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栋第4届国际易经大会优秀论文
(1)风水学是中国古代一种空间规划理论
风水最基本的对环境的要求就是背山面水。风水理论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的区位选择理论或空间规划理论,这些理论既用来给老百姓看阴阳宅,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城市选扯也是按着这个理论来选择的,包括首都的选扯。
古代的风水师不光是看地的,还可以参与城市规划,包括城市选扯、首都选址,都用的是这套理论。风水称建筑背后的山叫主山,左边的叫青龙山,右边的叫白虎山,前边叫案山,案山比较矮,后边的主山要求高大,形成的整个格局就是靠山高。这是风水的要求,坐实向虚,背山面水。包括对建筑设计要求也一样。比如后边主房比前边的厢房要高大,反过来就不吉利。
(2)风水环境与古代的城市功能相符合
因为风水理论不仅要求背山面水,而且要求周围有一圈山,整个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这种环境跟古代的城市功能很符合。因为现在城市主要是工业、商业、交通中心、经济中心,而古代的城市则主要是军事、政治中心,修城墙,里面的老百姓市民和农民区别也不是很大,从生活和建筑形态来说都差不多。城主要起一个军事功能,有城墙起保安、治安的作用。
(3)风水环境能起到安居乐业的作用
风水这种要求背后靠山,左右都有山,前面有山,形成封闭环境的格局,就跟军事功能完全符合。比如像洛阳、北京、西安等这些首都,周围都是一圈山环抱起来,土匪和军队要打进来只有几个关口,一圈山对这个城市能起到保护的作用。风水这种环境要求对整个城市、村落、住户来说,能让你达到安居乐业的作用。
(4)为什么要求背山面水?
风水要求背山面水,建筑或是城市整个格局都要求是这样。这种格局,山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山是没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都让老百姓开发了,没用反而对人最有用。没有做为耕地,而作为风水林保护起来。同时中国是位于北半球的,夏天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冬天是西北风,风水要求背山面水,尤其是坐北朝南的住宅,山冬天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是比较暖和的,山还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东南风,南面是水,可以起到加湿的作用。
要求背山面水从环境上来说非常好。后面有山,水可以形成压力,打井的时候不需要很深就可以见泉水,比平原地下水打井好打。同时前面有河,排水问题也解决了。这种格局既解决了上水问题,也解决了下水问题,避免了洪涝灾害,达到防洪的效果。
同时北半球阳光是从南边照过来的,坐北朝南,采光问题也解决了。风水这种格局是最佳的搭配,是古人对空间规划的经验总结,有合理成分。
(5)为什么要求坐北朝南?
为什么要求坐北朝南?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开发商能坐北朝南的都坐北朝南,朝向最好的是坐北朝南,其次是坐西朝东,再其次是坐东朝西,最不好的是坐南朝北。如果能坐北朝南的最好是坐北朝南,一块地形朝向问题,风水最讲究朝向,这是从科学上来说,风水是最有利于人生的。
(6)风水环境对电磁污染的屏蔽作用
同时,风水环境左右还有山,封闭环境能达到什么样效果呢?
