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
示清净居士(李担举献臣)(一)
佛言:“若有欲知佛世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①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觉圣智之境界也。决欲知此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②,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注释】
①此偈见《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一。
②取:就是执著,烦恼的异名,佛教里一般将取分为四种,即:(一)欲取,谓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妙境之贪求。(二)见取,谓执取诸种非佛教之世俗观点。(三)戒禁取,谓执取诸种非佛教之戒律。(四)我语取,谓执著诸种我见之言语。
佛又言:“不应于一法、一事、一身、一国土、一众生见于如来,应遍于一切处见于如来。”佛者,“觉”义,谓于一切处常遍觉故。所谓遍见者,见自己本源自性天真佛,无一时、一处、一法、一事、一身、一国土、一众生界中而不遍故也。众生迷此,而轮转三界,受种种苦;诸佛悟此,而超诸有海①,受殊胜妙乐。然苦乐皆无实体,但迷悟差别而苦乐异途耳。故杜顺②云,“法身轮转五道,名曰众生。众生现时,法身不现”是也。担荷此段大事因缘③,须是有决定志。若半信半疑,则没交涉④矣。古德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⑤欲知到头处,自境界、他境界一如是也。
【注释】
①诸有:泛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真实不虚,故谓之有。有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种类,总称诸有。因诸有乃凡夫众生所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
②杜顺(557--640):华严宗初祖。唐代雍州万年(陕西临潼县北)人,俗姓杜。十八岁出家,法号法顺。师事因圣寺之僧珍(道珍),受习定业,后住于终南山,宣扬华严教纲。其言教多贬抑浮词,彰显正理。路见神树鬼庙必焚除之。唐太宗闻其德风,引入宫内礼遇之。师复游历郡国,劝念阿弥陀佛,并撰“五悔文”赞咏净土。贞观十四年于南郊义善寺示寂,世寿八十四。后人尊为华严第一祖,世称文殊化身、帝王尊者、燉煌菩萨。弟子中以智俨名声最著。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十门实相观》、《会诸宗别见颂》等各一卷。
③此段大事因缘: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④没交涉: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沾边,背道而驰。
⑤此偈为龙牙居遁禅师所说。一日,洪州翠岩可真禅师(石霜楚圆禅师之法嗣)上堂,举龙牙颂-----“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又举神鼎洪禋禅师颂-----“学道如钻火,逢烟即便休。莫待金星现,烧脚又烧头。”然后提唱到:“若论顿也,龙牙正在半途。若论渐也,神鼎犹少悟在于此复且如何?诸仁者,今年多落叶,几处扫归家。”
既学此道,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著,起一恶念,当急著精彩①,拽转头来②;若一向随他去,相续不断,非独障道,亦谓之无智慧人。昔沩山问懒安:“汝十二时中,当何所务?”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安云:“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山云:“子真牧牛也!”③学道人制恶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
【注释】
①急著精彩:又作猛着精彩,意谓勇猛精进,奋志用功。精彩,用功出色,恰到好处,得胜妙之用。
②拽转头来:指回光返照,不随恶念流转。
③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号懒安。郡之陈氏子,受业于黄檗山,习律乘。后孤锡游方,将往洪州,路出上元。逢一老父谓师曰:“师往南昌,当有所得。”师即造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得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同参灵祐禅师,创居沩山,师躬耕助道。及祐归寂,众请接踵住持。此处所引,实为石鞏禅师之语。石鞏慧藏禅师,一日,在厨作务次,马祖问:“作甚么?”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祖曰:“子真牧牛。”师便休。
他弓莫把,他马莫骑,他人之事莫知。此虽常言,亦可为入道之资粮。但常自检察①,从旦至暮,有甚利人自利之事?稍觉偏枯②,当须自警,不可忽③也。
昔道林禅师居秦望山长松之上,时人谓之鸟窠和尚④。白居易侍郎镇钱塘,特入山谒之,乃问:“禅师坐处甚危险。”师曰:“老僧有甚危险?侍郎险尤甚!”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曰:“三岁孩儿也解恁⑤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礼而去。今欲省心力,莫管他三岁孩儿道得道不得,八十老人行得行不得,但诸恶莫作,便了此语,信也著,不信也著。请思之。
【注释】
①检察:检讨、反省。
②偏枯:觉照检点不够,偏于枯寂之空境。
