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风水之道,端法虽多,但不外明阴阳消长,河洛理数之玄机。而易理、五行、河洛理数之用法全在罗经之上。 g^zs,4pPU<
D7_*k%;@
辨方定位,审吉凶于微茫,判祸福于先知。然人非圣贤莫能造其玄,心非七窍莫能悟其奥。故得道者,旋乾转坤,夺神功于莫测,改造化于倾刻。 &^4++
{v3P9s(
但愿识者自珍之,道非其人,切勿误传,诫之是幸。 O|_h_I-2
e%W$*f
9mZ
vq34/c^
堪舆之术,溯其源悠长,霜风沐雨,历久不衰,乃关系人生祸福尤钜。而其义至深,其理至精,即有饱学之士非渊源者,恐亦难以通其斯义,施其妙用。 'vN G(h#%d
ftH:r_"O#
罗经乃先贤所作,集形理气数之精华,乘气立穴,收纳消放,迎吉避凶,全在罗经之鬼釜神功。 4&l10fR5
36US5ef
然罗经之讹谬由来久矣,庸人自扰者,盖其大名作以注释,以讹传讹,惑人耳目,可叹之。 U*.0XNKp{
SwZA6R&
罗经乃地学之命脉,理气尤关密切。今人凡习理气有与罗经不符者,皆为伪谬之术,不可信也,学易者神而明之。? !ct4;.2
D
Sna4wkbS
罗经之义源乎龙马河洛之玄机,及十二候而成。罗经虽杂,其理无二。故善用罗经者,正用一针而不见其不足,兼用三针亦不见其有余。 dH( ('u[
YJ$1N!rG
经云:“先识穿山虎,方行透地龙,浑天开宝镜,金水月相逢。”此二十字字皆金,依歌明言之,“龙虎浑天开宝镜,窍上金水月相逢”也。元关玄窍,各尽其利,习此道者不可不明。 ;#Q%j%J
1;VHM'
罗经之内盘穿山虎取龙穴贯脉、乘气立穴、消纳之总纲;中盘透地龙以格龙辨峰并以坐穴消纳之用;外盘百二十分金以收砂纳水并由山水以定坐穴之吉凶。 hB{jUP)";
Jmx Ko+-
学易者欲精于此道,始登人家祖坟复验,至消纳之神明在善用之,说其分金度数峰水休咎了然。体用兼备、生旺互用,元窍相通,方可造福于人事矣。 ! VjFW5'{
86nN"!{l:
先师曰:“先将子午定山岗,却把分金来较量,挨加三七与二八,莫与时师道短长”。故得真传必得真窍方得真验,人唯不得窍遂不能入门,此法必口授心传也,堪舆尤然,学易者可知乎。是为序! 6;b~Ht
H#ClIh?'b
风水论述 G@j0rnn>B
eYx Kp!f
何谓风水!晋代郭璞曰:“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由此可知,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枢机法。古人认为,住宅或墓地周围山水的形势及流向,能直接影响宅墓的吉凶祸福,从而产生一种相宅、相墓之术。 ,AT[@
|JCU<_<
风水学从玄学的角度去分析,其实质就是一门五行与自然环境的学说,皆取其山水气流在四时生旺休囚为吉凶。从现代学理来讲,风水学是包容物理学、环境学、建筑学的一门综合学科。 _V`DWR
*
*hcYGLx
r
简单理解,风水学其实是一种自然环境与人的一门学问。选择一个地理环境能否与周围山水的气流配合和谐,它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有着利害得失的关系,这种和谐物理学上称之为磁(气)场。风水学的形成为人们选择居住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性,古今之住宅、陵墓、寺庙、宫室则是最好的举证。 =-p$jXVW%
y(K"
-?
