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佛名礼忏(节录自《日常实修仪轨》)
我名(称自己名)恒时 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1.南无释迦牟尼佛
(消除一万劫的恶业)
2.南无金刚不坏佛
(消除一万劫的恶业)
3.南无宝光佛
(消除三万一千劫的恶业)
4.南无龙尊王佛
(消除八劫的恶业)
5.南无精进军佛
(消除绮语的恶业)
6.南无精进喜佛
(消除意业的恶业)
7.南无宝火佛
(消除享用供养而无修行的恶业)
8.南无宝月光佛
(消除一切的恶业)
9.南无现无愚尼佛
(消除诽谤圣者的恶业)
10.南无宝月佛
(消除杀母的恶业)
11.南无无垢佛
(消除杀父的恶业)
12.南无勇施佛
(消除杀阿罗汉的恶业)
13.南无清净佛
(消除破和合僧的恶业)
14.南无清净施佛
(消除出佛身血的恶业)
15.南无娑留那佛(水天佛)
(消除伤害女阿罗汉修行的恶业)
16.南无水天天佛
(消除杀菩萨的恶业)
17.南无坚德佛
(消除杀或害上师的恶业)
18.南无栴檀功德佛
(消除阻止供僧的恶业)
19.南无无量掬光佛
(消除破坏佛塔的恶业)
20.南无光德佛
(消除瞋心的恶业)
21.南无无忧德佛
(消除贪心的恶业)
22.南无那罗延佛
(消除一万劫的恶业)
23.南无功德华佛
(消除十万劫的恶业)
24.南无清净光游戏神通佛
(消除一千劫的恶业)
25.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
(消除七劫的恶业)
26.南无财功德佛
(消除习气所造的恶业)
27.南无德念佛
(消除身的恶业)
28.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消除不喜佛降世的恶业)
29.南无红燄帝幢王佛
(消除嫉妒心的恶业)
30.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消除教他作的恶业)
31.南无鬪战胜佛
(消除慢心的恶业)
32.南无善游步佛
(消除两舌离间的恶业)
33.南无周帀庄严功德佛
(消除随喜不善的恶业)
34.南无宝华游步佛
(消除诽谤佛法的恶业)
35.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消除破三昧耶戒的恶业)
我们现在现在先一起唸《献曼达》及《皈依颂》。
拜三十五佛忏的方法,一个是显教的方式,一个是密咒乘的方法。在密咒乘方面有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
这四个当中,就我知道的事部也有,瑜伽部当中也有。
一般我们不会说「三十五佛的忏悔方式」,说是属于密续,而是说这个显教的方式。为什么呢?例如释迦牟尼佛,一般是大家共通承许「他是佛」,是我们礼敬的对象, 这样子我们就会认为说他是显教的。那么释迦牟尼在密续有没有呢?
例如说在密续当中也有释迦牟尼佛的灌顶在事部当中也是有的。
当一个修行人,他在看释迦牟尼佛时,当他修行程度愈来愈高,有的时候好像梦当中, 有的时候是真正会出现释迦牟尼佛,只是在他一个人的前面出现而已,而不是在我们大家的面前出现,大家的共同看到,像这样子的修行就是属于密续。
这种的修行也不可以跟每一个人讲这种的事情,我们就自己有反应,不是反应, 是感应而已。(我对不起一下,我的国语是很烂的,所以……。)
所以自己的修行的程度很高,这样子的一个结果,自己的感应就会出现一个佛。这个只有他的感应上有而已,而不是可以让每一个人感应到,每一个人的修行感应不一样,密续是会有如此的情况。
三十五佛也是这样子,一般我们说是显教的部分,是我们大家共通承许这三十五佛就是佛,是我们礼敬的对象。
