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真信切愿后须至心执持六字圣号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2023-06-25 06:01 发表于江西
既有真信切愿,必须至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洪名。
——《与徐福贤女士书》
我们了解到净土的宗旨是信愿行,这三者具有内在的辨证关系:由信来启发愿,由愿来引导行,由行来证所信和满所愿。通过执持名号,能够带业往生,就证明了我们原来的信心是正确的。通过执持名号,我们完成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就满了这个愿。所以这三者就成为相互增上的关系、钩锁相连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古德常常比喻为如“鼎之三足”,就是这个鼎,要三个足把它支撑起来。
光说你有真信切愿,但是你一句佛号都不念,怎么能体现你的真信切愿呢?你怎么能证明你的信正确与否呢?所以这个行就是落实我们信愿的。通过这个行又增上了信愿的程度。信愿的程度又有一种巨大的动力,加深了我们行持的功夫,形成这样的良性互动、增上的关系。所以在这里印祖说,既然有真信切愿,就必须一心一意地来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
净土宗的正行就是念这句名号。“南无”是皈依、归命、恭敬、救我、归元等等意思。这是梵文翻译的五种不翻中的一种,叫“多义不翻”。“南无”有多种意思,很难翻译其中的一种意思,所以就保持它的梵音“南无”(拿摩),不要念成nan wu(南无)了,现在很多不了解的人念成“南无”了。一些导游有时好像还很创造性地解释,“南无”是什么意思呢?是南边没有阿弥陀佛,西边有阿弥陀佛,他就这样解释。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南无”的意思特别是“归命”,把我们最重的生命交给阿弥陀佛,通过归命达到归元,回归到我们自性本元,自性本元就是无量光寿。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同时也是我们众生当下的心性理体——无量光寿。
阿弥陀佛是依据我们众生的、内具的无量光寿的性德来建立名号的,所以这个名号跟我们众生的一念心性有密切的关联。离开我们当下这一念无量光寿之心,就不会有这个名号的建立。同时呢,没有这六字洪名阿弥陀佛的名号建立,也很难开显我们本具的无量光寿之心。
所以,阿弥陀佛在考察种种度化众生的方法的过程当中,最后选择了以名号度众生的方法。“若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这是法藏菩萨考察十方世界种种众生的根机,为了实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来施设的,以名号度众生的究竟、方便的法门。所以这句六字洪名,就是不简单的了,就是阿弥陀佛彻证法界实相理体,同时又把他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全都凝聚在六字名号当中,来传达给我们。
当我们念这个名号的时候,当下就跟阿弥陀佛的法身理体、他的无量的智慧、光明神通就产生了互动的关系。也就是在我们娑婆世界凡夫的境界当中,马上就有了通向佛法界的一个联系。所以我们能够听闻到六字洪名,这确实是不简单的事情;能够信受执持这个名号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我们要至诚尊重这六字圣号,它是我们脱离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句圣号我们要执持,“执”就是不忘记,“持”就是恒常地把它把住、守护住。无论是在行走的时候、住下来的时候、坐下来的时候,乃至躺着的时候,我们都要系念六字洪名。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无论是讲话、沉默、动作、安静,乃至于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这样的过程当中,都不要离开六字洪名。“道者不可须臾而离也”——六字洪名实相之道,我们不要一刻地离开它。
当我们念这六字洪名的时候,六字洪名的真如法性、弥陀的功德就在熏习我们凡夫的神识,就是“转染成净”,所以不能离开六字洪名。这里有一句话,是“四字持亦可”。我看有的同修也是“到底是念四字好还是念六字好?”。原则上都可以。
但对于初机来说,还是念六字更亲切一些。由于我们还没有解决信愿问题,多念“南无”,我们跟阿弥陀佛产生一种更亲切的关联。等到你六字洪名跟阿弥陀佛的关系已经建立好了之后,你再念四字也可以。当我们念四字的时候也具有“南无”的心理背景,所以这里都不需要执著,看六字、四字哪种念得更能摄心,更有亲切感,你就选哪种。但一般不论是印祖还是我们日常的共修,更多的是念六字,比较亲切一点。
——节选自《与徐福贤女士书》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