堪舆学是中华民族古老传统的神秘文化,它是一种流传已久趋吉避凶的术数,其迷信与科学,实属见仁见智。今天,随着人们对风水学的适用性越来越多的认识,终于使得这门古老神秘文化重新催发出光灿。 RejQ5'Neh
# W"=ry3{
中国人传统的风水为阴阳二宅,因为阴阳二宅与人们的吉凶祸福、贤愚寿夭密切相关。古人有一种习俗,人死后以入土为安,阴宅则是安葬仙人的地方,其风水的好与坏能影响到本身子孙后代的穷通得失、贤愚寿夭。然读者对此心中不禁疑惑,一个阴宅的风水能影响后代到底有哪些依据呢?这个问题是永远找不到正确合理答案的。在古代先贤们对阴宅风水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引与读者共鉴。 J4Dry<
w&ak"GgV
QY= = GfHt
?7{H|sI
风水学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风水门派又繁多,致使学易者无所适从。首先是理气派和峦头派的纷争,后殃及到理气派之间不同的多个派别相互抵毁,从而形成了一门十分繁杂的风水学说。 1'?4m0W1
6AocmR0D'
前人著述,代远年湮,已无资料佐证,致使在风水学上仍有不少渣滓。当今的易学在量的程度上有很大的发展,而在质的方面却是大大的后退。很多学易者盲目地追求所谓头头是道的理论性,而忽略了根本的实际性,导致易学乌七八糟,沉渣泛起。 `p+Zz"/
Y`?-VaY
作为一门学问,它的理论是否具有实质性,验证才是唯一的硬道理,学易亦不例外。应该通过大浪淘沙,不断去实践验证,并注重实际,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才能体验一门真正学问的存在价值。? \l~*PG2
`-LGU7~+
风水学中对于某一个派别来说,根本无法去考究它的来源性和真实性。那么,就存在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亦有其谬论性的一面。换言之,无论哪一个派别都具有一些共同性与准确性并存。所以,学易者很难区分出哪一派别才是正宗的风水学说。 /*0K92NB
*2jK#9"MP
而具备这些共同性和准确性,正是得以来源于河洛理数之中,因为,任何一个派别其基础理论的创造,都是从河洛理数演绎过来的,所以才会有其相同性的一部分。 :6%Z]tt
8V~vXnkM
亦即是任何一个派别都会具有一定性的准确率,至于程度有多高不得而知。而正是这些似是而非的风水学识,才导致各立门户、陈述纷纷、自以为是,相互攻伐。师心自用者,但凭臆测,吹捧着前无古人、后无前例之歪理,来创造有史第一。果真如此,已经是到了易学颠疯之人了。 irjP>3_e
B#9{-t3Vf
然不得真谛者,终不能跳出风水学中的谬传之圈。? Ewg:HX7<(
X1~1&:V,<
风水学的真正内涵根源于阴阳五行,先后天八卦及河洛理数之玄机。正是这些既简单但又是最根源且深奥的学识,却偏偏给学易者们忽视了。以致于脱离了学易之正轨,盲目去追求那些经不起推敲的所谓秘笈,最终丧失了分辨力。 &r:7g%{n
7 [0L9\xm
目前,易学界鱼目混珠,有些大师动以十代祖传或天机绝秘来惑人耳目,以达到拉大旗作虎皮之目的。风水学历来只有秘传,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天机秘笈,天机秘笈是历来秘传法的一种幌子。学易者神而明之,千万不要走入风水学的误区。 >rvQw63\
43=,yz2Ef
正是以上这些最根源的学识,却包含着千变万化、万法归宗之术学。如:坎卦在北方和西方,其洛书数配有一白(后天)、六白(先天)、七赤(先天洛数),这三个数能通五行八卦之气,,也就是都天大卦派中所谓的“八卦只有一卦通”之义。即河洛理数纵横交综都能通此天心也,学易者自悟之。 j&k6O1_
{z|;Xi::"
一卦者,即指天心正运之一卦也。能通此天心正运之一卦,始能可流转九星、求纯弃杂而收得山消得水矣。学易者宜细辩之。