还有自己修行的感应,在出现的时候,三十五佛也会有不同的三十五佛出现, 他们的颜色不一样,手印也会不一样。所以各各在修行的时候,是会有不一样, 这就是算是密续。所以三十五佛是有显教的部分,也有密续的部分。
显教的皈依境在排的时候,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或是宗大师,
然后二边就是广行、深见的上师的部分, 然后是无上瑜伽的一些本尊,
然后瑜伽部的本尊,
然后行部、然后事部的本尊,
然后接下来就是佛菩萨:
佛就是药师七佛、三十五佛这些在里面也是有排出来的。所以密续四部的各各的本尊都排出来,
接下来就是排显教的佛菩萨声闻独觉,
这样子的一个排列次第,这下面就算是显教的部分。所以一般来说,三十五佛是显教的。
它有没有密续呢?也是有的,这个排的方式是应该是密续的。
因为我看的是龙树菩萨所写的一个拜三十五佛的解释, 我看的时候发现与我们手上的这个是不一样,
他的颜色与手印是不一样的。这二个是不一样。这是在西藏可能在灌顶看,然后就造作出来的。
所以显教当中,我们没有修密续的,不用修一些仪轨,我们直接用显教的方式也是可以做,例如平常我们拜八十八佛,这就是显教的部分,所以大家认同的,他们是佛的这种。
那这三十五佛,龙树菩萨这里讲的时候,他讲以前有什么样发生,怎么样子三十五佛他们在菩萨的时候,会有很广大的愿望,以后我成佛之后, 人家就唸我的名号的话,若可以来消除什么障碍,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的愿望?所以这里就龙树菩萨引出来一个。你们知道三十五佛是从哪一个经引出来的吗?不是,《三聚经》是说明礼拜的这个经……。那就不晓得!
这里是说:
以前有三十五个菩萨,他们就遇到一个卖酒的人的女儿,(?)好像做了很多的恶业, 将来一定会堕入地狱。当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这三十五个菩萨他们就想到:以后众生一定会经常发生像这样子的痛苦与问题,一定常常会出现。
这个时候,我们现在讨论该怎么办?讨论之后,他们就各各有发愿望,这样子的一个众生,以后怎样怎样?他们只要唸我的名号,我一定要消除他们的恶业,就一定会消除,不然的话,我就不会成佛,我成佛的功德就是要回向这上面。
然后另一个故事,
钓鱼的三十五个人鱼夫,这是说他们本身还没有成佛,这三十五个人也有做了很多的恶业,他们也有发愿要如何来帮助众生。但是龙树菩萨说这不是正确的,这没有按照佛经上所说的,这个故事并不是佛经上面所说的,佛经上说的是上面的那一个故事。
在这里我们主要要了解的是:三十五佛所消除的是什么样子的障碍呢?这个我是看贾曹杰的解释:他是说:每一个佛是能消除什么样子的障碍?
第一个:释迦牟尼佛
这里是说拜释迦牟尼佛是可以消除一万劫的障碍,可以消除。
第二个:金刚不坏佛
他的愿望与释迦牟尼佛是一样的。
第三个:宝光佛
这藏文与中文是一样的。这是可以消除三万一千劫的障碍可以消掉。
第四个:龙尊王佛
这是可以消除八劫的障碍可以消掉。
第五个:精进军佛
这是可以消除绮语的业。
绮语的业也是很严重喔!这会浪费时间,会挡掉浪费我们珍贵的时间,以后我们很难暇满,会一直忙一些没有意义的事。
第六个:精进喜佛
这是可以消除贪瞋痴三个意业的业障。这样子我们的心就会比较快乐,所以说「喜」。同学问:那多少劫?
仁波切:没有讲,这就是发愿的时候就没有特别讲多少劫。
第七个:宝火佛
这是主要是说僧团的财,或是说三宝上面的东西,如果我们在这上面做了很多的恶业的话,就可以消掉。我们也有说:
如果没有清净守戒的出家众,或是不认真修行的出家众,对别人供养的东西,如果吃的话,就会好像吃地狱的那些火一样。
意思是说:
我们没有办法消化这种的东西。因为人家供养是有目标, 好像是救我们、帮助死掉那些人如此而来供养出家众啊!
这背后是有很多的祈求的,如果我们用的话,会欠很多事情, 不仅仅是这个东西而已,背后他的想法祈求也有很多。
如果用的话,是很恐怖的。我们是要回报!