③忽:等闲视之,轻视。
④鸟窠和尚:即杭州道林禅师,径山国一道钦禅师之法嗣,俗姓潘,本郡富阳人。九几出家,二十一岁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诣长安西明寺从复礼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后参国一禅师,遂得正法。得法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和尚。复有鹊巢于其侧,自然驯狎,人亦目为鹊巢和尚。
⑤恁么:这样,那样,如此。恁(nèn)。
示清净居士(李担举献臣)(二)
世人现行无明①,矫而为善,善虽未至,岂不胜寡廉鲜耻、讬善而为恶者②?教中谓之“因地不真,果招纡曲。③”苟能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矣。尘劫来事,只在如今。如今会得,尘劫来事,即时瓦解冰销④。如今不会,更经尘劫,亦只如是。如是之法,亘古恒然⑤,未尝移易⑥一丝毫许。
【注释】
①现行无明:又称现行烦恼、现行惑,六根对六尘,现起贪嗔痴等烦恼,令心昏迷,障诸善法,故名现行惑。唯识学认为,现前的烦恼是从过去的种子中生起来的,故名现行。
②意谓世人在烦恼炽盛的时候,若能矫正过非,努力行善,善虽未达,但总比寡廉鲜耻、假托善名而干坏事要强。矫(jiǎo),矫正曲非,纠正错误。寡和鲜都是少的意思。讬,同‘托’。
③意谓如果因地上所种的种子不纯真,杂有贪嗔痴的成分,在修行上,必然会招致许多乖逆不顺的障道因缘,多走弯路。纡曲,又作迂曲,回旋曲折的意思。纡(yū)。
④意谓历劫以来的善恶种子,都在当人现前一念心性之中,若现前一念能真正透脱,则历劫以来的恶业顿时冰销瓦解。永嘉大师《证道歌》中讲“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即是此意。
⑤亘古恒然:从古至今,未尝变易。
⑥移易:改变。
此事许①聪明灵利汉担荷;若使②聪明灵利,则无荷担分。聪明灵利者,虽易入而难保任,盖入处不甚深而力弱也。聪明灵利者,才闻善知识说著个中事③,便眼目定动④,早将心意识领解了也。似此者,自作障碍,永劫无有悟时。外鬼作殃,犹可治;此乃家亲作崇,不可禳祷⑤也。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此之谓也。
【注释】
①许:允许,许可。
②使:用,逞,放任。
③个中事:指开悟见性之事。个,这。
④眼目定动:人在沉思时,眼睛先定住不动,等到眼珠突然一动,表示豁然大悟了。此指思量揣度。
⑤禳祷:驱除邪恶,祈神求福。禳(ráng)。
士人博览群书,本以资益性识①,而返以记持古人言语,蕴②在胸中,作事业,资谈柄③,殊不知圣人设教之意,所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看读佛教亦然,当须见月亡指,不可依语生解。古德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③有志之士,读书看教能如是,方体圣人之意少分也。
【注释】
①资益性识:滋养心性,增广见识。
②蕴:积聚,收藏。
③资谈柄:作为闲谈、吹牛的资本。
③此四句偈,首见于《景德传灯录》卷九《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另外,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载,此偈为六祖大师所说。
昔李文和都尉①参石门慈照聪禅师,悟临济宗旨,有一偈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妙哉,斯言!可以为光明种子发机之助也。
世间尘劳之事,如钩锁连环,相续不断,得省处便省②。为无始时来习得熟,若不力与之争,日久月深,不知不觉入得头深,腊月三十卒著手脚不办③。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便从如今作事处,莫教颠错;如今作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④,无有是处。
【注释】
①李文和:即李遵勖,宋代人,字公武,祖父为李崇矩,父李继昌。举进士,任尉驸马。曾礼谒谷隐蕴聪禅师,问出家事。隐以崔赵公问径山公案答之(崔赵公问:“弟子今欲出家,得否?”径山道钦禅师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公于是有省。)公于言下大悟,遂作偈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李文和居士悟道后,往来于禅客间,与慈明楚圆、杨亿等禅者交谊甚厚。天圣年间(1023---1030)上呈所编《天圣广灯录》三十卷,以阐明禅之传灯。宝元元年示寂,享年不详。著有《闲宴集》二十卷、《外馆芳题》七卷。
②得省处便省:能简省就简省,不要被尘劳烦恼之事所牵绊。
③意谓分别执著等烦恼习气,因为无始以来被反复熏习,所以习惯力量很大,如果不奋力与之抗争,跟着它走,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陷得更深,临命终时,仓促间手忙脚乱,想摆脱它,也不可得。不办,即不成功,不起作用。
④颠错:颠倒、迷惑。
示清净居士(李担举献臣)(三)
昔古德有言:“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①所谓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谓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著②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染污,亦不住在无染污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且非口头说底无心。若未得真无心,只据说底,与默照邪禅③,何以异哉!
