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南怀瑾与关公之缘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92
威望: 1570 点
金钱: 30101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8 点
在线时间: 3752(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11-09
楼主  发表于: 2012-03-28 16:53

0 南怀瑾与关公之缘

       南师主编出版过关公传记,还写了序言,对关公推崇备至。(东西精华协会编辑委员会编,南怀瑾主编的《关帝大传》,原名:《武圣关壮缪遗迹图志》,1979年台北老古出版社据1922年版影印,实际上是清代康熙年间卢湛编著的《关帝灵迹图志》的翻版。)
  
  南师在《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中讲过他和关帝的缘分:
  我学法时,法缘非常好,一辈子有个好法缘,也告诉你们经验,这就晓得我的前生,多生,喜欢结缘布施.乃至自己懂得的一些学问,就想告诉人家,拼命要讲,而且讲得透彻,怕你听不懂,想尽办法给你装进去.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所以我一生学佛,学密学禅,我没有秘密的.只要那个人肯学,我没有不肯教的.如果保守秘密,留一手给自己啊,那就自私了;我没有,我所知道的一定告诉你.所以回想我一辈子出来,从十二岁起到现在,开始练武功也好,做什么也好, 都是师父找我,我都用不着找他;常遇到人说,我这个要传给你呀,我说,师父啊!我不要,我已经没有精神学了.不行, 不行,我一定要教给你.我常常接受了很多东西,这就叫法缘.人生怎么有这个法缘?讲因果道理,是多生累劫自己肯布施 出去,法缘自然就好,良好的因缘就来找你了。
  譬如我们讲一个笑话,这一讲都耽搁时间,但是不该那么想,讲出来让你们知道也好.当年一九四九年,就是国民党被赶到台湾的时候, 你们这里头恐怕还没有一个六十岁的吧? 谭教授你有资格, 好. 我到了台湾以后, 有个台湾人忽然来找我, 说他是宜兰人,在宜兰山里头有很多神仙,学道家,学佛,工夫很好的,都住在宜兰山上.真的哦!有一首古诗我讲给你们听: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云里面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首诗,我八岁的时候描红写来的,不晓得这首诗出在哪里,也不晓得谁作的.结果到了台湾以后,据说这首诗刻在宜兰山顶一块大岩石上,不晓得哪一个神仙刻上的.因为相传在唐朝,道家的神仙,八仙过海,已经有人到台湾了,在那里写了这首诗,所以对宜兰很有印象.
  那个人国语也讲不清楚,一半国语一半台湾话,我也是三分之一台湾话,加国语,就问他: "你找我有什么事?"
  
  他说:"我找你学佛啊!"
  我说:"你怎么晓得我呢?我初到台湾,跟大家言语不通,也没有名气."
  他说:"你有啊,关公叫我来找你的."
  我说: "哎哟, 奇怪了, 怎么关公叫你来找我?"我看那个样子很怪, 眼睛很亮, 像两个电灯泡一样. "你学道家的吧?"他回答:"不错啊!"我说:"你炼采阴补阳的啊?""对啦!我采日月精华的."
  
  他修道家的,每天看太阳,太阳一出海以后,两个眼睛盯着太阳看,采日的光.这样眼睛张开看,你们看过吧?不过你 要晓得,修道家这个法门,是有为法,万一将来有徒弟问到,你都要懂.不过我也问他,你天天看吗?天天采吗?他说采日的精华,是阴历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采,平常有另外的方法.采月亮的是十四十五十六,在山顶采.譬如狐狸这些动物, 夜里月亮出来,会盯着月亮看,那些动物在采阴,采月亮的精华到身上.
  