主要是供养三宝的东西,或是人家供养,已经供养三宝的东西,我们若要用的话,消化不容易,不一定单指出家众,在家居士也会用啊!若使用的话,背后的那个负担是很大的,所以说不容易消化。
这里说「宝火佛」,如果我们能唸他的名号的话,是能帮助我们消化的这样子的佛。把以前不能消化的这一类的恶业,就能给消化掉。
同学问:好像有不同的说法!
仁波切:当然也会有很多密续的修行子,他看到那个佛,然后那个佛跟他说的,
也会有不一样。例如就文殊菩萨有太多,四部当中都有,在无上瑜伽的母续或是父续当中,也都是有。那我们要如何去分是哪一个呢?所以我们不可以说这样子的解释是不对的!
前面我们说过,这里的说法是根据贾曹杰的解释这三十五尊佛, 如果念他们的名号会有什么样子的作用。
第八个:宝月光佛
这是可以消一劫的业障。
第九个:现无愚佛
这在藏文直译是「看到他的话就会有意义」,所以意思差不多!
对毁谤僧人的功德,不相信僧人的功德,或是在解释僧人的功德时, 我们的内心会想:这可能吗?而这个「现前看到有意义的这一尊佛」, 如果我们能够现前看到功德的话,我们就不会毁谤嘛!
所以好像佛的名号,与他所以消的障碍是有关系。
第十个:宝月佛
我们说有五个无间业,从这里开始。
宝月佛就是消除杀母的障碍。「月」就比较柔,所以代表母亲。
第十一个:无垢佛
这的意思是指「太阳」很干净、很亮,所以代表父亲。如果我们唸他的名号的话,杀父的业就可以消掉。
第十二个:勇施佛
这意思是勇施,
阿罗汉是在杀烦恼上面是最勇敢的, 若我们过去曾把阿罗汉给杀掉的话,
若能去拜「勇施佛」的话,就可以把这个恶业给消除掉。
第十三个:清净佛
这是指僧团与僧团之间,破坏僧团的和谐,僧团就这样子的话,这个地方就最不干净,
不论怎么修行都不会证悟的,也有说是这个地方会有很多的年,会有障碍,我们不论怎么修行都不会生起证悟。如果我们能够礼拜这个清净佛的话, 以前若有这个业障的话,就可以把它给消除掉。
第十四个:清净施佛
这里讲第五个无间业是出佛身血。若是伤害佛的身体流血出来。
这个「清净」意思是指「很清净的一个僧团」,这样子的僧团是会对佛产生帮助尊重供养的心会发起。如果以前曾经造业,产生不尊重伤害的心而出佛身血的话, 现在如果能够礼敬「清净施佛」就可以把这个业给消除掉。这里的「清净施」的意思是指清净的僧团,对佛是什么可舍离好的东西,全都可以供养出去,为了供养佛。因此可以来对治的过去伤害佛的恶业。
以下则须要先与懂藏文的同学比对一下,所以下次再说明。
先来讲一下四力忏悔的时候,我们这里说:唸什么佛号就可以消什么障碍,这些也是一个福田力,福田力就是指一个外面的一个缘,不可能只因为我们唸这个,然后整个障碍就会消掉。从福田力的角度来说,我们才来讲:能消除这整个障碍的。
只有唸这个样子,我们能够消掉吗?
这里所说的是从福田力的角度讲的话,是会消掉的,因为福田已经是圆满了嘛!同学发问…
仁波切:不懂吗?
比如这样子说,我们遇到一个很棒的老师,我们遇到他了,而且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他的力量是已经圆满了。我们自己会不会因此而学习得很好呢?这是因,是在自己的心里面。外面的这个缘呢?就已经是圆满了。
自己的这个因有没有做?这是另外一个的事情嘛!
