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众真
黄帝为五天帝之一,五天帝中最重要之神,东西南北中五天帝中居中央之地。“中央土地,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相传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有熊国君少典的儿子,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黄帝的母亲曾梦见一道电光环绕北斗枢星,于是怀孕24个月生下黄帝,他15岁时继承王位。创立八卦、律历、冠冕、宫室等,后来取代了炎帝的势力统一了天下。胶尤反叛,黄帝终于擒杀股尤。后来他广游名山,向务光子、容成公、广成于等神仙访求修仙之道。在王屋山炼成九鼎金丹,入青丘山拜见紫府先生受之三皇内文,又在青城山谒见中黄丈人,秘传神仙真一之法,后登云台山见宁封子先生,受龙跷仙经。成功之日,有龙从天而降,黄帝骑龙升天成仙。
东华帝君姓王名交甫,道经中称之为少阳帝君。《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谓其为汉代山东人,事白云上真为师,号华阳真人。后传神符、秘法、金丹大道于钟离权。又有道经说帝君原为青阳元气所化生的神,位居大晨宫,紫云为屋顶,青云为城池。或谓其曾隐居昆仑山,后移居五台山紫府洞,号。东华紫府少阳君"。全真遵奉为北五祖的第一祖。《金莲正宗记》称全真之道,“自太上传之于金母,金母传之于白云,白云传之于帝君(王玄甫)”。东华帝君的神诞传说是农历二月初六。
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道教上清派崇奉的祖师。据道经记载,三茅皆陕西咸阳人,大茅君名盈,字叔申,少秉异操,独任清虚。18岁时,弃家入恒山修道,遇西域王君拜为师,很受至真上道,行服食养生之法。后参访各地名山洞府,在龟山遇西王母,授以太极玄真之经。年49辞师归家。父母怨其长期远游,欲行处罚,茅盈以他术析其棍,遂叹服而止。茅盈之弟茅固、茅衷,本在朝做官,闻长兄学道成仙,于是弃官还家,欲从茅盈学道,茅盈叹息说:二弟已年老,上清升霄大法难学,只可修行成地仙。于是三茅兄弟居于句曲山,苦修数年,茅固、茅衷也修成仙人。后三茅上天庭见玉皇大帝,皆封为“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因此后人称茅氏三仙为“三茅真君”,称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真灵位业图》中将茅盈列在上清左位,称“司命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主掌人世生死,其弟茅固封为定策君,茅衷封为保命君。
张天师道教的创始人,原名张陵,又称降魔护道天尊、高明大帝、祖天师。
张陵(34—157),字辅汉,号天师,道教尊称为张道陵。《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其父张翳,字太顺,曾客居于天目山。一夜,翳妻林氏梦见神人自北斗魁星而降,以蘅薇香草授之,即有孕。回沛后,于建武(25一26)甲午上元(五月十八日)生陵。生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蛋。张道陵幼年聪明慧颖,少时即能研读《道德经》及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博通五经。顺帝时(126一144)隐于鹤鸣山(一名鹊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据《列仙全传》记载,张陵擅用符水治病,功读渐著。后又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遂有“三天法师正一真人”之号,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五斗米道,后世又称为天师道、正一道。其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
张道陵为道教的创始人,加之其道法高深,降魔伏妖,神通广大,白日飞升成仙,故在道教中的地位十分崇高。
碧霞元君或称泰山玉女,俗称泰山娘娘,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传说很多,有说为泰山神之女,或说为黄帝派遣至泰山迎西昆真人的玉女,或说为华山玉女。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泰山女神的传说,世人雕刻石像,在泰山顶修建玉女池地以奉祀。《泰山宝卷》主要叙述泰山娘娘灵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文昌帝君是道教神灵中一位重要的尊神。又称样渲帝君,他是文昌神和梓潼神的统一体。《历代神仙通鉴》说他“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夭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在天象中,北斗魁星附近有文昌六星,其中“司禄”星主贵贱爵赏,“司命”星主人年寿,梓潼神原是四川地方的守护神,名张亚子(或恶子)。传说他祖居越嶲,因报母仇,迁至梓潼,曾仕晋为将,临阵战死,蜀人为之立祠祭祀。唐朝时屡次显灵,《清河内传》谓其生于周初,迄今七十三化,西晋丁末年降生于清河叟之家,名张正,玉皇大帝命其主文昌府并掌人间禄籍。明代时“天下学宫皆立文昌词”。清代每至农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生日,都要由朝廷派官员前往祭扫。文昌帝君的形象大都为雍容慧颜,坐下驾白驴,有天聋、地哑二位神童陪待。
八仙是指钟离权、李铁拐、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来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