【注释】
①此偈为龙牙居遁禅师所作,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此处:“学道访无心”的“访”,亦作“贵”。见福州鼓山别峰祖珍禅师上堂法语。祖珍禅师,上封本才禅师之法嗣,兴化林氏子。曾有上堂法语云:“寻牛须访迹,学道贵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竖起拂子曰:“这个是迹,牛在甚么处?直饶见得头角分明,鼻孔也在法石手里。”
②不取著:不执著。
③默照邪禅:默照禅为宋代曹洞宗之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之禅风。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即以智慧来鉴照原本清净之灵知心性。正常认为,实相即是无相之相,真心即是无心之心,真得即是无得之得,真用即是无用之用,故主张以“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之态度来坐禅。此一禅风,遭到同时代之临济宗名德大慧宗杲禅师的强烈抨击,被贬为默照邪禅、无事禅、枯木死灰禅。盖宗杲之禅风,原即迥异于正觉,而强调藉古则公案来契入心性彻悟之机,故极力批评正觉派下默默面壁坐禅、放弃参悟修证之做法。对此,正觉曾作《默照铭》一文(全篇四言七十二句,共二八八字)加以反驳,提出默然坐禅能使智慧的作用活泼,能自然照彻心性之源底,乃佛祖正传之真禅;文中并讥讽宗杲之禅法仅是拘泥于公案之“看话禅”而已。看话禅、默照禅是宋代临济宗和曹洞宗两种不同的禅观法门。看话禅是临济宗大慧宗杲所倡导的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历久真实参究,以至于悟道的观行方法。默照禅是曹洞宗的宏智正觉所倡导的摄心静坐、潜神内观、内息攀缘,以至于悟道的观行方法。禅宗于唐武后及中宗时,在黄梅弘忍以下,由慧能、神秀开创南北二宗,即所谓南顿、北渐二派。南宗禅从唐武宗到后周百余年间,有义玄、灵佑、良价、文偃、文益等禅师辈出,更开创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世称之禅宗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家最为兴盛,传承不绝。曹洞良价、临济义玄都生在唐末,因两家的宗风各有不同,于是形成禅学上两大派别:曹洞主知见稳实,临济尚机锋峻烈;曹洞贵婉转,临济尚直截。流衍到了北宋末南宋初,更由曹洞与临济相对立的禅风,一变而为临济宗下的大慧宗杲和曹洞宗下的宏智正觉相对立的看话禅和默照禅。
佛是众生药,众生病除,药亦无用。或病去药存,入佛境界,而不能入魔境界①,其病与众生未除之病等②。病瘥③药除,佛魔俱扫,始与此段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耳。
【注释】
①入佛境界而不能入魔境界:意指犹执著于法见,执著于圣解,尚在两边,还没有到达凡圣不二之境地。
②等:相同,一样。
③瘥(chài):病愈。
归宗斩蛇①,南泉斩猫儿②,学语之流③多谓之“当机妙用”,亦谓之“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殊不知,总不是这般道理。具超方眼④,举起便知落处。若大法不明,打瓦钻龟⑤,何时是了?
【注释】
①归宗斩蛇: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马祖道一之法嗣。一日铲草次,有讲僧来参,忽有一蛇过,师以锄断之。僧曰:“久向归宗,元来是个粗行沙门。”师曰:“你粗,我粗?”曰:“如何是粗?”师竖起锄头。曰:“如何是细?”师作斩蛇势。曰:“与么,则依而行之。”师曰:“依而行之且置,你甚处见我斩蛇?”僧无对。事见《五灯会元》卷三。此公案中前来参学的讲僧乃依文解义之徒,被义解习气所束缚而不自觉知,见了智常禅师,犹以此分别粗细、是非等对立见解来诘问智常禅师;智常禅师则藉斩蛇、竖锄头、作斩蛇的姿势,乃至否认先前所行之“你甚么处见我斩蛇”等,表现出佛道之行乃超越时非、善恶、粗细等相对见解之绝对境地。智常禅师悟道后,曾住于庐山归宗寺弘法,示寂后,谥号“至真禅师”。
②南泉斩猫:南泉禅师因东西两堂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③学语之流:满足于口头禅,或依文解义,不务真修实证的人。
④超方眼:指见处脱透,道眼明白。超方,即超越凡俗、进入圣境。
⑤打瓦钻龟:一作“钻龟打瓦”,一种推断吉凶的迷信活动。宗门中专门指那种没有真修实证,只凭语言文字,妄测圣境的知解之徒。如庆元府育王元竭净昙禅师,一日上堂:“本自深山卧白云,偶然来此寄闲身。莫来问我禅兼道,我是吃饭屙屎人。”绍兴丙寅夏,辞朝贵,归,付院事。四众拥视,挥扇久之。书偈曰:“这汉从来没缝罅,五十六年成活。今朝死去见阎王,剑树刀山得人怕。”遂打一圆相,曰:“嗄!一任诸方,钻龟打瓦。”言毕收足而化。另外,《指月录》卷二十二(洪州云居道齐禅师)亦有“东卜西占,钻龟打瓦”一语。
示清净居士(李担举献臣)(四)