现在的环境污染有电磁污染,如寻呼台或手机等微波辐射比较历害,这种封闭环境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同时,这种封闭环境比平原冬季的无霜期要长,植物要比平原地区的茂盛,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7)“山旺人丁水旺财”
电视里介绍湖南的张国英,他就是明代的风水先生,他给他家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住在那个村,繁衍到现在2000多口人多姓张,都是他的后代。同时村里人出去外地的有一万多人,是繁衍后代比较多的人。风水上说,风水选的好就旺人丁,有些是旺财的,有些是旺人丁的,有既旺人丁又旺财的。张国英那里现在已经成为旅游点了,建筑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全村人在一个大屋顶下,都连起来,覆盖全村2000多人,都是张姓。这点可能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风水先生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旺人丁,他的子孙确实旺,“山旺人丁水旺财”。
国健康住宅的研究体系
中国健康住宅的目标是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促进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住宅质量,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在《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5)首次将健康住宅的建设理念从居住环境的健康性拓展至社会环境的健康性;在科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健康住宅的评估体系、技术体系、建筑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工程;开展了开放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动态的指标体系。
中国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并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34个健康住宅试点工程和9个示范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经验表明,健康住宅和人居健康工程需要住区开发、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物业管理、监理检测等企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建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公共卫生学、城市社会学、生活行为学等学科,以及文化、体育、卫生、保险等行业相关人员的协同工作。当然,也只有居住者对于健康住宅的广泛参与,才能产生对健康责任的承诺和拥有,并促进居住者自觉并乐于参与,社区的持续建设与规划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居住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对于城市建筑综合体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设计方法
尽管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功能定位侧重点不同,大型城市综合体一般包括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和写字楼、公寓型住宅,以及支撑其人流的展览、博物、文化、娱乐等,它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满足办公、购物和白领人士的居住要求。因此,健康影响因素要比住宅及其住区所涉及的层面多。本文试图比照健康住宅研究的思路,分析城市建筑综合体的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及其设计方法。
1、以交通为主线的总体规划
综合体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营造以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和综合体环境,满足人们轻松消费的心理需求。包括与城市对接的交通规划、与综合体功能空间关联的动线组织。一方面,分析城市的交通现状和规划,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城市交通节点,采用立体的交通换乘方式吸引和引导人流进入综合体内。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广场、平台、廊桥、屋顶花园、架空平台等设置,与步行系统共同组成步行休闲空间,自然分流并引导人们到达需要去的地方。
商业界面与城市界面应无高差过渡,避免过高的台阶和过长的坡道,采用与绿化等景观结合的漫步坡道。自动扶梯与观光电梯的设置不仅仅满足商业展示和无障碍设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营造轻松的购物环境。
局部风速超过5m/s的室外通道空间不利于人的停留,高空的通道还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对于建筑综合体的室外空间风环境应进行模拟与预测。