  我问他搞了几年了,他说十几年.问他师父是谁,他说是关公.没有老师,他就拜关公,就晓得什么法门可以学,什么 不可以学.问他关公怎么答复,他说筊杯.台湾闽南话叫"筊杯",用两个木片子合起来,铿当铿啷一摇,我们求签诗,求来也要筊杯问过,如果一阴一阳,就对了;两个都是阳的不对;两个都是阴的也不对.
  他说: "我就向关公求,问这个法对不对,不对我就不修, 最后关公叫我来找你. "他就叫我师父,我说我不是师父,那就叫先生,他说那没有意思.我说: "你叫老师吧,随便叫啊.你不是我学生哦,我也不做老师的. "
  
  "老师老师!结果我看了三年,后来不对了,两个眼睛掉出来了!"我说:"眼睛掉出来怎么办?"你看这个人,无师 自通.他说:"掉出来就掉出来!"眼球掉到眼眶外面来了,多可怕啊!"我没有吓住我,不对我就筊杯,问师父关公,我还练下去吗?关公说练下去,所以我再练,三个月以后眼睛回去了,脑子眼睛就不同了."哎呀,我一听,心里很想向他磕头,这种决心我们做不到,他一身功夫.他说:"我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就问关公,关公叫我睡觉,梦中告诉我."你看 他们的对话,都是这一套."
  结果梦中关公指出这条路教我怎么走,我一看是基隆,转了一个山头,他说这个地方,有一个穿蓝色长袍的大陆人, 那是你的师父,你去找他.所以我来找你,我找得好苦啊!才把你找到. "然后他打开黄布包袱,里头包了一大捆书.我问他是什么书?他说: "我本来有个师父,是湖南人,有道的.他到台湾来,被日本人抓了关起来,说他是国民政府的特务, 其实他不是,他是来找徒弟弘法的.大陆人话又不通,我就很可怜他,送饭给他,照顾他.原来他有道!他说:我跟你有缘, 我活不了半年了,日本人会杀了我.我找徒弟也找不到,这两套书你帮我收着,将来有一个大陆来的人,你交给他,这个人是你有缘的师父."
  
  越讲越神奇了,打开包袱一看《来注易经图解》 ,是明朝很有名的大学者来知德的著作,懂得阴阳五行八卦.这本书外面很少,后来我就把他印出来了.第二本书奇怪了,是祝由科的医书.这个"祝由科"你们听不懂,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这叫符箓派,画符念咒的,后来湖南郴州一带还有.以前的人生病不用药的,譬如长一个疮,他一来"嗡……",念一下咒 子,在你身上一画,手把你的疮一抓, "啪" ,就丢在门上,你身上疮就没有了,那个门上就起火了,流脓流血.这是古代的医,所以叫巫医,同巫术配合在一起的.五千年文化,在黄帝的时候,这一门的医术叫"祝由科" ,印度中国都有.那一本是另外一本抄本。
  
  我打开一看,祝由科!原本以为世界上这本书绝版了,原来还有啊!我说:"你会吗?""不会啊,他又没有传给我. 我一直保留着,日本人搜查,经过好大的痛苦,保留到现在,关公叫我找师父,现在找到您,我交给您了."
  我说:"你交给我也没有用,我也不会,也找不到传人,我将来传给谁呢?"
  他说: "那我不管,关公叫我交给您,就交给您.那个师父死以前也说,将来有个师父会教我。"
  
  
  
  附:《武圣关壮缪遗迹图志》序
  
  南怀瑾先生
  
  
  
  老古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发行书籍皆以开继承启文化为职志。顷者,负责业务之古生国治,编辑部之曾生令伟,偕来问讯,且告知即将出版《武圣关壮缪遗迹图志》一书,嘱为之序,骤闻其请,诚有难以下笔之感。盖自元明以来,关公事迹,由史乘而衍为演义,自人位而极为帝天,迷离惝恍,家喻户晓,俗成聚实,贤者犹不免于信奉,况已成为民俗文化之中坚信仰,普为四海同钦,须欲辨别其是非有无之际,诚无益于化民成俗之旨,且徒乱于季世神道设教之风也。
  
