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
快速浏览
≌≌《风水择日区》≌≌
≌≌阴宅风水≌≌
≌≌峦头欣赏≌≌
≌≌阳宅家居≌≌
≌≌择日择吉≌≌
≌≌卫星图片≌≌
≌≌问题-讨论-经验-理论-综合研究≌≌
≌≌三元-三合-飞星-辅星-综合讨论≌≌
≌≌《起名预测区》≌≌
≌≌起名改名≌≌
≌≌八字命理≌≌
≌≌奇门遁甲≌≌
≌≌六爻预测≌≌
≌≌测字解签≌≌
≌≌《术数资料区》≌≌
≌≌风水择日资料≌≌
≌≌命理起名资料≌≌
≌≌《信仰文化区》≌≌
≌≌佛学世界≌≌
≌≌道家天地≌≌
≌≌诗词文学≌≌
≌≌中医知识≌≌
≌≌行善捐助平台≌≌
≌≌《休闲生活区》≌≌
≌≌风水故事≌≌
≌≌七嘴八舌≌≌
≌≌易友联络≌≌
≌≌《网站管理区》≌≌
≌≌坛务工作区≌≌
登录
注册
游客
帖子:
今日: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好友近况
登录IP: 18.217.122.161
首页
搜索
社区服务
广告管理
勋章中心
帮助
道具中心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推荐排行
wind
blue
wind5
≌≌阴宅风水≌≌
≌≌择日择吉≌≌
≌≌佛学世界≌≌
≌≌阳宅家居≌≌
≌≌七嘴八舌≌≌
≌≌行善捐助平台≌≌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惟因老和尚禪七開示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惟因老和尚禪七開示
使用道具 |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阿难
级别: 护坛版主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92
威望:
1570 点
金钱:
30101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8 点
在线时间: 3752(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11-0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09 10:40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0
惟因老和尚禪七開示
南華禪寺每年冬天,照例打禪七。1988年農曆十月十五日起,舉行禪七三周。每天早晨四時半起床,至晚十二時養息。其中除坐香、跑香外,由住持、班首輪流講開示。現應參加者請求,將惟因老和尚21次開示錄音,整理發表,作法供養。
十月十五日起七開示
是日下午,大眾先到方丈請生死假,專心用功,不上殿誦經。晚六時起七,和尚執香板進堂雲:“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起!”大眾同答:“起!”
(四支香,眾站立,和尚繞圈講開示)現在好因緣,國泰民安,我們有幸為各人已躬大事,舉行禪七,克期取證,以求明心見性。看佛經悟佛理者,開圓解,禪宗雖說教外另傳,其修行路徑也不能離開經教。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還同魔說。”靜坐是初入佛門的基本功,很重要。古雲:“有人靜人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凈心成正覺。”
坐時的姿態要平時鍛鍊好,端身正坐,坐如鍾,不要冷著腿,凍著腰。先調身,次調心,身心安樂,才能不出毛病,是為至要。希望大家提起話頭來。參!
十月十六日開示
參加禪七的人,有老參師,有初發心者,總要萬緣放下,單單地提起話頭來參,參念佛是誰?是誰念佛?近來念佛人多,念佛是凈心,思想集中,口念耳聽,念得分明,聽得明,日久功深,自會見效。不會參話頭,靜坐默念佛號也好,勿空過光陰。會參的人,參話頭,看未念時是誰?是誰念佛?主要參“誰”字,綿綿密密,朝于斯,夕于斯,追問個明白。人死了,口還在,為什麼不會念?會念的是誰?離心意識參。除卻思量分別,不執著我。所謂心,不是世間人所講的“肉圍心”。《楞嚴經》“七處征心,不在內外中間……。”禪宗講心地法門,發明心地,即心即佛、涅槃妙心,勿向外尋,回光反照研究各人自己的本心本性。
當日二祖慧可大師求法斷臂,心難過,請達摩祖師為他安心。達摩雲:“將心來為汝安!”慧可雲:“覓心了不可得!”達摩雲:“與汝安心竟!”慧可于言下開悟。覓心既不可得,又誰知疼痛呢?慧可被達摩一問,頓時明白了,覓心時不覺痛,無形中安了心。我們聽了這個故事,有哪些啟發呢?參!
十月十七日開示
有人認為神秀大師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及六祖“本來無一物”高超,于是把“時時勤拂拭”忽略了。誰知“時時勤拂拭”乃反省功夫。初發心人,時時檢查自己思想行為上的塵埃,很有必要。再進一步,塵埃拂去了,變為肥料,六根六塵成妙用,你說好不好?世人總以為自己樣樣都對,其實不然,眾生都有煩惱,都有過錯,時時拂拭,知錯能改就好了。
六祖聽《金剛經》至“應無所往,而生其心,才大徹大悟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有人祇注意“本來無一物”,妙有也。空有齊泯,才是究竟。若空心靜坐,即落無記空。虛空雖空能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下雨天晴,一切無礙。我們東想西想,固然不好,一切不想也不成;要轉變念頭,參禪或念佛!