综合体内的核心交通体系除均匀布置外,还应考虑与共享空间之间的联络性和可识别性。统一明了的交通空间标识系统不但满足了导向、疏散的功能要求,还能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充分考虑静态交通对顾客的心理影响。实践表明,充足、便捷的停车空间和与功能空间的便捷联系会极大地提升综合体的商业价值。
2、以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
综合体的建筑空间可以分为关联的城市空间、共享空间、其他公共空间以及功能空间。
单调的规划和封闭式的设计,使人和建筑的情感日渐疏远,造成了合作成本增加,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下降,进而造成建筑综合体和城市综合效率的降低。因此,引入综合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以普通人为主角的空间环境,不仅成为人群交流情感、沟通信息、汲取知识与能量的心理“场”,而且成为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流的重要节点。
美国绿色生态建筑机构证实,在绿色生态环境中办公的人们,其工作效率可以提高 10%以上,其增加部分的产值足以支付创造者的薪金等开销,还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健康状况。因此,如何让人们逃出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是当今建筑综合体开发的普遍命题。通过提供大面积的绿化空间作为其营造园林景观的基础,并向低密度、高绿化率的方向发展,使项目成为真正意义的都市绿洲,实现“上班就是逛公园”的概念,已经成为一些现代建筑综合体的重要理念。2006-2007中国城市建筑新地标TOP10研究报告的统计显示,100个新建筑综合体的容积率最高的达到16.35,最低的1.45、平均6.51,而平均绿化率达到31%,一般都高于当地的城市控制性规划的基本指标。
另外,综合体除了控制业态类型和功能规模外,还应保证各类物业之间的规模、档次的匹配。
3、健康生态的建筑环境
健康生态的建筑环境包括空气、湿热、声、光、水、绿化和公共卫生环境。
积极采用建筑风环境优化技术,确保综合体及其各单体建筑通风良好,并控制其风速水平;应特别关注过渡季的自然通风策略,节约运营费用;强调公共空间的通风换气尤其是自然通风,保证人员集中部位的新风量;避免室内装修材料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针对建筑室内不同的功能空间,制订不同的湿热环境指标;采用与通风策略适应的外围护结构及其保温隔热技术体系;选择适宜的采暖制冷系统,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运营成本分析;创造条件积极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采用过渡空间和环境转换策略解决不同时段、不同功能对声环境的健康需求,创造轻松和宁静的建筑环境;避免机房震动和设备噪音的影响,关注屋顶设备的震动噪音。
积极引入自然采光,提高室内照度均匀度,避免幕墙等建筑眩光;关注公共照明的日常安全。
设置雨水利用系统、景观水循环系统,在公共空间设置自动饮水系统,并适当提高相关的安全标准等。
在室内外绿化环境中提倡种植树木,增加立体绿化和植物立体配置,保持人和自然的亲和性。
建立环境卫生体系和标识系统,不仅要关心垃圾收运和垃圾处置,更应为培养良好的公共环境卫生习惯和行为创造条件。
4、轻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城市建筑综合体作为城市节点,其社会环境的健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包括提供行为上的约束环境,创造轻松、安全的参与环境。当然,《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对于综合体内的住宅、公寓类的物业,同样适用。
综合体的社会环境首先是心理环境。通过营造综合体中各类参与者的亲情关系,强化预防犯罪的主动安全环境和行为环境设计,建设适应不同隐私水平的休闲空间,减轻由于高密度、大体量、超高层、风水观念和环境色彩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压抑感,创造出符合心理健康的建筑环境。
5、健康的物业管理环境
从健康理念出发,结合综合体的业态与经营方式,建立健康物业管理模式,培养健康管理意识。
第二个观点:太极思维诱导风水学思维模式。
太极思维是风水学的思维模式,什么是太极思维呢?太极思维就是整个周易的思维模式,我们简称为太极思维,这种思维可以说是东方思维的精华。我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建成为整体思维方法,它讲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全面的考察事物如何对称,是否互补,观察事物演变的规律,然后再作出整体综合评价,这是我们周易思维的方法,趋向理论,从整体着眼。我看风水学就是吸取了太极思维的优点,再加以巧妙的运用。注重的是龙、砂、水与穴、堂、案六维统一的整体环境结构。六维之中,可分两部。觅龙、审砂、辨水,考察山川自然形势,类似易学的三才统一,任何一方有缺陷,就会影响穴位的确定。至于点穴位,观明堂,睹朝案,是从整体着眼,评论其综合效应。穴不正,堂不广,案不秀,则龙、砂、水难以体现优势。觅龙、审砂、辨水过程中,以整体思维为指导,密切观察山川形势是否阴阳对称互补,达到整体平衡。点穴、观堂、睹案过程中,从整体思维着眼,考察穴位高低是否适中,明堂矿光是否有毒,朝案远近是否相称。目的在于营造足以令人身心舒适、视野开朗、生意盎然的最佳生态地理环境。
第三个观点:是燮理阴阳主导风水学的价值取向。
