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人们尚无灵魂观念,再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死后不埋不葬,让野兽吃掉,故《孟子·滕文公上》说:"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后来,人的灵魂观念开始产生,出现了最初的墓葬,如《周易·系辞传》所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GtvgvO,
齐地的早期墓葬比较简单,通常用土坑,"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墓上不修坟,照常进行耕种通行,北辛文化时期,从发掘来看,齐地墓葬形制很简单,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呈东西向。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合葬、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并占了一定比例,头东脚西。随葬品极少,大多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至多也不过二三件而已,种类有陶、骨、牙、贝等,未发现有随葬石器。大汉口文化时期,齐地墓葬形制与北辛文化时基本相同,都是上圹竖穴,但墓室明显增大。葬式仍以单人仰身直肢最普遍,合葬、二次葬也常见,头向仍以头东脚西为主。 CHsg2S
随葬品较北辛文化时期,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绝大多数墓都放置数量不等的随葬品,其中既有大量的陶器,又有石、骨、角、牙、蚌等不同数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以及许多精致的装饰品、祭食等。龙山文化时期的齐地墓葬同大汶口文化的墓葬有着明显的区别,从形制看,一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并出现了方形墓,规模较大。从葬式看,多数仍是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侧身屈肢葬都已出现,头向不一,有朝东的,也有朝南的。从随葬品看,随葬品并不丰富,能有数十件就属于多的了。有相当数量的墓甚至没有随葬品。与大汶口文化相比,似乎有一种衰落的趋势。齐地岳石文化时期墓葬发现较少,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形制仍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葬式以头向东的仰身直肢葬为主,多数无随葬品。 P0e-v0
进入阶级社会后,厚葬之风大兴,齐地墓葬发生重大变化,正如《管子·侈靡》所载,当时人们崇尚的是"巨瘗*、"美垄墓"、"巨棺椁"、"多衣食"。 (J[Xryub
春秋战国时齐人墓葬,首先要选择风水宝地,即卜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说,齐景公建成路寝之台后,逢于何的母亲死了,卜葬时,"兆在路寝之台牖下"。晏婴请求景公顺从占卜之意,准逢于何葬母子路寝台下。另外,《仪礼·士丧礼》记有卜葬仪式,汉时还有《葬历》等卜葬之书流传。从齐国故都临淄的齐国墓地分布情况看,贵族墓地多坐落于临山濒河之地,即人们认为的风水宝地。这说明齐国在修筑墓葬时是经过占卜的。卜葬之后,只要选定地址,就要修建墓室。从齐故城发掘的墓葬看,春秋战国时齐人建造墓时先挖墓圹,主室位于墓圹中间。贵族的墓室一般是用天然巨石垒砌成,并以卵石填塞缝隙,周围还挖有陪葬坑。下葬以后,还需起坟。坟指墓上的封土堆,其高低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齐贵族墓葬都堆筑封土堆,"高大其家",《七国考·田齐丧制》曾引《续从征记》说:"太公家在尧山北五里,平地为坂,高十丈。"一般庶民百姓封土较小,甚至"不树不封",沿用"穴地为墓"的古俗。 U@M3.[jw
春秋战国时,齐国还出现了王室冢墓区和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在临淄齐故城大城东北,今河崖头村一带,共探得春秋时期大、中型贵族墓20余座。据考证,这些墓冢为姜齐贵族之墓。田齐墓地则在齐故城东南的牛山、鼎足山上,被称为"田齐王陵"。 [% C,&h5
齐国贵族的墓葬大多有棺椁。故《管子·侈靡》有"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之说。椁是外棺,主要是用来保护棺材的,有的达三四层之多。另外,《韩非子·内储说上》曾记载:"齐国好厚葬","材木尽于棺椁",可以看出齐人棺椁制的盛行。棺椁之外,便是陪葬品,有的甚至还要殉人,以陪同、侍奉墓主。 _bGkJ=
齐故都临淄现存的墓家,多为贵族、士大夫以及有一定社会地位者的墓葬。至于春秋战国时齐国庶人的墓葬,因埋葬简朴,难以觅寻。考古界曾在临淄一带发现汉代的平民墓地,墓制为竖穴土坑墓,有的墓壁加工有仿砖砌菱形纹,也有砖室墓、洞室墓、空心砖墓,随葬物比较单调,大部分的器物组合为罐、壶、镜、剑和货币。可见,春秋战国至汉代时期,贵族、官吏的墓葬制与平民百姓的墓葬制有很大差别。 信息来源 (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