欲空万法,先净自心。自心清净,诸缘息矣。诸缘既息,体用皆如。体即自心清净之本源,用即自心变化之妙用。入净入秽,无所染著;若大海之无风,如太虚之云散。得到如是田地,方可谓之学佛人;未得如是,请快著精彩。
近日丛林,以古人奇言妙语问答为差别因缘①,狐媚学者,殊不本其实②。诸佛说法,唯恐人不会;纵有隐覆之说③,则旁引④譬喻,令众生悟入而已。如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是是佛。”⑤于此悟入,又有何差别?于此不悟,即此即心是佛,便是差别因缘。
【注释】
①差别因缘:离言之道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对机方便之开示却是有差别的;得离言之道是无差别的,不得离言之旨,执著于语言文字,但落入差别,也就是落入分别思维之中。故此处的“差别因缘”实指执著于语言名相差别的分别思维。
②殊不本其实:完全没有体悟到言外之旨,没有踏着实处。殊,极,甚,完全。
③隐覆之说:深奥难懂、难以言说的真理。
④旁引:即广引、大量地引用。旁,遍,广。
⑤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马祖,便问:“如何是佛?”马祖道:“即心是佛。”法常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后来到四明梅子真隐修处结庵而居。唐贞元中,盐官会下有僧,因采柱杖,迷路至庵所。问:“和尚在此多少时?”法常禅师道:“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法常禅师道:“随流去。”僧归举似盐官,官曰:“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师答以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马祖闻法常禅师住山,乃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法常禅师道:“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法常禅师道:“作么生?”曰:“又道:非心非佛。”法常禅师道:“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马祖曰:“梅子熟也!”
凡看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心未明了,觉得迷闷,没滋味,如咬铁橛相似时,正好著力,第一不得放舍;乃是意识不行、思想不到、绝分别、灭理路处。寻常可以说得道理、分别得行处,尽是情识边事,往往多认贼为子,不可不知也。
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①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穷年②,以为日课,此乃愚之甚也。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此吾佛忏悔之意。学道之士,不可不知也。
学道人,十二时中,心意识常要寂静。无事亦须静坐,令心不放逸,身不动摇,久久习熟,自然身心宁怗③,于道有趣向分④。寂静波罗蜜,定众生散乱妄觉⑤耳;若执寂静处便为究竟,则被默照邪禅之所摄持⑥矣。
【注释】
①詈(lì):骂,责备。
②卒岁穷年:犹言穷年累月、一年到头。
③宁怗:安宁、闲静。怗(tiē)。
④于道有趣向分:必有成道的那一天。趣向,朝一个方向,实现、达到目标。
⑤定众生散乱妄觉:平息众生的散乱心、分别心。妄觉,即分别心、意识知解心。
⑥摄持:控制。
赵州和尚云:“老僧十二时中,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余无杂用心处。”此是这老和尚真实行覆处,不用作佛法禅道会。
善恶皆从自心起,且道:离却①举足动步、思量分别外,唤甚么作自心?自心却从甚么处起?若识得自心起处,无边业障一时清净;种种殊胜不求而自至矣。
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知得来去处,方名学佛人。知生死底是阿谁?受生死底复是阿谁?不知来去处底又是阿谁?忽然知得来去处底又是阿谁?看此话,眼眨眨地理会不得,肚里七上八下,方寸中如顿却②一团火相似底,又是阿谁?若要识,但向理会不得处识取。若便识得,方知生死决定不相干涉③。
学道人,逐日④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
【注释】
①离却:离开、除开。
②顿却:放置,安放。
③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对这些疑问,若能领会得,方知生与死、知与不知、理会得与理会不得等等,与自性了不相干。
④逐日:每天。
示清净居士(李担举献臣)(五)
赵州“狗子无佛性”话①,喜、怒、静、闹处,亦须提撕②。第一不得用意等悟③。若用意等悟,则自谓我即今④迷;执迷待悟,纵经尘劫,亦不能得悟。但举话头时,略抖擞精神看,“是个甚么道理?”