周易哲学的核心是阴阳学说。易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可称“宇宙代数学”专论宇宙万有运动变化。主张:“阴阳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强调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因。风水学吹捧利用这一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理论骨架。常言“地理之道,山水而已”。山指龙与砂,龙有生有死,砂分阴分阳,水则有来脉与去向,是谓天门、地户,无非阴阳之别名。风水者,阴阳之道也。“相其阴阳”,旨在燮理阴阳。观山察水,目的在判明二者是否阴阳调和。或重形势,或重理气,千言万语,总在谋求营造一个山水融结、阴阳合和的最佳穴位。观山察水,还须结合天象变化。天体运行,气象变化。形成阴阳之气的升降浮沉,影响地理生态,故“气”在风水学中成为重要范畴。气与、水,关系密切。明人徐善继《地理人子须知》写道: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天象变化,制约地理生态,必然影响人的身心。风水学从整体形势、长远趋势着眼,进行整体综合评判,而以燮理阴阳、藏风聚气为其价值取向。
第四个观点:风水学的终极目标是顺天休命。
人们的普通心理是希望有良好居室以保障身心康泰。风水学力图满足人们的这一欲求。上律天时,下察地理,以自然声称的青山绿水为依据,天时地理相结合,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妥善选择,精心调整,以创造天人统一的最佳效应。人于自然环境,作用无非二端。一是“延天佑人”,即善于掌握并运用客观环境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造福人群;二是“以人造天”,即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适当改造自然环境,以满足人的愿望。风水术二者兼施:勘天、相天,觅龙、审砂、辨水,旨在“延天有人”,刑天、补天,定穴,修堂、补案,损有余以补不足,旨在“以人造天。”在此过程中,既重峦头形势,又不为自然形势所局限;注重理气法则,又不为石气条例所束缚,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主观努力,审时度势,“顺天修命”,即顺应天然形势,以完美人生性命。《易传》主张,人之改造、利用客观环境,不可主观武断,当“唯变所适”。天气有阴阳变化,地气有衰王休囚,时令有星移斗转,人在其中,只可应物变化,“与时皆行”,既考虑天时变化的恒定趋势,又考虑山川道路的未来发展。总的意向是使居室背山、面水、向阳。背山,则树木葱茏,能御寒抗风;面水,则有益于承风气,利养殖;向阳,则光线充足,身心舒泰。总之,营造一种时空统一,“藏风聚气”,使人身心康泰的最佳生态地理环境,是风水学的终极目标。
第五个观点:直觉思维是风水术成功的奥秘。
风水术本是古代秘传决绝技,带有浓厚神秘色彩,它涉及三方面因素。一是天时,地理,山川风水等自然因素,此乃主要方面;二是周围环境、附近道路及比邻建筑等所涉及的社会因素;三是人伦、禁忌,河洛、五行制约的文化心理因素。风水勘察过程是权衡三方面因素的系统思维过程,既要考虑外部空间的宏观环境,又要考虑室内空气质量,阳光、方位等微观环境,二者巧妙结合,内外协调互补,力求达到整体统一,阴阳和谐。
在进行以上诸方面综合评价时,首先当遵循风水理论指导。或重形势,或重理气,虽理论体系有别,最终目的则一致。正如《易传》所云:“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归根结蒂,妙在点穴。然而点穴之微妙,绝非单纯依据风水学理论进行逻辑推论所能定夺,端赖术数家灵机一动的直觉。《易传》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又曰: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强调的是人在平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胸有成竹;关键时刻,“心有灵犀一点通”,借外境的某种刺激,诱发出“可遇不可求”的灵感,使认识达到升华,一穴定点,巧夺天工,顺天休命。
直觉思维,以往多遭歧视,被斥为玄谈怪论。当年逐步受到科学家们青睐。它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突发式心理体验,是一种灵感、顿悟式的认知活动,不借助逻辑推理,撇开理性认识,超越习以为常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范,有着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它对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扮演着妙手回春的“助产士”的角色。科学家一旦受到某种外在事物刺激,使认知活动发生突变,捕捉到难得的机遇,从而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汤川秀树说:“单靠逻辑是什么也干不成的。唯一的道路就是直觉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爱因斯坦讲得更恳切,在科学发现中,“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直觉、灵感亦多有肯定评价,值得认真重视。
古代风水市之所以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分野不之在于他们掌握的风水理论有高低,同时还在于是否赋有宝贵的直觉思维,能在既成的龙脉砂水之间,捕捉灵机。起灵感于自然,发顿悟于一旦,一穴精准,画龙点睛,天启聪明,不与人谋。故曰:直觉思维堪称风水术成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