所以这里我们说:唸三十五佛会有什么样子的功德、作用这一点, 你们不要误会:以为只要唸这个就什么都会消掉,那自己就很安心、很容易,这就太容易了。这是从福田力的角度讲来说的话,是有这种的效果。
但是自己也是要具足四力忏悔,不然的话,在《三聚经》当中就不须要讲那些四力了,直接唸三十五佛的名号就好,然后什么障碍就通通消掉了,前面也不须要有皈依,而且唸三十五佛名号之后,还要有追悔力、防护力等等, 这些就什么通通不用再讲了。
但是在《三聚经》当中,前面就是有皈依,然后接下来就是唸三十五佛的名号(对治), 然后就是有追悔力,然后就讲防护力,就这样子讲。
所以在《三聚经》所说的这些都是有它的道理的。这是从福田力的角度而来说明的,所以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四力都是要具足。这四力若少一个就没有办法消除这些业障了。
所以我们先那些依止力、对治力、追悔力、防护力都是要具足,
这四力是有什么好处、作用?
为什么一定要具足这四个才能消除业障呢?若少了 ,为什么就不能消除呢?
第一个:依止力
这一点我们要来想:如果没有依止力的话,对于所忏悔过的这个恶业,内心还是会常常生起想要再犯,但是因为对三宝上面的一个信心,有这个依止力, 所以三宝都是好像都是在自己的前面,三宝都是随时在会看着自己的样子,所以当对三宝,当在三宝的前面,忏悔了之后,自己就绝对不可以再犯。
还有一个:
如果我们没有依止力的话,我们忏悔的那个基本的心完全也不会生起。忏悔的前面的基本的一个心,我们…啊……你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办法知道,我们就后面讲一下:
依止力是三皈依的心,那皈依的心的时候,主要是皈依的心里面, 我们是有讲皈依里面是佛宝、僧宝就是外面的一个东西,
法宝就是自己的,所以这三个当中,关于自己是不是有去做,这是法宝。
那自己有没有去做的是按照业因果的角度来做的话,就能改善,能够会救度自己。这个基本的观念没有的话,我们不可能会忏悔,那这个基本的观念就是指皈依的心。我们自己的内心当中,想的是:自己是有按照因果的规则去做,我们守因果,我们自己就可能救到自己,这一种的想法。然后佛在做的时候,也是要依佛所讲那些去做。
以及我们一些好的助伴的朋友,跟他们有一些好接触学佛, 或是修,或是调自己的心,或者是做,或者是守因果。
这样子的一个心、想法,如果我们有具足的话, 接下来才能够想到:我要来忏悔,才会想到要来把自己的恶业给消掉,恶业如果没有消掉的话, 这个果一定会感召,这样子我一定会痛苦。一定要来把恶业消掉,这样子的观念才会生起。
所以皈依的心是什么呢?依止力。
那依止力是什么呢?我们整个忏悔都「有靠」那一个心, 所以依止力的意思是「有靠」的意思嘛!
所以我们整个忏悔的心……嗯!什么?可以说是心吗?……
就是忏悔的那一个想法呢,都有靠依止力,都有靠皈依的观念,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皈依的观念的话,忏悔是不可能的。
也是看忏悔会不会正确?看皈依的观念有没有正确?
若皈依的观念的没有正确的话,忏悔的时候,不会那么有力量。所以都是靠我们的皈依的心、皈依的观念,
为什么我们会说整个忏悔的想法就是要靠皈依的观念想法呢?这就是依止力。
第二个:追悔力
接下来主要还有一个内心的追悔心 ,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追悔心的话,对治力也不会生起。所以首先我们内心要先具足依止力,依止力是指正确的皈依的观念,之后我们业果的观念就会清楚。
业果的观念清楚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才能够忏悔心,有一个惭愧的心, 想到:我以前曾经做过这么多的恶业,我一定以后怎么样的痛苦,这种的一种惭愧的心,一直会生起。这样子惭愧的心生起的话,追悔心才能够生起。所以我们就讲依止力之后,就是追悔力。
第三个:对治力
那么追悔力之后,我们就要用对治力 。
要用对治力,对治力是指:我们依止力与追悔力产生之后, 然后我们要来唸什么经或是持什么咒,对治力有六个嘛!
