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漂流五浊,莫返一真,故我释尊,示生堪忍(四)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为什么我们是“可怜愍者”?如果我们在漂流三界的过程当中,妙真如性真的遗失了,倒也不值得怜愍,倒不足以怜愍。现在是由于我们颠倒,认悟中迷了,但是本觉的性海还在。所以是由于我们颠倒,实际上没有失去,但在我们的受用相状上像遗失了真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才叫深可怜而怜愍也。
所以,佛在这里就要告诉当机的阿难以及与会的大众:要识取现前的见闻之性,舍识用性。不再堕在认悟中迷的颠倒当中,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无始的无明没有它的客观性。千年暗室,一灯照亮。《楞严经》处处点示我们的妙真如性,让我们拨云见月。这就是“晦昧为空”,我们怎么昏迷的。
众生只要昏迷了,他就必然会具足无明的动相,动相也就必然会具备昏迷。动得越快,昏迷的程度也越深。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制心一处,要在静定状态当中去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天天这么昏迷,这么动荡,那是永远不认识主人翁是什么面目的。讲这个“漂流”,只要有流——漂流,就会浊染,所以这叫“流即浊也,浊即流也”。昏迷的动相这种迷惑既然彰显出来,那明静的真如就会遗失。
但谈五浊,又有粗细的不同。“粗细不同”,这里就用了“劫浊”来说明。“劫”梵音叫劫波,是一个表达时间的概念。在五浊当中,劫浊摆在第一,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本身没有体性,是后面的四种浊都聚集在它这个时间态里面,就称为劫浊。
劫浊的表达,这里用了一段话:“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怎么理解这个劫浊?《楞严经》是把五浊配五阴来谈的,劫浊是配色阴。这个意思就是说,“汝见虚空”,就是譬如你举眼去见虚空的时候;“遍十方界”,就是无论是虚空,还是你的见,都是遍满十方世界的。这样就不知道何者是虚空的边际,何者是你的见——眼能见的边际,这就是空与见混乱不分。混乱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所以就导致有虚空的地方就没有能见的体性,同时在有见之处则没有所能觉的虚空。
这就是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这样就导致一空一见。空是一个相分,见是一个能见,两者就纵横。纵横就好像织布一样的,经和纬,织一个经,织一个纬,互相交织。互相交织在一起,能见的眼和所见的虚空的相分交织在一起,就不再分开了,叫自不能分,就妄成了一个浊相。就是能见的眼根和所见的虚空相对,扰乱了真性,浑浊了妙明,就形成了一个色阴。这个色阴就是第一重的劫浊。所以,如果修禅定破了色阴,就超越劫浊。
《楞严经》讲五浊,都是由于迷失真性、追逐妄尘所形成的浑浊使妙明真心不能清洁的状态。但这里没有往下说,是表达一个什么情况呢?大佑法师在这里讲的五浊,还不是配五阴去谈的,他主要是根据三种烦恼去谈的——“三惑”。三惑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所以我们一般的谈五浊是从烦恼的厚薄来说的,从烦恼的厚薄来说是根据果上来说。《楞严经》的五浊是根据因心去谈,角度不一样,可以相辅相成。
“寻常所说”的五浊,是人寿平均两万岁的时候才开始进入劫浊。平均寿命两万岁以前,众生的烦恼都比较轻,福报比较大,智慧比较深,心性比较宁静。到了两万岁,就是迦叶佛出世的时候,众生烦恼就有了,天人的比例降低,下三恶道的比例增高,进入劫浊。所以这就指他的见惑、思惑的情况。到了释迦牟尼佛,他是人寿百岁的时候示现在娑婆世界,那是众生的见思惑“最炽盛”的时候,比平均两万岁的,那是要烦恼重很多。现在我们距离释迦牟尼佛又有三千年左右了,那我们众生的见思惑就更深厚。
谈五浊,它有粗细的差异。这粗细的差异就是,三种烦恼比较深重的时候就比较粗,在迦叶佛时期就比较细,这是从程度上来说。如果从五阴的交织妄成的情况来说,那粗的是指色阴、受阴和想阴,这三种阴是谈比较粗的见思惑;到了行阴,行阴就是谈末那识的——比较深层次的东西,那是尘沙惑的情况;到了识阴,识阴就是指阿赖耶识的深层的东西,那是要进一步地破无明的细相的。从烦恼程度来说,细的是指无明和尘沙,粗的是指见惑和思惑。一般有粗的烦恼就必定会兼带有细的,但是有细的烦恼,粗的可能就没有。
现在正是指释迦牟尼佛“示生”在堪忍之时。“堪忍”就是娑婆——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又叫堪忍。何为堪忍?就是这个世界很苦,贪瞋痴三毒烦恼炽盛,一般的众生是忍受不了的,但在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忍,就叫堪忍。还有一个说法。这个忍界,是由于我们这个世间在空劫的时候——还没有众生的时候,大梵天王过来,就开始有了生命,有了世界,他就以为是他创造的。大梵天王确实是统理这一方的,大梵天王的名字就叫“忍”,所以以他的名字,这个世界就叫“忍界”,也有这么一个说法。总之,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堪忍的时期,是人寿平均百岁的时候。
所以众生粗重的烦恼,见思惑非常炽盛的情况,就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个时间态的状况。所以就叫“漂流五浊”。
“莫返一真”包含粗的烦恼,也包含细的烦恼,比如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那我们怎么再回到一真法界妙真如性呢?也就是在迷的路上就路还家,怎么迷过来的,再返回去。所以,一般的修行就得要先把六种境界之相修掉——业系苦相、计名字相、相续相、智相等,然后再把细的,三细——业相、转相、现相破掉。所以,莫返一真也包含着:在菩萨道修行过程当中,就是在等觉菩萨的位置上,还没有说究竟到达了一真法界的情况,还有一分微细的生相无明没有破。
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生在娑婆世界,“正当”是垂他的应化身在凡圣同居土的秽土。应化身也叫劣应身。佛示现什么身是随众生的心识来示现的,众生的烦恼很重,所以我们看到的佛就不是报身佛,就是丈六八尺的老比丘的身相,就看不到紫磨真金色,甚至烦恼重的还看不清佛相,把佛相看成是一块黑炭。
所以,讲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主要是指劣应身。如果还要针对微细的烦恼而言,当然释迦牟尼佛示现也含着胜应身,也含着在方便有余土和实报庄严土显现的庄严的、高大的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