执德 
    ☆最上等有道德的人 是不说自己有德行的 只有最下等有道德的人 才说自己有德行 因为他是一位顽固执迷的人呀 

    ★执着之者 不明道德 
    ☆所以 一个顽固执迷的人 会常说自己有德行 但是依我看来 反而是一位不知道什么叫道德的人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为有妄心 
    ☆为什么众生不能迈入真正的大道呢 就是因为他常常有一颗虚幻的妄想心 

    ★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 
    ☆既然有一颗虚幻妄想心 就已经惊扰了他本身的元神了 

    ★既惊其神 即着万物 
    ☆既然已经惊扰到他本身的元神 他的元神就贪着一切有形的万物了 

    ★既着万物 即生贪求 
    ☆既然贪着一切有形的万物 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贪求 

    ★既生贪求 即是烦恼 
    ☆既然心性产生不必要的贪求 心中就有了邪思妄想的烦恼 

    ★烦恼妄想 忧苦身心 
    ☆既然心灵中有了邪思妄想的烦恼 就会带来忧愁的痛苦 既然带来了忧愁的痛苦 就会扰乱到自己的身心 扰乱自己的身心 自然就会犯下错误的行为 


    ★便遭浊辱 
    ☆既然犯下错语的行为 就会污辱自己的灵性 既然污辱了自己的灵性 

    ★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 
    ☆就要流浪在生死的轮回中 既然流浪在生死的轮回中 便要沉沦于茫茫苦海 
    ★永失真道 
    ☆既然沉沦于茫茫苦海 就要永远失去真正的大道了 

    ★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 
    ☆而真正长久的大道 是领悟的人 才能得到的呀 不是别人能够送给你的 

    ★得悟道者 常清静矣 
    ☆所以 能够真正领悟大道的人 简单一句话来说 就是经常身心保持清静的人了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Pages: 3/5     Go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讨论帖:百年归空你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