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一、
明菩提心所依(一)思惟暇身难得
4.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闲暇而又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 如今既已获得这成办人生利乐的机会,倘若不利用它来促成自他的究竟利益,来生怎可能再获得暇满的人身呢?
(二)思修善心难生
5,犹于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 世人暂萌修福意。
就像在乌云笼罩的黑夜当中,刹那的闪电显得非常明亮,照彻了大地; 同样,因为佛陀威德力的感召,许多人才暂时萌生了修习善法的意念。
二、思惟菩提心利益(一)总明菩提心
利益1.能消重罪
6.以是善行恒微弱, 罪恶力大极难堪,舍此圆满菩提心, 何有余善能胜彼?
通常,世间人的善行总是微弱而短暂的,而罪恶的势力又非常强大而持久;除了殊胜圆满的菩提心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善行能胜过这些罪恶呢?
2.能获妙乐
7,佛于多劫深思惟, 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 顺利能获最胜乐。
长久以来,诸佛一直深思着该如何利生,他们发现菩提心的利益最为广大。如果众生都能依止菩提心去修学佛法,那么必定会顺利获得最胜妙的安乐。
3.能办所求
8,欲灭三有百般苦, 及除有情众不安, 欲享百种快乐者, 恒常莫舍菩提心。
因此,如果有人想消灭三界种种的痛苦,想要去除一切有情众多的不安,以及想要享受种种的幸福与快乐, 那么永远都不该舍弃志求菩提的决心。
4.名至敬归
9,生死狱系苦有情, 若生真实菩提心, 即刻得名诸佛子, 世间人天应礼敬。
即使是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苦难众生,只要能生起由思或修所生的真实菩提心,那么立刻就可以尊称为诸佛如来之子,世间的人和天都应该向他们礼敬。
(二)总喻菩提心利益1
1,转劣为胜喻
10,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 故应坚持菩提心。
菩提心就像最殊胜的冶金材料一样,污浊的凡夫垢体一旦加进它来冶炼, 一定会逐渐转成无价之宝的清净佛身;所以应该善为引发并坚持菩提心。
2.珍贵难得喻
11,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
诸欲出离三界者, 宜善坚持菩提心。众生唯一的导师以无量的智慧观察时,发现菩提心非常的珍贵; 因此,所有想要脱离六道轮回的众生,都应该牢牢地持守珍贵的菩提心。
3.得果无尽喻
12,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
菩提心树恒生果, 非仅不尽反增茂。菩提心以外的善行就像芭蕉树一样,长出果实以后就会枯萎而死;菩提心树却能经常生出益人的珍果;它不但不会枯萎,反而更欣欣向荣。
4.能除恐惧喻
13,如人虽犯极重罪, 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脱者, 畏罪之人何不依? 好比一个身犯重罪的人,四处被人追捕,后来因为投靠勇士才消除了内心的恐惧;如果菩提心可使依止的人迅速获得解脱,那么害怕罪报的人为何不去依止呢?
5.能灭重罪喻
14,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菩提心好比劫末的猛火,它能在刹那间烧毁各种重罪。
(三)引经证成
智者弥勒谕善财:觉心利益无限量。 《华严经》中,睿智的弥勒菩萨对善财说:菩提心的利益广大无量。
(四)别明菩提心利益
1,菩提心之种类
15,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 愿求菩提心、 趣行菩提心。
如果简要地加以归纳,应知菩提心有两种:即愿求菩提的愿心和行向菩提的行心。
16 如人尽了知, 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 二心次第别。
好比一般人都能了解,心中想去某处和已经动身上路的差别; 同样,有智慧的人也应该知道,愿、行两种菩提心是有先后之别的。
2.愿心与行心之利益
(1)愿心利益
17愿心于生死, 虽生广大果, 犹不如行心, 相续增福德。
在尚未获得解脱的生死轮回期间,愿菩提心虽然可以生出极大的果报,但是却不能像行菩提心一样,相续不断地增长广大的福德。
(2)行心利益
18,何时为度尽, 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 受持此行心;
无论是什么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是为了彻底解救无边的众生,而兴起永不退转的意志,真正地去受持行菩提心;
19 即自彼时起, 纵眠或放逸, 福德相续生, 量多等虚空。
那么就从那时候起,这个人纵然在昏睡或放逸之中,他的福德仍将不断地滋生,而且广大得就像无边的虚空一样。
三、菩提心利益之依据
(一)引经证明
20为信小乘者, 妙臂问经中,如来自说故;其益极应理。
为了使信仰小乘的行者回小向大,在《妙臂请问经》里,如来曾经亲自如此宣说过;所以菩提心获益无边是正确合理的。
(二)以理成立1.愿心获益之理
(1)福缘广大
21,若仅思疗愈, 有情诸头疾, 具此饶益心, 获福无穷尽。
如果有人仅仅想到:我要设法疗除一切有情头疼的疾病,具有这种饶益众生的广大善心,那么他就能得到无量的福德。
22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 乃至欲成就, 有情无量德。
何况菩萨一心想要解除,芸芸众生的无量不安,甚至想促成一一有情的无量功德,这种愿心的福德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2)无与伦比
23 是父抑或母, 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 梵天有此耶?
