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心。由于我们每个人在动机里所存储的意念不一样,发心也可以分很多种,包括虚荣心的发心、颠倒发心、自私的发心和为利益大众之发心。
如果行持善业的动机是为了升官发财、名声荣誉、消灾除病、世间的荣华富贵的话,那就是虚荣心的发心,也就是世间发心。之所以称为世间发心,是因其缺乏了出离轮回的决心,少欲知足的精神,其目的只是在人间得到快乐。它虽然也在行持善业,但由于在发心中有虚荣心、贪婪心,动机里面没有出离轮回之想法,导致无法走向解脱和觉悟的精神领域。
如今大部分的发心都是处于这种状态,所以不能称他为殊胜发心;为病人、贫困者举行慈善虽然好,但如果动机不良,没有认识到帮助他人的真正动力、目标的话,发心则称为为了帮助而帮助,利益不是很大。
颠倒发心是为了自强、升职、成王、占有别人的财产、妻子,或是为了得到世间的神通、打败敌人和取得地位而行持善业。所谓颠倒发心是邪念即不正当的意念行持善业,不但跟解脱、觉悟没有关系,还制造更多的恶业、恶念,使人变得无恶不作,故谓颠倒发心。比如有的为了战胜敌人、占有他人的财产而修行本尊,导致善法变成恶业。因为善的根本不在于善本身,而在于其动念和对善的认识。
自私的发心,有的虽然为了觉悟本性或离苦海而积善积德,但他只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利益而为,不为众生的安慰。甚至不知道目前的众生是他曾经的父母,甚至不知道眼前的仇人是他曾经的父母,所以说他只顾着自己,不顾他人的安慰。以此追求觉悟、无我的智慧,成为小乘佛法的发心。小乘佛法的行者们也许不记恨仇人,但这不不代表他认识了芸芸众生是你前世的父母,不知道这一层面,就无法发出真正的慈悲心和菩提心。
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发心是什么样的发心?这种发心是在知母、念母、报恩的基础建立起来的发心。首先他知道我们与芸芸众生曾有过父子、母子、夫妻、朋友等各种关系。这些众生在做我们父母时,以尽心尽力照顾我们,抚养我们成长,对我们恩重如山。现在他们想享受快乐,但不知快乐的根源是什么。他们不愿意受苦,但不知道如何才能不受苦,为了避免痛苦造就了更多的苦难。对自己的未来,对善恶十分的盲目。我们用我们的慈悲感化他们,让他们知道苦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才能得到快乐等等。目前的我们尽管帮助不了他们,引导不了他们,但今天做不到不代表以后做不到,为了他们先自己成佛,充足力量再去度化他们,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