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要进入一个你们很有兴趣的部分,叫“开悟的体验”。我自己没有开悟,我知道你们听了有点失望,但是不要失望,虽然明海师父没有开悟,但是明海师父的师父,还有师父的师父,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他们都是开悟了的,所以明海师父也能通过他们留下的文字,把他们开悟的经验跟你们分享。
这样的资料很丰富,我找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是明朝的憨山大师,第二个是近代的太虚大师。之所以找他们,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比较正面地描述过自己的经验。
憨山大师的开悟体验
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从小出家,是位奇人。其实在他的年谱里有很多这样的记录,我从中摘录了一些。刚才讲定慧等持的修行,到了某一个深度的时候,身心会得到更深度的体验,
“一夜经行”,憨山大师当时在山里与一个住山的人,一起共修,两个人在一起也不说话,该打坐时就打坐,到了吃饭的时间,憨山大师做了饭一起吃,吃完以后再经行,经行以后再打坐,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有一天晚上,他在经行时,“忽然顶门响一声,轰如炸雷,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顿空,其空境非寻常目前空可喻。”那种感觉不是眼前的这个虚空可以比喻的。“如是空定”,在这个山河大地身心世界一切都没有了之后,“有五寸香许,渐觉有身心”,然后慢慢地感觉身体回来了,“渐觉脚下踏实”,踩到大地上了。“开眼,渐见山河大地,一切境相,还复如故。身心轻快,受用亦无可喻。”这种快乐没办法跟人讲。“举足如风轻”,一走路像风一样。
“归岩中”回到山里面,“隐者问曰”,另一个住山的老修行问他今天晚上为什么经行这么长时间,“师具告所得境相”,憨山大师跟隐者说了他自己刚才在经行中得到的体验。然后隐者怎么说呢,“此色阴境耳”,你们想搞懂这句话必须去看《楞严经》,简单说就是你对色,对身体的执著,在刚才的定境中放下了。“非是本有”,下面这句话更可怕,“我住此岩三十余载,除阴雨风雪,夜夜经行此境。”除了恶劣天气,我每天晚上经行都在经历你说的境界,你这没什么。这就是憨山大师遇到高人了,如果你不遇到这样的高人,还以为你怎么地了,可能会不知天高地厚。“但不著,则不被他昧却本有”,《楞严经》讲这种境界你要是执著了,你会走偏,甚至走到邪路上。
在这个地方,我插一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宗教是怎么产生的。有一类宗教,他的教主到了刚才说的这种空的境界以后,逐渐又恢复了有的状态。依此体验,他建立一套哲学和世界观,于是乎就有了某一个宗教。在这个意义上讲,你可以说佛教不是宗教。因为虽然它有宗教的建立,有宗教的一些方便、工具、载体和符号,但是它也有宗教的超越。
下面,还有憨山大师的一个体验,这是他在帮别人校对《物不迁论》时发生的。《物不迁论》是鸠摩罗什大师座下的僧肇法师所撰写的三部论之一,讲什么的呢?讲的是万事万物看起来在动,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动。
憨山大师曾说过,“‘旋岚偃岳’之旨不明,窃怀疑久矣。”“旋岚”,指山里旋转的气流,“偃”是卧,“岳”是山。注意,这句话很重要,说明在佛教里是允许有怀疑的。这个怀疑不是否定性的怀疑,而是你要思维,要在心里一直琢磨它。“今及之,犹罔然。”憨山大师在校对这本书时,看到这一句,还是不懂。“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梵志”是古代印度的修行人,也叫婆罗门。“昔人犹在耶?”问过去的你还在吗?“志曰”,梵志说,“吾似昔人,非昔人也。”说我像昔人,但不是昔人。我和过去的我之间是“似”的关系,就是说我来自于过去的我,但是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了。今天的你是从昨天的你来的,但是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昨天的你。“恍然了悟曰,信乎诸法本无去来也!”原来是这样啊,一切法本来无去无来。
“即下禅床礼佛”,他得到这种体悟后,下禅床礼佛,注意这就是前面的惭愧心、皈依感,也包括前面讲到的定。他内心有一种明白。“即下禅床礼佛,则无起动相。”他得到这种体会,原来一切法确实没有来去。得到这个体会后,他马上去拜佛,他真的体验到其实没有动,但他的身体肯定是在动啊。“揭帘立阶前”,把门帘拉开,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忽风吹庭树”,突然风吹院子里的树,“飞叶满空,则了无动相”,飞叶满空在他看来也是不动的。注意他讲的是内心,眼前的叶还是在飞,但是他的内心没有动相。“曰:‘此旋岚偃岳而长静也。’”这句话出自《物不迁论》,僧肇禅师讲山里的气流一直在动,注意,但是它也一直不动。“至后出遗”,出遗指小便,“则了无流相”,小便的时候他觉得好像也没有小便流出来,“曰:‘此江河竞注而不流也。’”了不得,他在这里看到了江河竞注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在流。“于是去来生死之疑,从此冰释。”去来生死之疑,从此冰消瓦解,“乃有偈曰”,所以当时作了一个偈子:“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乃知,鼻孔向下。”鼻孔向下,还需要说吗,一直不就是这样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本来就这样的,我现在才知道。这是他的另外一个体验。
这种体验出现以后,你就是让他去当皇帝,他不去的;你要让他去做世界首富,他也不去;你把人间一切吸引人的东西,摆在他面前,他也是不会动念的。“一日粥罢经行”,吃完粥以后,又是经行,“忽立定”,突然站住了,“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这个感觉就像在一个大圆镜里面,山河大地,一切就像影子。类似的体验在别的禅师那里也有,他们说开悟以后,如在光影中行,就是整个世界的那种坚固感变了,不是说没有了,而是说不是他以前执著的那一种“有”了。“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就是说这种体验发生在一念之间,而且往往是你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没有任何刻意、造作的时候,突然出现。“内外根尘”,“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尘就是外面的境界,都洞彻了。“翻身触破太虚空”,他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跳出了原来的境界。但是,另外一方面是“万象森罗”,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树还是树,花还是花,一切大自然、一切人间的万事万物的秩序,没有破坏,井然有序,有生有灭,有起有落。此时,他成了一个看戏的人。“万象森罗”的世界,在他眼前,就像演戏一样,有起落、来去、生灭,但是他的心不会跟它走了。“从”的意思是听任、跟随。“自此内外湛然”,从此以后,他的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碍”,这些音声色相,再也不会妨碍他了。“从前疑会”,从前内心的那种怀疑、不确定,佛学里的“疑”包括了不确定,“当下顿消”,就是心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决定的。
在这里我要做一个注解,汉传佛教有它特有的概念和名相体系,在禅宗的名相里,“疑”和“信”是一对概念。一般疑是怀疑,信是相信,但是在禅宗的认识论里,“疑”是指什么呢?比如我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说等于二。有个人说,哎呀我想一想,我不知道等于几。这种情况,在禅宗的语汇里属于疑的范畴。所以凡夫就是生活在疑的世界里。那么“信”是什么呢?在禅宗的概念里,信是决定。从认识论上看,信就是憨山大师讲的,鼻孔朝下。你会问别人,你的鼻孔是朝下还是朝上吗?这问题是不需要问的,这就叫信。憨山大师修行了这么多年,他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模式,疑惑当下顿消。这是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