D= 7c(
m8.U &0
8_N]e'WUh
~K@'+5Pc
二十四山挨星诀与例述 Y".RPiTL
'(/7[tJ
《青囊奥语》之坤壬乙挨星诀,可谓鱼目混珠,后人使用更是乱七八糟。这个坤壬乙诀对于玄空飞星派来说,其众徙皆奉为无上至宝,而能说得其挨排法及运用自知的,却并无几人。若能知其所以然者又视为星中之秘自珍之,谓不敢明白笔著于书,恐犯天怒等语,实则自神其神而已。 r(9~$_(vK
i~r l o^
玄空飞星派以下卦为最吉者,以旺星到山到向为美,如不得旺星到山到向又用城门法诀,若城门法又无凑效者,便用坤壬乙挨星诀,挨星诀又称为替卦即兼向也,若替卦又不见坤壬乙所挨之星到山到向,则此地便是废地一片了。 ?,/U^rf^4
av~5l4YL
坤壬乙诀有三种,一是玄空飞星派兼向替卦之坤壬乙起星诀,即子癸甲申用贪狼(一),坤壬乙卯未是巨门(二),戌乾亥辰巽巳武曲位(六),艮丙辛酉丑是破军(七),寅午庚丁弼属离(九)。 <_Q1k>
R
LD`O9#j
二是出自杨公之坤壬乙诀,即坤壬乙文曲从头出(水),艮丙辛位位是破军(火),巽庚癸俱是武曲位(金),乾甲丁贪狼一路行(木)。这个诀才是《青囊奥语》真正坤壬乙的涵义,是杨公理气学四大局的生旺墓之坤壬乙诀。 Ha)ANAD
%j7XEh<'
三是出自蒋公龙山向水易四位挨星之坤壬乙诀,即甲癸申贪狼一路行,坤壬乙巨门从头出,子卯未三碧禄存记,戌乾巳文曲四连次,巽辰亥六白武曲位,艮丙辛七赤是破军,寅庚丁八白作辅星,午酉丑弼星连属九。 n?V+dC=F}
}l=xiAF
上述三种之坤壬乙诀,唯见飞星派最常用。杨公之坤壬乙诀只有是杨曾地理术者,才会知道其中之玄机。蒋公之坤壬乙诀,有二十四山天地人三元和易卦派二种,则是极为较少见运用者。 K#.
kwsp9 0)
后 记 5 (A5Y-B
1@$Ko5
? 08*v~(T
QE7V.
>J_p
<一> X]y)qV)a[c
n'emNRa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只不过来一种具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就是想像中的山水可谓玄妙深奥了。 7B?c{
4WK3.6GN
亦即是有形与无形境界之区分。
ge8/``=
6^DR0sO
一条屈曲如蛇的来水喻之为九曲如拜入明堂,极为吉利,则皆大欢喜。若你把它称之为廉贞水朝来,极为凶恶,恐没有人敢接受你的大理大论。这便是山水变形颠倒之玄机。 4!KoFoZt*
iQ"XLrpl
故人识有形之气,而不识无形之气。 c [5KG}
@e{^`\ l=<
今之术师,一见砂头方正,便言此砂好也;水之屈曲,便言此水有情乎。而无形之气至精至微,巨大神秘,微妙难见。且无方不交媾、无处不往来,如何迎之纳之,只有见仁见智了。 f7}*X|_Y
*z7dl5xJ
《青囊序》云:“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雌雄者,非天下共识阴阳之呆板法。乃是看山水有形之往来于无形之交合雌雄也。风水学最玄妙的境界不外于此,若求精晓,存乎其人。? 3h<,
CD8}I85K
? 0iJue&
t%8d-+$
学易界有一个共同的诟病。即就是很多学者追求的是所谓头头是道的理论性,而忽略了根源的实际性。最终误入了似是而非而又难以自辨、却又不敢面对现实的迷途之中,且恶性循环,此实乃是学易者之悲哀也。 #Qkroji
qw
I|Gp$uq _
学易之道,先从学理入手,学理正确的,尚须复验后择而善用,学理不正确者,弃之不用。当今易学可谓众花齐放,百家争鸣,故不放不明,若明则鸣。然百家虽陈而正道不彰,岂能不为有志于风水之道者浩然长叹矣。 h yv2SxP*
aM;W$1h
?Q&yEGm(
"^Ybs'-
/7
Cn(s5 o
`jOX6_z?I
M'/aZ#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