  尝谓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之人物,于史册名闻之外,而独能普遍流芳于百代,且又为后世所尽知之人物,誉圣颂帝,数不多得,文如尼山之孔夫子,固不具说。武则关、岳并称,而尤以关公为普闻,其故何哉?思之再三,俗称岳武穆独以精忠报国为典训,其量止于君臣之阃,而未能化及人伦之大者。至如世所标榜关公之忠义,则于忠道之诠释,不仅施于君臣之际,且可尽于人伦纲常之间。其于义道之影响,且可概于朋友之适而及于社会之则。是诚春秋大义之微旨,故关公之典范,终能由人道而臻于神明之尊,岂偶然哉?非徒然也。
  
  孟子有言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以之律于关公生平之尽心志节,诚如孟子所言前二者之实,后四者之基。若夫身后之修,抑为精诚之渐进,或为聪明正直,死而为神之美崇,洵有不可知者。佛曰:不可思议,亦其斯之谓耶?
  
  论者有曰:征之史实,演义之说关公事迹,不可尽信,且其为人所盛传徐州依曹之玷,计较马超之忌,拒绝孙吴之执,以及荆州之失,其可议者殊多,曷足以当武之圣者之誉乎?曰:此亦有说。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况陈寿之撰,依违曹魏而轻议蜀汉,亦理所必至,事有固然也。然寿之史传曰: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公。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即此而观陈寿之微言,于关公之志节神采,及其进退权宜之际,情至义尽,从容不迫,固深得于《春秋》大义之旨,岂可以古文简略其叙述而诬以依曹为失节耶!故罗贯中之作《演义》,衍其内蕴,虽非信史,亦无溢美史迹之誉。《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此诚万古纲常之典范,美哉其人是之足以谓之神也!
  
  寿传又曰:
  
  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黔、彭之徒,当与益德并趋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后之论者,据传所谓“亮知羽护前”一语,谓公有忌才之嫌。复以“省书大悦,以示宾客”,量其器度之不广。殊不知公与刘先主,崛起草莽,世途之辛苦艰难,人情诚伪莫测,备尝备知。方其独当一面,威负重镇,乍闻西陲降将,而又非创业故旧,衡之国策,岂可不有此一问,以定全面战略之机,何忌之有?至于传称“亮知羽护前”者,盖谓诸葛亮深知公情重故旧,嫌疑新降之意,故以老友轻松游戏之笔,以释其疑。书称“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足以见诸葛孔明与公情谊之亲切,故出之于戏言之句,因之而有公之“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之举。实非器局狭小之态,洵为君臣朋友相得无间之情事。倘徒依文解义,不究其微言之妙,则其诬也,固亦当然矣!
  
  至若其拒婚孙吴,则在陈寿之传,及典略所载,固已详述。当是之时,公“威震华夏,曹操议迁徙许都,以避其锐。”可见孙吴之议和,仅为权谋而诡计,则公之拒婚,义固当然也。况孙吴前有婚盟于刘先主,而终亦以违亲亲为诡谋,前车覆辙,殷鉴不远。此公固知和亲于吴之不足恃,拒婚于孙吴亦不足恃。公谊私情,两皆无益,当机在局者应所深知,殊非千载以后可轻议得失也。
  
  及其荆州之失,固又出于孙吴之渝信背盟,又复牵掣于故旧将校,糜芳、傅士仁等辈之变志投敌,虽有“间谋”失察之嫌,而古今至诚直道之君子,往往祸起萧墙,困厄于亲信旧谊之间者,史实难以胜数,此所以读史者每为千古人心险恶易变而掩卷长叹者,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蜀记有曰:
  
  公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江表!
  
  观此,此非公已预知时至,其亦生而神灵者乎!今为辑印此图书,并附论及之。近者,世俗传称,天志易运,民封神榜曰“关圣大帝”,且非民心即天心,神由人兴之意欤!是为序。
  (一九七八年冬月,台北〕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南怀瑾与关公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