例如观想空性,密续会念百字明,然后就做一些供养或是佛像,或是般若经,或是念一些佛的名号,……总共是有六个。其中比较简单的就是念佛号。例如说要念般若经, 这里的意思并不仅只是唸的意思而已,意思也是要思考,这样子力量才会生起。
如果是念佛号的话,主要就是依于福田力。(我就一边学中文,一边教。)
现在讲的是对治力,这个是最容易做到的。因为本身唸名号是有一个力量, 但是其他的方式就是要进行思考,或者是要去做。
所以依止力、追悔力,然后是对治力里面的六个,我们现在要说明的就是其中的拜三十五佛。
所以下次我们上课的时候,每个人要发一下《三聚经》, 我们可以看一下当中所说的内容。《三聚经》中说:是有说到:在我们拜三十五佛之前, 会先唸一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是依止力,是很重要的。
虽然只有短短三句,但是在这当中,我们正确的观念要能生起,所以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我们就静下来,坐静下来,然后怎么说…或者依《广论》当中所说的,或者是直接去想说:我就是前世来的,然后我一定会往来世走,这是如何去的呢?这一定是因为业与烦恼而去的。
那些当中我们看一看、算一算,恶业善业各有多少?然后算一算,然后这些要如何能清除掉呢?这也要有一个老师,怎么样子来清除是须要有一个老师。
我们看一看,这个世间没有比释迦牟尼佛更加厉害的了, 所以我们可以相信他,怎么样子可以证得来世?来世的问题怎么样可以解决?这种就看佛的说明才了解。
在这上面,我们要能生起信心,从佛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生起信心。因为佛他是那样子慈悲什么什么都圆满的,所以他所说的一定是对我们有所帮助的,所以我们可以对他产生信心的。
然后最主要是靠自己,自己有没有做,所以是要靠自己。所以心里就回过来,观察的话,自己就会……
好像自己若做恶业的话,就会下去。若做善业的话,我会增上。
这种的心我们要具足,如果这样子的心具足的话,我们就会全心全意:我一定要跟着佛宝、法宝、僧宝,这样子我才会能一直增上。所以我就生生世世,我就一直跟着三宝。这里面要先具足这样子的一个信心。
然后就是法宝,我们重点就是法宝,我们就进入法宝,接下来就是追悔心。
我们也是可以一直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也是可以一直这样子持念下去, 然后在这个当下就也要一直去想三宝的观念是怎么样?三宝是如何去皈依的呢?三宝对我们会产生什么样子的作用帮助,这些都是要清楚。
如果这些都清楚了,我们的内心就会觉得:自己未来好不好,这个事情就是自己的责任,这种的责任会很强,如果正确的皈依的心具足的话, 未来好不好,好像这个责任是在自己的手上。
(仁波切的「责任」语音怪怪的!
我有的时候在台中,学台中的国语,
在台北的时候,就学台北的国语。真的不知道……。)
所以自己皈依的心如果具足之后,
未来自己会好或不好,这个责任是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感受就会很强。这样子后面的那些真正忏悔的力量才会真正有力量,不然的话,好像我们就忏悔的时候,就是把什么都丢给佛菩萨,这样子不是忏悔, 这样子忏悔是不会消掉什么样子的业障的。
第四个:防护力
你们看四力忏悔里面,前面也是有依止力,后面也是有防护力,后面的这个防护力就是自己的责任的意思, 如果自己都不用担责任的话,这个防护力也就不须要的了,反正什么都丢给佛菩萨就好了。
所以后面的这个防护力也是很重要。
所以现在讲这个依止力就是要静下来要来具足这个皈依的心。然后就,追悔力就是指我们现在面对来世要能得到一个暇满的人身, 所以我们也是针对会影像来世暇满人身的这些比较危险的业, 这些就赶快来消掉。
虽然我们此世可以没有造五无间业, 但是我们过去世可能也有作啊!