神秀大師與六祖,都是老師,我們學習神秀大師“時時勤拂拭”的反省功夫;學習六祖“本來無一物”、“能生萬法”、“真空妙有、全體大用”、“法無頓漸,人有利鈍”、“理須頓悟,事要漸修”。以所悟之理,歷境驗心“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參!
十月十八日開示
第七識,執著我,我乃是生死根本。想了脫生死,第一先要破我執,打香板警策,打七識,離文字,要親證,真參實悟。有人錯認識神為本來面目,古人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請大家注意。又《戒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既執著識神為我,又執著色身為我,修行要忘我,無我相無人相,無我無我,怎麼無呢?轉識成智,轉小我為大我,犧牲個人利益,服從大眾利益,學菩薩,把一滴水,放在大海,眾生與我一體無二,古人悟道詩雲:
“寂光三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动被云遮,
去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十方如来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但眾生不求佛,子不憶母,奈何。新時代播音,有錄音機者,各處可以收聽,諸佛法身,遍一切處,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我們個個都有無量壽、無量光,只要真實候行,就可以做到,參!
十月十九日開示
六祖在黃梅得法,南行到大瘐嶺頭,與惠明說法一事,大家聽過許多遍。現在研究“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有的注解打問號,要各人自己參;有的不打問號,名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為“直指”較好。因為真如自性,實相無相,涅槃妙心,本自具足,一向被善惡二心遮障。現在正當不思善惡時,二心隱閉,無人相、無我相的本來面目,真性即顯。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實所不可指,接近而已。這種情形,冷暖自知。此是指示我們參禪法要。
惠明原是武將,到此為什麼提衣缽不動?慚愧心一生,便即手軟,不好意思強奪他人衣缽,如此解釋比較合理。
順便一提,陳亞仙祖墓,相傳六祖展具,天王護法,歷史雖有記載,識者或明白高僧活動,可能具有肉眼看不見的特異功能。但一般介紹遊客參觀時,盡量減少神話為好。
說法要契理、契機,《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我們要善于運用,對學生說書篇,對農民說時年。參!
十月二十日開示
去過南岳的人都知道磨鏡臺。當日馬祖道理一禪師在南岳山習禪打坐,懷讓和尚問曰:“坐禪圖作什麼?”曰:“圖作佛。”讓乃取一磚於石上磨。師曰:“磨作什麼?”曰:“磨作鏡。”曰:“麻磚豈得成鏡?”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曰:“如何即是?”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各位參究參究!
心動念出山門口,腳即起行去山行門口;心想做什麼,身便做什麼;身聽心指揮,捉賊先擒王。《心王銘》雲:“莫言心王,空無體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無,隱顯不定,心性雖空,能凡能聖。”智者好自防慎,自己掌握命運。
參禪為了悟道,道由心悟,初時由靜坐開始,功夫做熟,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學人要善于體會佛言祖語,有時稱讚靜坐好的;有時又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這是針對只顧靜坐而不用心的人來說的。須知未坐之前,身心都不安定,在靜坐攝其身的同時,又降伏其心,身心打成一片,最後忘卻身心世界,無人相,無我相,亦無坐相。這時才能體會佛言祖語的善巧方便。參!
十月二十一日開示
大珠慧海禪師初參馬祖,祖曰:“來須何事?”曰:“來求佛法。”祖曰:“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曰:“那個是慧海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保假外求。”師於言下,自識本心。
聽了這則故事,有啟發麼?原來人人有個金寶礦,但寶礦要經鍛煉才成真金。每個具足如來藏。真性被埋藏,悟後起修,少走彎路,不是悟了無事。佛者,覺也。覺悟過去不對,修行過去不對,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正確的行為。各人食飯各人跑,各人生死各人了。參禪與念佛,看似容易,做起來實在不簡單,經過精進用功,才有好消息。
我未大徹大悟,有責任幫助各位,你們有的現在二十歲,將來就算七十歲,還有五十年在社會上生活,前程未可限量,趕緊修行,一輩子有受用,切莫空過光陰。參!