钟离权又称“汉钟离”据说姓“钟离”名权,字云房,京兆咸阳(今属陕西)人,一说燕台人。后改名觉,字寂道,道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全其道尊为“正阳祖师”,《金莲正宗记》列为北五祖之一。关于他的传说,最早当始于五代、宋初。《宣和书谱》、《夷坚志》、《宋史》等书均载其事迹。
吕洞宾,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一说为唐朝宗室,姓李,武则天时屠杀唐室子孙,于是携妻子隐居碧水丹山之间,改为吕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栖,故号洞宾。也有传说他是唐朝礼部侍郎目清之孙,因感仕途多患,转而学道。后世道教和民间称其为“剑仙”、“酒仙”、“诗仙”、闻名于世。吕洞宾在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风尘,在长安酒肆中遇钟离权,点以“黄粱一梦”,于是感悟,求其引度,经过钟离先生生死财色十试,心无所动,于是得受金液大丹与灵宝毕法。后来又遇火龙真君,传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自称“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民间流传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岳、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单佑帝君”,道教尊称为‘“吕祖”,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吕祖的诞辰是四月十四日。
何仙姑“八仙”中唯一的女仙。相传她原名何秀姑,为何泰之女,生于唐武后年间。15岁时梦神人教食云母粉,遂轻身如飞,往来山顶,采食山果,事母谨孝。后遇吕纯阳,授以一桃,食后不饥不渴,遂行辟谷,洞知人事休咎,颇为灵验,乡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她居住。武则无闻其名,遣使召请,中途不知所之。农历三月初七为何仙姑的诞辰。每逢此日,广州增城何仙姑庙四方乡人云集,或唱大戏,或做道场,举行庆祀,相沿成俗。
李铁拐“八仙”中资历最老的神仙,亦称“铁拐李”、“铁拐先生”,关于他的传说颇多。《集说诠真》引书说他是西王母点化的仙人,封东化教主,授以铁拐,前往京师度化汉将军钟离权,加封紫府少明君。道书中多传其为得道隐士,形体魁伟,后赴老君华山之会,留其尸魄于居处,嘱弟子谨守七日,不意至第六日,其弟子欲归家视母疾,遂将其形火焚之。李返回后无形魄可依,仍附一饿殍之尸而复生,形丑足破。元、明之时,民间也传李铁拐为吕洞宾弟子。
蓝采和据《续仙传》载:蓝本为一行丐道土。一脚着靴,一脚赤行,著阔腰带,持大拍板,醉而踏歌。其歌词说:“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今人纷纷来更多。”大多率尔而作,有神仙出世意,人不能测。后游壕梁间,醉于酒楼,乘鹤仙去。元遗山有诗题其像云:“长板高歌本不狂。儿曹自为百钱忙。几时逢着蓝衫老,同向春风舞一场。”
韩淑子原是唐代著名文豪韩愈的侄孙,曾登长庆三年进土,官大理丞。姚合有《答韩湘诗》云:“昨闻过春闹,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途浩难测。”是个少年得志的公子。起初,并没有说韩湘有仙人奇术。《酉阳杂俎》,谓韩有疏从子侄学道成仙,能造“誜巡花”、“顷刻酒”。该书没有说韩之侄子就是韩湘。后人称韩湘为韩湘子。《韩湘子全传》叙述钟离权、吕洞宾点化韩湘子修道成仙之事。韩仙的形象常为一手执长笛的美俊少年。
张果老据史籍记载,张果老为唐代道主,擅长法术,常隐居于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之间,世传为数百岁之人。唐玄宗时,召人宫中,数问神仙事,皆语秘不传。因见其容面衰老,玄宗问得道之人为何如此,答曰:“余是尧时丙于年人”,“尧时为侍中”,后玄宗欲以玉真公主嫁张果老,固辞不奉诏。民间传说张果老常骑一白驴,日行万里,夜则叠之如纸,置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还成一驴。
曹国舅相传其为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天资纯善,不喜富贵,酷慕清虚。后其弟骄纵不法,残害人命,国舅深以为耻,于是逃避深山修道,遇吕纯阳点化,收为弟子。或说他出家时,皇帝赐以金牌一面,后渡黄河无船资,以金牌作抵,遇吕洞宾,与之同游,名列八仙。其形象常头戴纱帽,身着红袍官服。
五祖七真为道教所供奉的十七位仙真。五祖,有南北二宗。南五祖为悟真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宝道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沛、琼房紫虚真人白玉蟾。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七真为长春真人邱处机、无为真人马鈺、蕴德真人谭处端、长生真人刘处玄、玉阳真人王处一,广宁真人郝大通、清净散人孙不二。(正阳帝君参见“八仙”钟离权条,纯阳帝君参见“八仙”吕洞宾条)悟真紫阳真人 姓张名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诚),号“紫阳山人”,故后世又称之为张紫阳。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历代神仙通鉴》云:张伯端于己酉(994年)宿天回寺,感遇青城丈人刘师傅,传金丹药物火候之秘,择兴安之汉阴中修炼,即分之汉中紫阳洞,丹成遂返台州。复游于蜀,再遇青华真人,授以玉清金笥长生金宝内丹之诀……。
熙宁八年(1075年)著《悟真篇》,宣扬道教、佛教。儒教“虽三分,道乃归一”的“三教一理”的思想,登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十五日。被尊奉为全真南宗五祖之首。