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佛”字尚不喜闻,想无闲工夫管闲事,逐日波波地⑤检点他人也。
古人提持此事,或就理,或就事,或据时节,或向上提持,俱无定准⑥。教中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注释】
①赵州狗子无佛性话:有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僧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州云:“为伊有业识在。”
②提撕:原文为长辈拉扯晚辈的耳朵,以示警醒。禅门中引用它,主要有二义:一是提挈,即导引、警策后进之人,于修行上不断增进;二是行住坐卧间,对古德之公案,专心参究,不停地撕咬、咀嚼。此处当指第二义。
③第一不得用意等悟:千万不要将心待悟。等悟,即等待或期待开悟。
④即今:现在。
⑤逐日波波地:终日忙于。波波,奔波、忙碌。
⑥定准:固定的模式。
献臣道友,在富贵中,不为富贵所迷,知有此一段大事因缘,决定透脱生死①。予得遣,来衡阳②,与之相聚,首尾四年,只同一日③。守官政事不苟简,凡百④从宽,廉谨重厚⑥,未尝谈人过恶⑦。此真佛菩萨所行之行也。因以此轴求指示,故书此二十六段似⑧之,亦以其纯诚⑨、向道甚力故,欲赞成⑩之。庶几⑾依此做工夫,将来发明大事,如杨大年⑿、张无尽⒀诸大老,作吾家内外护菩萨,则予之言不虚发耳。
【注释】
①透脱生死:看破并摆脱生死。透,看破。脱,脱离,摆脱。
②予得遣,来衡阳:南宋当朝的士大夫中,有不少人与宗杲禅师关系甚切,执弟子礼,如右相汤思退、参政李炳、礼部侍郎张九成、内翰汪藻、给事中冯楫等人,在宗杲禅师的点拨下,均得以悟明心性。当时张九成与秦桧有隙,秦桧以为宗杲禅师是张九成的同党,故在政治斗争中,宗杲禅师被革除僧籍,责令屏居衡州(今湖南衡阳)。在那里,宗杲禅师虽苦屈十余年,但是他的心态却怡然自得。就在此间,宗杲禅师集先德之语,撰成《正法眼藏》一书。此书在中国禅宗史上极有影响。绍兴二十一年(1151),宗杲禅师又迁居梅州(今广东梅县),在那里住了五年。梅州虽瘴疠寂寞之地,但是,衲僧裹粮从宗杲禅师学道者却未曾间断。绍兴二十六年(1156),宗杲禅师被恢复僧籍,重新召回径山。
③首尾四年,只同一日:前后四年,相契甚欢,如同一日
④苟简:草率而简略,意指粗率应付。苟,随便,草率马虎,得过且过。
⑤凡百:犹言一切,概括之词。
⑥廉谨重厚:廉洁不贪,谦恭谨慎,为人稳重,宽厚仁慈。
⑦过恶:过失和坏处。
⑧似:给,与。
⑨纯诚:即至诚,没有任何染污和虚假的东西。
⑩赞成:帮助、成就。
⑾庶几:表希望或推度之词,也许、可以。
⑿杨大年:即杨亿(974--1020)居士,北宋浦城(福建建瓯)人,字大年。少时以文章名世,太宗尝召入面试,叹为神童。真宗时,历任翰林学士、侍郎、修撰等官。持身清正,不畏权势。初不知佛,学士李维勉以宗门事相策发,遂生深信,后礼汝州广慧禅师得法。每翼护法门,多著洪力,一时学佛士夫推为领袖。又屡奉诏命编制大藏目录,校刊《景德传灯录》,于译经院任润文一职。天禧四年有疾,书偈遗李遵勖而逝,享年四十七。有文集行世。
⒀张无尽:北宋蜀州(四川省)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自幼锐气倜傥,读书日诵万言。初任通川主簿,一日入寺,见藏经之卷册齐整,怫然欲撰无佛论。后因读《维摩经》,深有所感,遂倾心佛法。神宗年间(1068--1085)因王安石之推举,入朝廷官。大观四年(1110)任宰相,后因政策失败,左迁衡州(湖南省)知事。其间,元祐六年(1091)曾谒庐山东林常总,获其印可。并与苏轼及黄龙派兜率从悦、晦堂祖心、觉范德洪、真净克文等禅僧为友,尤与圆悟克勤过从甚密。宣和三年卒,世寿七十九。著有《护法论》一卷。
第二封
示东峰居士(陈通判次仲)(一)
欲学此道,当于自己脚跟下理会①;才涉秋毫知见,即蹉过②脚跟下消息。脚跟下消息通了,种种知见无非尽是脚跟下事③。故祖师云:“正说知见时,知见即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如今。”④若如今不越一念,向脚跟下顿亡知见,便与祖师把手共行。未能如是,切忌向知见上著到⑤。
【注释】
①③意谓当从自性起观,摒除心意识,将功夫落实于当下的举手投足处。这就是六祖所说的“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这里的“脚跟”有二义:一是从自性起观,将功夫落在实处;二是从当下日用处做功夫,二六时中,无有空过。脚跟,禅林中,专用来指代自性或本来面目。脚跟著地,又作脚跟点地,指前后际断,彻见本来面目,一切功夫皆有着落,犹如以脚跟坚著于大地而丝毫不动摇。脚跟未点地,又作脚下未稳在,指修行未纯熟。脚跟下已深数丈,又作脚下太泥深,指跌入烦恼之深渊,即迷妄甚深。脚跟下消息,指见到自己本来面目。脚跟下事,即本分事,指悟道之后,日用中的一切,包括见闻觉知,无不是自性妙用。