这种的业一定要先来给它清掉。
然后虽然不是无间业,但是业还是很重,
例如我们在广论当中也有说到业的轻重的门,有的是因为与三宝有关系的业,这种的恶业是很重要。
有的是我们在造作的时候,意乐门很强,自己的烦恼是很粗猛的,这种也是很危险的,来世一定会有影响的。所以要先把这些很粗、很强的业给消掉。所以《三聚经》当中所说的一些比较严重的业要先来消掉。
所以依止力当中,法宝是一定会救我们。
那法宝一定会救我们的这里,这就要连接到我们来世会不会好。例如我们修行的这些善业也是法宝,如果这些法宝,我们没有做的话,法宝就没有办法救我们。这个善业没有办法救我,这是被什么给障碍呢?
就是被自己的恶业给障碍了,
那又是什么样的恶业会影响到我的来世呢?这就是指很粗很强的恶业会影响到我的来世。
针对这些很粗很强的恶业,会影响到我们的来世,例如无间业,有些或许不是无间业,但是是很重的身语意方面的十不善业。像这些我们都是要透过思考,他们各各的恶业的果报是什么?会有什么样子的过患?这些都是要思考。
这些果报当中,有的仅仅是果报,但是这个果报一感召出来,这个环境就不会让我们造善业, 有的果报,会直接影响我们造作恶业,我们有二个等流果,就是一个是造作等流,一个是领受等流。
果报当中的造作等流果这是最严重的,其他它本身会影响,让我们本身完全没有办法让我们做到善根的这种。那造作等流果它直接还会造一个新的业,所以还更糟糕。所以对这种每一个业,所感出来的果报,这里面有什么样子的过患,如果把这些在心里想一想的话,才能够产生追悔心。
那追悔心是特别针对这种的恶业,会影响下一世,而不是来世的来世,是指刚好下一个来世,会造成影响的这种的恶业上面,我们须要追悔心。如果我们能生起这种的追悔心的话,在什么样子的恶业上面生起那一种的追悔心,这样才会把这种的恶业才能够消除。
我们如果没有这样子想的话,好像只有一般地想:喔!我有什么错,我就把它擦掉, 如果仅仅是这样子想的话,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它就散掉了。
比如说仅是想说:「我有身语意上面,有造作十不善业」如果只是这样子想的话,力量不会那么强。这个是追悔心。然后有什么样子的对治方法,有很多的对治方法,比如说:
①唸三十五佛的名号。其他那些对治方法,则都要有思考空性的意思。
②那像做一些佛像,这就是属于福田力,这与唸佛号的作用是一样的。
③如果是唸般若经、心经、百字明咒,
或者是观想思考空性,这主要就是与空性是有关的。
那么空性是如何有作用,如何来作用呢?为什么会有对治上面的作用呢?空性也有很多种。
并不是说:我们马上去想空性,然后马上就可以产生对治的力量。我们还是要去看:①是什么样子的空性?及②是什么样子的恶业?
比如说:我以前有去造作一些杀生的恶业,当时我在造作这个恶业的时候,这个恶业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可能来贪,也有可能是瞋,是从这些方面而来造作这些恶业的。所以这种的烦恼,都是因为有想到对境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的想法,一种很强烈的想法,如此才会有强烈的贪瞋想法会生起。
所以贪与瞋的中心、根本,就是有一个独立存在,心中有这样子的一个想法,内心是一直想着对境,或是自己都是独立存在的这种观念想法,一个贪瞋痴的中心,好像是根本的中心,这是有种的想法。
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个根本中心的想法拿掉、拿出来的话,那么整个就都会垮掉。所以我们若思考空性的话,那么以前作恶业的习气就会垮掉。那这个也是我们看空性,在思考的时候,主要是看如果我以前杀生的时候,我是造作者,我是具有独立存在的这种想法,这是很错误的,从这里就会生起很多的烦恼,然后造了很多的杀业,在这个造作的时间点上,我一定是有错误的无明的心。如果把那个给清掉,所以我们就相反地,要观想:我们自己不是独立存在的。对方也不是存立独在的,什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样子的想法一定要生起、要增长。如果这样子的想法能够增长的话,那么以前的杀业就会清掉。
