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一个故事:
某一天我出门吃饭。旁边一位陌生的长者,买了一碟菜,非要送给我。还问我,要不要再加菜,把我吓了一跳。后来跟他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是一个佛教徒。
他说他在这边看了很多人,只有我是这样的。
我问他,你觉得我是哪样的?
他说,像一位僧人。
我告诉他,我不是。
他不信,问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打扮。
那几天,我嫌头发难打理,正好剪了个寸头。至于衣服,看起来像僧众的衣物,但那只是一件睡衣。
我告诉他缘由。
他还是不太信,仍然问为什么。都是年轻人,为什么只有你穿成这样,而别人不是。
他发现菜放到我面前,但我没有接受他的菜,还告诉我说:这些都是素菜,用的是植物油。不是荤菜。
在某些宗教里,这大概是狂信徒。
把一位不认识的人当作僧众来供养,还一定要别人接受……我觉得他已经走火入魔了。偏偏他自己还没有察觉。
我有些不忍心。
但在这里遇见他,也是缘份。
他没找上别人,偏偏找上我,自然有他的道理。
我告诉他:我不是僧人,也不信佛。但我还是看过佛经的。经书虽然很多,有些还很深奥,我只看到两个字:自在。
我的意思就是: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这种行为是不自在的。譬如身处火宅,你身上着了火,也会蔓延到别处去。他找我,他斋僧念佛,他一切都是有目的。最后求的是功德,福报。后果也出现了。我不是他要找的那个人。他把一个不认识,甚至有可能不信佛的人,当成了僧众。这种发心不够清净,这种供养是不如法的。假使一个心怀歹心的人冒充僧众,是不是很容易上当受骗?
功德,福报只是果,而不是因。我送给他“自在”二字,是要他处于一种“自在”的心境中,不假外求,于心内福田,自种菩提,不然,一门心思扑在多读经书,多多供养,跟人辩解佛经的路上,那跟开公司经商有什么不同?做得越多,离佛法的本义就越远。
他后面还想邀请我去他家。
我没有答应他。拒绝他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也是凡人,非僧,非佛。可能他想要请一位善知识,可我并不是。既然我不是他要找的那个人,那么,这种邀请就是不如法的。
[ 此帖被via430681在2018-03-17 11:0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