②蹉过:错过、失去机会。
④此偈为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度化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时的付法偈。
⑤切忌向知见上著到:千万不要停留在知见上,或在知见里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著到,落脚、安住。
示东峰居士(陈通判次仲)(二)
士大夫学道,利根者蹉过,钝根者难入。难入则自生退屈①,蹉过则起谤无疑。若要著中②,但将蹉过底移在难入处,却将难入底移在蹉过处③,自然怗怗④地,不作难入、蹉过之解矣。得如此了,却好向遮里⑤全身放下,放下时亦不得作放下道理⑥。古德所谓:“放荡长如痴兀人,他家自有通人爱。”⑦又清凉云:“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⑧而今人才闻恁么说话,将为实有恁么事,便道我证我悟、将出呈似人不得⑨,一向说高禅⑩,七纵八横,胡说乱道,谩神諕鬼⑾,将谓⑿祖师门下事只如此。殊不知亲证亲悟底,唯亲证亲悟底人不假言词,自然与之默默相契矣,相契处亦不著⒀作意和会,如水入水,似金博⒁金,举一明三,目机铢两⒂。到这个田地,方可说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⒃,不是强为,法如是故⒄。
【注释】
①退屈:退缩、却步、屈服,丧失信心和勇气,不肯向前。
②著中:合乎中道,不偏不倚,踏着实处。
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利根的人当生难入想,以免生轻忽之心,钝根的人当生蹉过想,以免生退屈之心。
④怗怗:安宁、闲静的样子。怗(tiē)。
⑤遮里:这里。
⑥不得作放下道理:不得作放下理会,不能生放下的想法。有放下的想法,尚未离开二边。
⑦意谓我只做一个顽钝无知的人,让别人去做聪明吧。语见志公和尚《十二时歌》,“人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超释迦,越祖代,心有微尘还窒碍。放荡长如痴兀人,他家自有通人爱。”他家,别人,他人,此指聪明人。通人,学识渊博的人。
⑧“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意思是说,证悟的境界非言语能诠,无法向人说示;要真正把理讲透,非亲自证悟不可。语见《五台山镇国大师澄观答皇太子问心要》一文,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 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犹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爱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亡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著,莫摄莫收,是非两亡,能所双绝,斯绝亦寂,则般若现前。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然本寂不能自现,实由般若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与始修实无两体。双亡正入,则妙觉圆明。始末该融,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故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浑然齐致……。”
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所证所悟的,无法言表,无法拿出来给他人看。将出,拿出来。呈似,呈给他人看。似,与,给。
⑩高禅:故作高深、空洞无物的狂禅、口头禅。
⑾谩神諕鬼:欺骗、糊弄人。谩(màn)。諕(xià),欺骗。
⑿将谓:以为、认为。
⒀不著:不用,不必。
⒁博:交换。
⒂目机铢两:即“目机于铢两”,能从极微细的事物中洞见事物发展变化的征兆。目,洞见。机,事物变化的迹象或征兆。铢两,极轻微之量。铢,古代的衡制单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殊不知,亲悟亲证的人,当他遇到同样有亲悟亲证的人,自然心心相印,不假言语,而且,这种默默相契不是有意而为,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好比把水放入水中,用金子交换金子,彼此间没有任何隔阂。双方都能举一反三,能从极微小的事物中洞见出事物发展的迹象来。