所以我们思考空性,就是指造作杀业的时间上,有一个对境,也有一个造作者,这上面的空性要思考。我们只是思考一边的空性而想要来净除恶业也是很难的。这个杯子上面也有空性,这个造作者上面也有空性,
这个书上面也有空性,那如果是把这个杯子上面的烦恼给清掉, 再来要观想书上的空性,会连得起来吗?没有。一定是要杯子上面的思考空性才能清掉这个恶业。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清除我们以前所造作的杀生的恶业的话, 也是要在这造业的时间上面,在造作的时候,对于对境有这个错误的心,要把它清除掉。所以这样子这个①对境②造作者上面的空性要去思考。
以上所说的就是对治力,那些直接把力量清除,但真正它的果报还不能生起…, 我们还重复造作的话,以前的习气还会…怎么说呢?这么说:如果我以前造了一个杀业,
这个业作完之后,它的果报会不会感召呢?这还是要有缘。
我们在十二缘起当中,有说到爱、取,这二个就是在说明:我们以前虽然造了一个业,但是要生起这个果报,还是要有缘──爱与取的这种烦恼──来搭配引发以前的恶业, 感召出来它的果报。这是要有缘才行。
这种的缘,也是要有与这个所造的业很有关系、比较相同的, 这种的缘要生起,这个果报才会产生。要这种的烦恼生起,才能够把以前的恶业的果报感召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造作了一个杀生的恶业,这个作完了之后,我们又第二次造作另一个杀业的话,那么第二次所作的杀的恶业,
①它本身是一个恶业,
②也会成为前面所作的恶业的缘。它就作二个事:
(1)自己做了一个恶业;
(2)它又会变成帮助以前的杀业感召出来果报。这知道吗?
所以这也是要比较相同的烦恼,
如果比较没有关系的话,是不会成为缘的。
所说的主要是要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有防护力?不让自己再犯。再犯的话,再作一个新的恶业的话,那有什么关系呢?
以前的第一个恶业是一个恶业,那么现在所作的另一个恶业,这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会这样子想嘛?这当然是一个新的恶业。
但是这个业也会变成以前的那一个恶业的感果的缘。
以前的恶业,想要真的尽除的话,我们就一定不能再犯, 如果再犯的话,就会影响。
所以呢?为什么我们需要防护力,这有一个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再犯的话,那么这个果就没有辨法再感出来了。
另外一个呢?
就是我们真正的佛菩萨的福田力,这个我们要能够得到。
另外就是我们内心真正内心的力量,能够清掉恶业的这种的力量要能够圆满的话,我们不要再犯,这种就是内心有一种:我不要再犯,这种下决心的力量要强,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生起:尽除恶业的这种内心的能力。所以防护力也是很重要。这四个你们大概清楚吗?为什么要有依止力、追悔力、对治力、防护力。这些都要清楚。
我们广论当中所说的是先说业果,快要结束才说四力忏悔。
一般我们是认为:四力忏悔是把过去的恶业给尽除的方法,那么未来应该怎么做,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够把握,自己可以把握,过去是怎么样,现在只有忏悔的这个方法。
所以广论现在怎么说:我们现在有把握有什么,就把这部分先讲业果的道理,就一直讲,我们的内心会有把握,知道这个事情,我若作的话,那么未来会感出来的是什么?所以自己的内心就会把握,不要造作新的恶业。
一直会造作善业,这是前面所说的,然后会有一个皈依的心之故,然后就会按照佛所说的去做,这就是因果的道理,自己就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对于善恶业果清楚之后, 自己内心也有一个把握。
但是那过去的怎么办呢?
