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的散文集《寻他千百度》,他写散文(随笔)跟写武侠小说一样,有其特有的文笔和思想智慧,他写的京剧评论《谈<空城计>》,就是一个例子。他能透视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不但分析京剧表演如何,还一个段落文字议论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风险选择。一般人看到的是:诸葛亮用“空城计”退兵,完全是不得已,如果弃城而走,他身边的两千五百名人马怎能抵挡司马懿二十五万大军,而且分散在各地的北伐军都将没有退路。金庸也看到这点,但金庸的慧眼还看到这个事实:诸葛亮“先料到对手是个很有智计之人,才用这个计策。假若对手不是能干的司马懿,而是鲁莽的张郃,诸葛亮这个计策反而不能生效了。一个愈是殷勤地请他来喝酒谈心,保证没有埋伏没有兵,另一个愈是不肯上当。司马懿所以不敢进城,固然是知道诸葛亮从不弄险,但更重要的,还是怕了诸葛亮过去计谋百出的经历。”
金庸因为其武侠小说太有名了,很多人不知道金庸其实“十八般文艺样样了得”。最近网购书架上有两本金庸的散文集子,一本是随笔集《寻他千百度》,一套(上下两本)是时政专栏集子《明窗小札1963》。这个集子收集的是他1963年写的时事评论,不是社论文章,他给自己的《明报》写的社评(内地叫社论),都有很多固定读者粉丝,因为社论是不署名的,但他的读者一看语气和立论就知道是金庸写的。能把每一篇社论写得让人喜爱,这在内地报社是不可想象的。金庸除了写武侠小说外,他还写了电影剧本、影评、剧评、画评、乐评、舞评、游记、围棋史话、文史札记、《明报》社论。金庸本名查良镛,1942年生于浙江海宁,最高学历是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平生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翻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他的最著名的职业应该是报人和作家,1959年他在香港创办《明报》,先后创作了十五部享誉华人世界的武侠小说,退休后兼任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加拿大UBC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庸也是信佛的,这从他与池田大作的一次对话中,可以清楚知道他的信仰历程,时间大约在1976年10月之后到1978年10月。他信仰佛法的因缘不是接受别人的劝诫,也不是为了探求佛教哲学,而是因为他儿子出事后极力探寻生死真相这个推动力。可以说,他完全靠“自学”进入佛法的,经历了从生死探寻到学习小乘佛法,再到接触并怀疑大乘佛法,最后接受大乘佛法的“曲折过程”。他的心路历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而是自主的。
日本著名宗教家(佛教)、作家池田大作曾经问金庸:“金庸先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于什么事呢?”金庸回答:“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雷,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此后一年中,金庸阅读了无数书籍,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细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书籍《对死亡的关怀》。其中有汤因比博士讨论死亡的长文,虽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但没能解答金庸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这个疑问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他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时回忆书中要义,反复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自己的想法,后来忽然领悟到(或者说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于是他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英文译本《原始佛经》(也称“南传佛经”)。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金庸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佛将这道理(即“佛法”)传给世人。金庸说:“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随后,金庸再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疑问又产生了。这些佛经的内容与“南传佛经”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夸张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他开始时很难接受和信服,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一般人能够了解与接受。金庸说:“我也是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充满幻想的夸张不起反感。这个从大痛苦到大欢喜的过程大概是两年。”他说:“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