⒃心缘相:起心攀缘外境。
⒄强为:勉强。
示东峰居士(陈通判次仲)(三)
近世丛林,邪法横生,瞎众生眼①者不可胜数。若不以古人公案举觉提撕,便如盲人放却手中杖子,一步也行不得。将古德入道因缘,各分门类,云:“这几则是道眼因缘,这几则是透声色因缘,这几则是亡情因缘”,从头依次弟,逐则抟量卜度②,下语商量。纵有识得此病者,将谓佛法禅道不在文字语言上,即一切拨置③,噇却现成粥饭了④,堆堆地⑤坐在黑山下鬼窟里⑥,唤作“默而常照”,又唤作“如大死底人”,又唤作“父母未生时事”,又唤作“空劫已前事”,又唤作“威音那畔消息”⑦。坐来坐去,坐得骨臀生胝⑧,都不敢转动,唤作工夫相次⑨纯熟。却将许多闲言长语⑩,从头作道理商量,传授一遍,谓之宗旨,方寸中依旧黑漫漫地⑾。本要除人我,人我愈高。本要灭无明,无明愈大。殊不知,此事唯亲证亲悟,始是究竟。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证尔证,眼眼相对,以心传心,令佛祖慧命相续不断,然后推已之余⑿,为物作则⒀。故达磨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是也。所谓传法者,乃心法也,心法无形段⒁;所传者,前所云“我证尔证底”是也。若彼此不证,向心外取证,则有宗旨玄妙奇特可传可授,便有我会尔不会,生轻薄想⒂,增长我见。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注释】
①瞎众生眼:用不纯正、乃至邪知邪见来误导众生,使众生不能分辨邪正。
②抟量卜度:用分别心来思量、测度。
③拨置:抛开,搁置一边,不理会。
④噇却:吃。噇(chuáng):了,完毕。
⑤堆堆地:象土堆一样,形容久坐不动。
⑥黑山鬼窟:原指幽鬼所栖之处,即暗黑之处,禅林中借此比喻拘泥于情识、盲昧无所觉知的境界,亦指习禅求悟的过程中,陷入顽空,滞碍不通,不得活用。黑山,据《俱舍论》卷十一所载,南赡部洲之北,三处地方各有三重黑山,其地暗黑,为恶鬼栖止之处。禅林中后用此转喻执著情识与分别作用,犹如陷于黑山之暗穴,不得智慧之光明。
⑦此处的“父母未生时事”、“空劫已前事”、“威音那畔消息”,均指本来面目、自性佛。威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此佛出世以前为绝待无限之境界,故禅家多以威音王佛出世以前称为威音那畔,以示学人向上探解之境界,或点醒学人自己本来之面目。其意与“父母未生以前”、“天地未开以前”等语相同。空劫已前,又作空劫以前,指此世界成立以前空空寂寂之时代。天地未开以前,了无善恶、迷悟、凡圣、有无等差别对待;亦即未分别生起森罗万象以前之绝对的存在境界。禅家多用“如何是空劫以前自己”作为话头而参禅,与父母未生以前、空王以前、空王那畔、朕兆未萌以前、本来面目等,皆为同类同语。
⑧骨臀生胝:屁股上生出老茧。胝(zhī),手掌或脚掌上生出的老茧。
⑨相次:依次,逐渐。
⑩长语:多余的话,废话。长,旧读zhàng(四声),今读cháng(二声)。
⑾方寸中依旧黑漫漫地:心中仍然是漆黑一团,没有落处。意思是没有生起灵动的智慧,没有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⑿推己之余:推己及余。
⒀为物作则:为世间万物作榜样。
⒁无形段:无形无相。
⒂轻薄:轻视他人,刻薄、不厚道。
示东峰居士(陈通判次仲)(四)
妙喜①禅无难参、易参之异。只要参禅人向未痾②已前,坐断生死路头,直下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难参易参,差别在人,不干禅事③。往往聪明灵利汉,多是求速效,要口里有可得说,面前有可得凭仗④。殊不知,此事得者,如生师子,返掷在当人⑤,日用二六时中⑥,如水银落地,大底大圆,小底小圆,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鲅鲅地,常露现前。正当恁么时,方始契得一宿觉⑦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苟⑧未能如是,且暂将这作聪明、说道理底置⑨在一边,却向没捞摸处、没滋味处,试捞摸咬嚼看。捞摸来捞摸去,咬嚼来咬嚼去,忽然向没滋味处咬著舌头,没捞摸处打失鼻孔⑩,方知赵州老人道“未出家时,被菩提使⑾;出家后,使得菩提。”“有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有时将丈六金身,却作一茎草用。”建立亦在我,扫荡亦在我,说道理亦在我,不说道理亦在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说即有若干,不说即无若干。得如是自在了,何适而不自得⑿?