杏林翠玄真人姓石名泰,字得之,号杏林,又号翟玄子。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生于常州(今江苏常州)。石泰喜爱善行施化,利世助人,常以药济人,不受酬谢,惟愿植一杏树,久则成林,世人故称“石杏林”。杏子成熟时,任人摘取,自付其值于树下,杏林取之买米市,冬天以之济贫,张伯端授之以金丹大道。著有《还元篇》(亦称《还源篇》)行世。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八月十五日尸解升仙。
石泰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被尊为道教全真派“南五祖”第二代,尊号为“杏林真人”。
道光紫贤真人姓薛名式,字太原,又名道原(源)。南宋问中(今四川间中)人。一说为陕府鸡足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生。初为僧,法号紫贤,一号毗陵禅师。因雅好“金丹炼养”,遂人道,著《还丹复命篇》、《丹髓歌》行世。紫贤道成,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九月初九羽化登仙,行世一百一十四载。
薛道光的内丹炼养思想对后代颇具影响,后俱以所学授陈楠,为全真道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遂被尊为道教全真派“南五祖”’第三代,尊号为“紫贤真人”。
泥丸翠虚真人姓陈名楠,字南木,号翠虚。南宋惠州博罗县(今广东惠阳东)白水岩人。曾以盘栊箍桶为业,后薛道光授以“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又黎姥山神人传予“景霄大雷琅书”,勤心修炼,道业大成。以济世教化利人为旨,常捻土为人治病,人称之为“陈泥丸”。宋徽宗政和(1111年-1118年)中,擢道箓院事。著有《翠虚篇》行世。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一云四年(1211年)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山水解飞升。
今存陈楠《翠虚篇》,包括“紫庭经”、“丹基归一论”、“罗浮翠虚吟”、“金丹诗诀”等,均论内丹炼气凝神之法,在全真道中影响很大,遂被尊为“南五祖”第四代,尊号为“翠虚真人”
琼琯紫清真人 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因出继白氏,故又姓白,名玉蟾、又字白叟,号海琼子。来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生于南海琼州(今海南省琼山)。自少聪颖,异于常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话通诸经,兼擅诗赋书画。后因任侠杀人,亡于武夷改装道士,浪迹江东两湖、西蜀、闽广。嘉定中(1208年一1224年)诏征赴阙,对御称旨,命馆太乙宫,后莫知所之,或云尸解于海丰县。著有《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先生文集》、《玉隆集》、《武夷集》行世。
纯佑帝君姓刘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又字昭远,五代燕山人。在辽应举,中甲科进土,事五代燕主刘守光,官至丞相。平日好性命之学,崇尚黄老之道。相传一日遇一道人拜谒,豁然醒悟,遂散家财,辞官职,离妻别子,出家云游,号为“海蟾子”,专心修行。他常来往于华山和终南山之间,后得道仙去。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
辅极帝君名王重阳,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成。宋末金初咸阳(今陕西咸阳)人。人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三害疯。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在南时村筑墓。住在墓穴中两年多,自称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ill7年),离开陕西,前往山东传道度人。先后收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为徒。金大定十年(117年)一月,在大梁(今河南开封)羽化登仙。著有《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等。道教尊王重阳为“北五祖”第五祖。
七真是指长春真人丘处机、无为真人马丹阳、蕴德真人谭处端、长生真人刘处玄、玉阳真人王处一、广宁真人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他们是王重阳的七位名徒,均系山东人氏,大都出自豪门贵族,文化素质很高。世称“北七真”。北七真分创龙门、遇仙、南无、随山、萧山、华山、清静七派。后各自修行成仙。七真极大地弘扬了全真派,在道教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都有一定的经集行于世。
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航海保护神,天妃为妙行玉女降世,三月二十三日为其诞辰。为五代时闽王都巡检林愿的第六女,名为林默娘,生于宋建隆元年(950年),长而得玄通道法,驱邪济世,云游海上,专为渔民、航海之人解救危难。她仙化以后,父老感其德,为建通贤灵庙而礼之。自宋以来,历代皆有加封。初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来光宗朝以天旱祷雨立应,封为“灵惠妃”。元大德中,以护漕运效灵,加封“护国庇民明著天妃”。明洪武年间,有护海航运之功,封“孝顺纯天孚济感应圣妃”,崇祯时,封为“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清代又封“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各地祭妈祖的庙很多,有“林夫人庙”、“浮曦妃祠”,明清时东南沿海各地普建“天妃庙”、“天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