十月二十二日開示
明代憨山祖師,幼時見叔夫死,尸陳床上,問叔何處去?眾答不知。于是生來死去之疑,後來,經過長期用功,在五臺山上悟道,說偈雲:“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看破世界,看破人生。
齊堂對聯:“粥去飯來,莫把光陽遮面目;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四十二章經》雲:“人命在呼吸間。”這些警句,要我們莫放逸。我們莫放逸。
我們做人,生不知來,死不知去,起疑情,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般若心經》說得明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但是,沒有用過功,看注解也看不懂,若是經過一番參究,把生死問題解決後好做人。
了死先要了生,先做五戒十善的善男子、善女人。未死之前,有所準備,即刻死也好,過若幹年死也好,萬一遇著灾祸,死了也安心,作得主,心無畦礙,無有恐怖,終日誌了生死,不見有生死可了。“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參禪就是悟無法忍。參!
十月二十三日開示
方丈室懸掛達摩祖師的對聯:“無法向人說,將心與汝安。”破了我執,又破法執,性淨之理,無說無示,無開口處,那有什麼頓法漸法?不是病人不服藥,無病何須醫;本無煩惱,焉有菩提?因有貪瞋癡,故立戒定慧。反過頭來說,因為我們有習氣毛病,所以要服藥,不可諱疾忌醫。有什麼病,服什麼藥,藥無貴賤,愈病者良。佛法者,醫心病之良藥怨。
佛陀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樹大吸水多,樹細吸水少。天雨無私,不潤枯木,要有善根才得聞佛法。《梁皇懺》講,城東老母,佛出世不見不聞。
我們住在六祖道場,到了寶林山,不可空手而回。現在講此六祖法語,作為修行前進的指路明燈。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前幾年,日本人叫我寫字,我寫“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他們很歡喜。佛性哪有中國人,外國人,哪有江西人,河北人之分?“凡聖含靈共我家”嘛。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日光勿烏雲障蔽,真性忽為無明蓋覆。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余。中道不著中,勿以為我是好人,他是壞人;人我對立,不利團結。
“心平何勞持戒。”心不平就要持戒。佛的境界“不戒不犯。”參!
十月二十四日開示
禪宗六祖下有臨濟、溈爺、曹洞、雲門、法眼五派。臨濟:行棒喝,玄要分,賓主別,人與境奪不奪。溈仰:示圓相,暗投機,義海暢。曹洞:傳寶鏡,定群臣行正令。雲門:顧鑒咦,和字關透者希。法眼:明六相,總、另、同、异、成、壞。古人因時因地接引學人的方式方法不同,我總覺得《六祖法寶壇經》容易明白。
有人學佛法,希望有神通,而且强調神通。禪宗不把神通放在首位,認為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都是神通妙用。“雪峰飯頭,溈山典座,運水搬柴,不離這個。”所謂“平常心是道。”
以前波羅提尊者答异見王問:“在胎爲身,處世爲人,在眼日見,在耳日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香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各個人的本心本性,神通妙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拿聞性來講,鍾聲有生滅,有聲時聞;無聲時間,性亦不即不離。夜晚無燈光,看不見物體時,黑暗裏用手拿東西,知道火柴,知道茶杯,碰著什麼知什麼,眼睛跑到手裏來了,千手千眼。北方有人玩把戲,口唱手動,十個手指做男做女做幼,一衹腳打鑼打鼓,全身一齊動,看過麼?什麼原因?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以前出家,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廈以後,聽教參禪。話講多了,打閑叉。參!
十月二十五日開示
《楞嚴經》中,世尊提出四條清凈明誨一淫、殺、盗、妄。經中教導我們:“攝心為戒,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從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蒸沙作飯,必不可能。”此經以戒淫為首。諸天壽命長短,以淫輕重重來衡量,可見淫戒重要。僧尼是人天師表,特別注意,若果表現不好,受人毀謗。出家人斷淫,居士戒邪淫。
可惜有種人,發心修行,又沒有聽過經教,自己滿以為成佛很易,貪求神通。個人住在茅蓬,能耐勞苦,自耕自食,靜坐用功,因為無人指點,不持戒律,盲修瞎煉,結果心狂發魔,欲升反墜。
我們應以達種人為戒,首先要明白佛教道理,親近善知識,與眾同居,互相策勵,不貪神通,不着空見,發長遠心,以五戒十善為基礎。日常生活,對順逆境界,無喜亦無憂,見好的不貪求,見惡的不怖畏,事過便休,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怕念起,祇怕覺遲,以法為樂。參!
十月二十六日開示
世間上眾多人生活在一起,假使個個無名無姓,社會就亂,于是有姓張姓李;但有姓氏,你的我的,互相爭執,又生出許多煩惱來。“照見五蘊皆空”,但不能壞世間法。何故這樣說?社會公認的東西。我個人不能否定,例如共杯與飯碗,原料一樣,大的叫飯碗,小的叫茶杯,無真實意義,勉強立名,本質都是地、水、火、風。本來面目,何分男女老幼,但世間法男子不能跑到女厠去。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了,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用功用到豁達空,若無明眼人指點,就會跑錯路,應注意。
《維摩詰經》談無二法門,法自在菩薩言:“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不滅。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德守菩薩言:“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乃至:“不樂涅槃,不厭世間”。“不着于相,亦不住無相。”各人發表見解。後來,文殊菩薩贊嘆維摩默然,曰:“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參!