就一直讲因果,自己对现在好像是有把握的想法会生起,我们有这种的想法会产生──还好从现在开始,未来我会有把握。但是过去从无始以来有那么长的时间,我该怎么办呢?我们还是会有这样子的一个问号吗?所以就讲四力忏悔。
所以前面的四力忏悔好像只是一个过去(所造作的恶业)上面(而作的忏悔),而皈依与业果则是针对现在对于未来要能有把握的这方面而说的,好像是另外一个东西的样子。
但是四力忏悔也是未来不要投生三恶道的方法, 所以也是一个未来的方法。
另外一个角度,①也可以说内心上面的一个防护力, 这也是未来,未来不要再犯。
另外相反的角度,②就是「我未来要好」, 前面所说的业果方面,我就要去做。
所以①一个是未来的反面恶业就是靠防护力。②一个是未来的正面善业就是依业果。
所以就四力忏悔而言,并不是:仅仅针对过去的业,不包括未来。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一般也有这样子的观念, 在广论当中就业果一直讲讲:
好像就是针对现在我们可以如何去掌握未来,好有把握。当未来我有把握了。那么过去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就介绍了四力忏悔。但是四力忏悔就是针对过去的业来说的吗?
或是说未来就不包括了四力忏悔了吗?不是这样子的。对于未来的恶业,我们也是要靠防护力。对于未来的善业,我们要依业果所说而行。我们也是可以这样子想。
所以今天大概就这样子。今天我们没有休息。
同学问:广论的四力忏悔是先说明追悔力,而不是依止力呢?(1:44:40)
仁波切:皈依的心,也就是这个依止力,是在前面。而我们在对治力后面所讲的这个皈依的心,
是一种很强的、正确的皈依的心。
前者并没有讲:特别我的这个恶业上面有关的皈依的心, 仅仅是一般的皈依的心而已。
而另一个是……
我们的皈依的心是从头到尾都是要有嘛!
甚至从依止善知识,也可以说基本开始修行的时候, 也是要有皈依,乃至到了我们程度很高的时候,
也是有一个皈依的这种的观念,
所以是无论程度到了哪里,都会有这种皈依的心。
那现在广论,在四力忏悔中是说到:
现在我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很追悔的心产生了。那后面…,
比如说:我这一辈子从小就开始到现在都造作很多的杀业,到现在我才来开始接触佛法,这个时候心里就会为了以前我曾经做过那么多、那么严重的恶业,那么以后我投胎就一定会怎么样…。
像这样子的一个追悔心,心里就这个恶业,是一定会伤害到我,我一定要来尽除。所以我就要来针对「断杀业的种种善业」,我就一直去做,好比是救众生、救生命,这一类的善业,我就一直去做。这样子的善业就一定能救我,这种想法。这个法,就是法宝。
还更心里就会觉得:好像这个恶业,整个清掉,能够清掉的这种法宝,我们内心很希求,希求很强,这样子的皈依的心,法宝就会不一样。这个法宝就是内心的一种很追悔这个恶业,这样子就希求能清掉恶业的这个法宝,这个法宝内心是很希求,像这样子的希求的心也是一种皈依的心,然而这样子的皈依的心是发生在追悔心生起之后。
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都没有想:自己所造作的这些恶业,这都没有想,只是前面所说的:我是从前世,来到这世。我这世又会去来世,这都是业烦恼,或是业果,就会带着我这样子走。这样子的一个基本的去想:若造善业,我就好,若造不善业,我就不好。圆满的善业就是法宝,这种的观念就是一种皈依的心,然后接下来就是追悔心。也可以这样子嘛!所以依止力放在前面讲,这是一个一般的、基本的、正确的、皈依的心。追悔心的后面所讲的这个皈依的心,就是针对与自己所造作的这个恶业上面, 有关系的这个皈依的心。这二个皈依的心,我们都须要。
同学问:那广论前面说的这些就是一般皈依的心,然后……
仁波切:不是广论讲的,广论讲的是前面先讲追悔心,后面讲三宝的那个皈依心。所以广论当中并没有特别讲这个法宝怎么样……没有这样子连接,但是我们心里要了解,这是一定要连接。如果没有连接,那么……广论里面并没有特别清楚讲而已,但是我们自己一定要这么连接。
好!今天我们说到第十四个佛。
下星期四,我们这里会准备《三聚经》,发给大家。然后也会讲完!同学问:刚讲造者的空性与受者的空性,
与三轮体空是不是一样?
仁波切:可以是一样!我们先供养曼达,然后回向。###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