是父亲或是母亲,或者还有谁有这样饶益众生的心呢?是欲天还是诸仙,难道修四无量的梵天发得起这种愿心吗?
(3)珍贵难生
24,彼等为自利, 尚且未梦及, 况为他有情, 生此饶益心?
上述那些人,即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尚且不曾在梦中梦见自己发起如此广大的饶益心,何况是为了利他而生起这种愿心呢?
25 他人为自利, 尚且未能发;生此珍贵心, 稀有诚空前!
一般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尚且不曾生起刹那如此饶益的善心;如果有人能为利他而发起珍贵的愿心,那真是空前的稀有难得啊!
26 珍贵菩提心, 众生安乐因, 除苦妙甘霖, 其福何能量?
这种珍贵的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欢乐的主因,也是涤除一切痛苦的甘霖,它所蕴含的广大福德怎能度量呢?
2.行心获益之理
27仅思利众生, 福胜供诸佛, 何况勤精进。 利乐诸有情。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要利益一切众生, 他的福德就远胜以广大的宝物供养诸佛;那么菩萨实际努力去利乐一切有情,他所得的福德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28 众生欲除苦, 奈何苦更增。 愚人虽求乐, 毁乐如灭仇。
虽然众生都想解除苦难,无奈总是惯于造作罪业,自讨苦吃。虽然都想追求快乐,却因为愚痴, 白白把自己的幸福当仇敌一样消灭了。
29 于诸乏乐者, 多苦诸众生, 足以众安乐, 断彼一切苦,
对于那些缺乏安乐以及充满痛苦的世间人,行菩提心能满足他们所需求的众多安乐,帮助他们断除一切痛苦,
30 更复尽其痴; 宁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并彻底化解他们的愚痴;在这世间上,哪有和这相等的善行呢?哪里找得到像这样的善知识呢? 哪有比菩提心更广大的福德呢?
四、敬叹菩萨
31 若人酬恩施, 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 菩萨自乐为。
如果一个人知恩能报,尚且值得世人称许赞叹;那么未受请托而热心助人的菩萨当然就更值得我们恭敬和赞叹了。
32 偶备微劣食, 嗟施少众生,令得半日饱, 人敬为善士。
有的人偶而预备了一点家常便食,轻蔑地施给少数几位饥饿的众生,使他们获得半天的温饱; 仅仅如此,就被人恭敬地称为善士。
33 何况恒施与, 无边有情众, 善逝无上乐, 满彼一切愿。
何况菩萨尽未来际以种种布施圆满人们心中一切福善的意愿,甚至帮助无边的有情众生获得圆成佛道的无上妙乐。
34 博施诸佛子, 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 久如心数劫。
像这样发心博施济众的菩萨,如果有人对他生起狠毒的瞋害心,佛说:此人将长期陷住地狱受苦,而且时间长得就像所生邪恶心数的劫期一般。
35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增;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反之,如果有人对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他所得善报广大长久的程度将远胜前者;菩萨行善时虽然也会遭遇重重难关,但是不仅不生罪过,反而因此增长善行。
36 何人生此心, 我礼彼人身!谁令怨敌乐, 归敬彼乐源!
有谁已经生起这种最珍贵的菩提心,我就恭恭敬敬地礼敬这位菩萨! 谁能以德报怨,使仇害者获得安乐,我愿归依这使一切众生安乐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