十月二十七日開示
古人把調心喻如牧牛。牛在未穿鼻前,亂碰亂撞,為害莊稼;穿鼻以後,聽牧童牽引;經過長期訓練,終于馴伏,離了繩索,也不亂動。牛喻妄心,牧童也是妄心,為了約束妄心,以妄除妄。若認為牧童是真心便錯。真不立,妄本空。牽鼻之繩,法則也。想在正軔上行走,無法便無準則,有出軔遇險之虞。牛是很有力量的,不會使用它,為害不少,破壞力強;會使用它,利益同樣大。俱遠離,人法雙忘。
會做人,可以做出很多有益於人類的事;不會做人,做幹事,甚至犯法坐牢。所以要好好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們辦道,又如一人與萬人戰,無始習氣如萬人,持戒有力,則不怯弱。有定力則勇猛精進,半途不退;有智慧邊則不畏前境,不怕艱險,靠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功。
從聞思修,人三摩地。參!
十月二十八日開示
佛言祖語,有此教人了生死,有些說無生死可了;有些教人開智慧,有些又說無智亦無得;有些教人修行,有些又說無修無證。究竟怎麼一回事?
喻如有人在外流浪,人叫歸家,及歸了家,無憂無慮。又如以前生病,病愈身體健康,無須再服藥。但知道,你雖歸家,還有未歸家的人在;你雖恢復健康,還有害病的人在。
原來佛理平等,法有三乘。人天乘五戒十善,聲聞、緣覺二乘四諦十二因緣,菩薩乘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法無優劣,眾生根器有差別,無有定法名阿耨或菩提,亦無定法如來可說,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保況非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我們現在是人,先學會做人的方法。倘若做人尚且不够好,如何做菩薩?經雲:“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食蜜中邊皆甜,圓融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破我執,破法執。參!
十月二十九日開示
永嘉禪師《證道歌》雲:“不除妄想不求真,真如妄想不異居”。“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無二之性即佛性,灌輸佛法於色身,色身即法身。“不求身,不斷妄”,轉變妄想。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轉識成智。“捨忘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不取不捨。“真不立,妄本空。”真妄無自性,因真立妄,因妄立真。水的作用,有益又有害,煮飯要水,但也有水灾、水腫。反之,借妄想,發大願,廣度眾生,妄想成妙用。“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行、住、坐、卧,真如之性,湛然不動。“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悟了無生法忍,生死自在,榮辱既忘,優喜何有。“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豁達空,外道斷滅空。“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一鼻孔出氣。“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靈覺之性,不離十二時中,見聞覺知。“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衹麼得。”靈光洞達,無所不遍,諸佛悟之而不曾得,眾生迷之而不曾失。“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心法雙忘,明心見性,學佛法,忘記佛法。
我們用功,逼出無始煩惱習氣,業識種子,放得下,即過了關,三心不可得。華藏界,極樂界,娑婆界,界非界,非非界,重重攝,各無礙,無墻阻隔。百千燈,同一光,本無通,安有礙,清凈大海,銷熔香臭。參!
十月三十日開示
六祖講定慧等學,“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電流是體,燈泡發光是用,內容與形式統一,身心打成一片,性相如如,燈泡有紅色綠色,電流無紅綠,電力强燈明,電力弱燈暗,內外互相聯系。修行人對此要研究研究。俗雲:“言為心聲”。說的話加何,乃內心的表現,心口相應,內心清凈,則三業清凈。內心不正,行為不正,運用智慧,判斷問題,見外境不亂即定的作用。
再講一個譬喻,這間房子,由磚態木石水泥等各種因素造成,除了人工、材料之外,找這間房子的實體了不可得,衹有一個房子的空名。佛教講空、假、中道理。人是地、水、火、風集合,形成眼、耳、鼻、舌、身。我們的思想,是真如本性起作用。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算、舌、身當時即壞。靈覺之性,各人本自有之,與天同黨同壽,不生不滅。無量壽,無量光,與佛一樣,衹要修行無慮,心情舒暢。思想轉變,依舊穿衣吃飯,悟了還同未悟時;所謂“依然還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終日了生死,不見有生死可以。把自己的生死問題,尚且放在一邊,不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值得畦礙。如果有,就要發菩薩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廣度有情,滿菩提願。參!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惟因老和尚禪七開示
http://47.242.138.139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