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墓坐乾亥骑缝,艮龙入首,来水卯乙方,去水口在午丁之位。
此乃民国亚洲首富余东旋发坟 乾亥双山缝线,时至今日,其家族仍是巨富,余仁生是其品牌之一,不过余东旋父余广培寿38岁,一堂兄弟年轻参加革命死于非命。
一百多年前,一个江西风水先生为顾主寻龙到广东,此行改变了风水师家族的历史。他运用丰富的地理学问,为先祖葬得一医卜兴家的之龙穴。 这位风水先生的名字叫余鹤松,他是已故富商余东璇的祖父。
余氏原籍江西省南康县、潭口司、洋山甲、贝村。余鹤松生於清道光年代(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家贫,以风水为业。某日,有广东富商聘余鹤松来粤(广州附近)寻龙点穴。百多年前,省城名气已盛,广东人聘请江西风水师找寻吉穴来葬先人者;亦司空见惯。余鹤松於是收拾行装,兼程赶路来到广州。
几经艰辛,穿山过岭,终於在广州市郊泌涌的沙贝村寻得一结穴之地。余鹤松追查得该穴来龙祖山发脉於白云山。白云山是出脉之帐,有分支擘脉散布於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其中一支分龙脉穿田过峡,再攀登耸起浔峰,其星体呈耸身之形势。观其星顶如竹笋,树木清秀,正是术家所谓的「木」星,又可称为「木星贵人」,当时村民称此山为「罗伞顶」。余鹤松一行再登山证穴,见穴星顶垂下一紫气脉,见龙脉硬直而内藏带金水气,而穴星顶左右开肩展翅,左青龙砂弯曲摆动状如仙带,右白虎砂笔直而呈硬带,两旁随龙界水较深,形成雌雄砂之悬乳穴。余鹤松见此,立刻喜上眉梢,自言道:「好一个『风吹罗带』。
翌日,余鹤松带了富商一行人等,来到「风吹罗带」。
富商以慎重为理由,又聘了一位当地的风水师同来。正所谓:「猛虎难敌地头虫」。广东风水师看不起余鹤松这个「外江佬」,见他带著一众来到沙贝村,翻过山岗,指指点点,好不威风,於是便对富商道:「大富大贵之穴,一定要明堂开阔,容得下千军万马;且来龙要威猛,砂手要紧抱。现在这裏......哼,哼!」广东风水师手指穴前,道:「此砂两手抱乳突,乳突又粗又硬,阴重无化气,再加上一该处唇毡如此薄弱,如何可发富贵呀?」然后冷笑两声。
富商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转过头来对余鹤松道:「师傅,果然如此?」
余鹤松道:「此穴的确不入俗眼,但富贵无可置疑。」
富商踌躇片晌,对余鹤松道:「此穴若是真穴,师傅可敢葬祖於此?」
余鹤松简直做梦也不敢想,如此真龙结穴居然可以葬自己的祖先,这对一个风水师来说,是何等丰厚的恩典呀!余鹤松连忙拜谢富商,然后拿著赏赐,返回乡间将祖父的骨殖迁到「风吹罗带」。
余鹤松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的风水知识告诉他,这里的而且确是真龙佳结之地,而且富贵无匹。咸丰十一年,仲秋(辛酉年丁酉月)即公元一八六一年(九运最后三年),余鹤松将先祖父迁葬於此。两年之后,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到南洋谋生,)余氏家族的历史也就由那时开始改写。
这个不起眼的佳结之地,有一「水聚天心」之局,是整个穴场的灵魂所在。但见浔峯少祖山再分出一支脉,作青龙卷案之势,并且於案方形成一横躺著的葫芦山,此葫芦案山将堂前的池塘溪水潴聚於向首,风水上称为「水聚天心」也。
向前葫芦山是由两个山岗相连而成,中腰狭窄,立向从中出,合乎两山对空的原理。术家称:「葫芦山现,医卜兴家」。百年来余氏的发展,可见此言非虚也。
另一方面,此穴内堂水口,有案山余脉和下关砂作左右交牙锁住内堂,不致内堂泄气,故堂内吉气融聚而成第一堂水。
再者,案外有沙贝海左水倒右横过,远朝再有自鹅潭凝聚於外局。整局合成「三阳水向尽流源,富贵永无休」之势,更得左右龙虎重重环抱,水口紧密,只见来水,不见去水,被认为完全理想之峦头原理。
证之以理气,浔峯少祖在艮龙入首,去水口在午丁之位,来水於卯乙方。余鹤松当时生活并不富裕,故立乾亥双山巽已双向,取当时直达之机,求其速发以解燃眉之急。不过余鹤松担心日久运过而大败,故取辅星成五吉。经云:「不直达则取胜无选择,不补救则善后无良策,二者不可偏废也。」
穴前向首三阳水局清晰可见,第一层为堂前潴水,第二层为葫芦山前之水,第三层为外白鹅潭。
十九年后,光绪六年,时为一运,余鹤松择得1870庚午农历七月初十日申时重修祖坟,并在碑石上刻上「巽已双
(庚辰 甲申 丙子 丙申) 向,永远勿改」等字。
《都天宝照经》有云:「子癸午丁天元宫,卯乙酉辛一路同。若有山水一同到,半穴乾坤艮巽宫。取得辅星成五吉,山中有此是真龙。」
为甚麼余鹤松要在一八八零年(光绪六年)再改碑呢,根据向当地村民考证所得,故事是这样的:
前面提到,余鹤松迁祖父骨殖来到广州市郊「风吹罗带」之后两年,一子到南洋谋生,生活亦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生活好转,家中却传来怨声。
儿媳对家翁余鹤松道:「如此生活,虽不愁衣食,但和守寡又有何分别呢?」
余鹤松想了一会,对儿媳道:「家嫂想夫之情,余亦感同身受,现有一法,可令吾儿马上回乡。」
儿媳急不及待地追问:「就请老爷明示。」
余鹤松道:「方法也不太难,只要把祖坟的碑覆下,他自会回来了。」
不久,南洋生意大败,余鹤松的儿子回乡,一八七七年诞下余东璇。正所谓有子万事足,儿媳此刻对丈夫是否在身边亦不太介意了。家翁余鹤松见此,遂於孙余东璇出世三年之后,重修祖坟。自此之后,余氏家业日益兴旺,传至余东璇手上,创立「余仁生」,大发,且奠定药业大王之基。
还记得前文所述的葫芦案山吗?余氏正应了「葫芦山现,医卜兴家」之兆。
故事到此亦近尾声矣。看百多年后的今天,余仁生以集团公司上市,余仁生招牌的中医国药深入民心,再不见余氏后人以余鹤松祖传风水为人催财改运了。风水师先发自己,谁敢说假?
[ 此帖被长田山人在2022-07-13 01: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