【注释】
①妙喜:宗杲禅师自指。宗杲禅师所住之庵名曰妙喜,故云。
②痾:音ē(一声),亦读kē(一声),同“疴”,怪异之病曰痾。未痾已前,指未起分别心、未造生死业之前,亦即一念未生之前。一说,痾,同“屙”,“未屙以前”,指“未生以前”。
③不干禅事:与禅本身没有关系。干,关系。
④意谓聪明灵利的人,意识知解能力强,偷心难灭,大多希望能快速成道,所以总是希望有个语言知见可抓、有个境界可依靠。可得,可以。
⑤意谓亲悟亲证的人都知道,悟道之事完全取决于当人,犹如活泼泼的狮子,一返一掷,完全随它自己的意思,与他人没有关系。生,就是活、生气勇健的意思。
⑥二六时中:我国历法,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而印度历法,则分为六时或八时,昼三时夜三时,合称二六时。后用“二六时中”表示,“一天从早到晚”、“时时”、“无时”。
⑦一宿觉:指永嘉玄觉禅师。《传灯录》中讲:“永嘉禅师诣曹溪,语契六祖。六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之一宿觉。”
⑧苟:假如、如果。
⑨置:搁置,放置。
⑩咬著舌头、打失鼻孔:比喻猛然回光返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⑾使:役使、控制、作主。
⑿何适而不自得:即何往而不自在。适,去、住。
示东峰居士(陈通判次仲)(五)
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未有明般若而有贪欲、瞋恚、痴者,未有明般若而毒害众生者——作如此等事底,与般若背驰,焉得谓之有智慧①?妙喜寻常为个中人②说,才觉日用应缘处③省力时,便是当人得力处。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往往见说得多了,却似泗州人见大圣④。殊不知,录喜恁么说,正是平昔⑤行履处⑥,恐有信不及者,不免再四提撕举觉,拖泥带水,盖“曾为浪子偏怜客⑦”尔!
【注释】
①苟意谓证得般若的人不会做伤害众生的事情,做伤害众生事情的人,已经与般若背道而驰,岂可说他有智慧?
②个中人:指真修道人。
③应缘处:待人接物的时候。
④泗州见大圣:意思是见得多、说得多了,也就不当一回事儿。泗州僧伽大圣,人称泗州和尚,唐西域高僧,有人问他:“师何姓?”师曰:“姓何。”曰:“何国人?”师曰:“何国人。”泗州,今安徽省泗县。
⑤平昔:旧时,往日。
⑥行履处:日常用功的地方。
⑦曾为浪子偏怜客:过去因为有个流浪的经历,所以最容易对漂流在外的旅客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第三封
示智通居士(黄提宫伯成)(一)
从上诸圣,无言语传授,只说以心传心而已。今时多是师承学解①,背却此心②,以语言传授,谓之宗旨。为人师者眼既不正,而学者又无决定志,急欲会禅,图口不空,有可说耳③,欲得心地开通④。到究竟安乐之处,不亦难乎?
【注释】
①师承学解:以知见为相承的师法,师生之间以知见相传承。
②背却此心:偏离了祖师禅以心传心的宗旨。背:背离、违反。
③意谓当老师的见处既不正确,加上学生对参禅悟道没有升起决定的志向,在这种情况下,急切地想理会禅宗,只不过是图嘴里有个可闲谈的资本而已。图,图谋。
④心地开通:打开心结,明心见性,透脱自在。
古德云:“句能刬意,意能刬句,意句交驰,是为可畏。”又云:“意中不停句,句中不停意①。”如招庆问罗山云:“岩头和尚道‘恁么恁么,不恁么不恁么,以致如何?”罗山遂唤“大师”。招庆应诺。山云:“双明亦双暗。”庆便作礼而去。三日后复来问:“前日和尚意旨如何?”山云:“我尽情向汝道了也。”庆云:“大师是把火行。”山云:“若如是,据而疑处问将来。”庆云:“如何是双明亦双暗?”山云:“同生亦同死。”庆又礼谢而去。后又僧问罗山:“同生不同死时如何?”山云:“如牛无角。”又问:“同生亦同死时如何?”山云:“如虎戴角。”②欲了从上来事③,当以此段因缘④,时时在念,然不得著意穿凿⑤,穿凿即错。
【注释】
①语见罗山道闲禅师上堂法语,云:“意中句,句中意。意中不停句,句中不停意。意句不同伦,合作么生会。意能刬句,句能刬意,意句交驰,是为可畏。”此语亦见于圆悟克勤禅师法语。一日,圆悟禅师示众云:“一言截断,千圣消声。一剑当头,横尸万里。所以道,有时句到意不到,有时意到句不到。句能刬意,意能刬句。意句交弛,衲僧巴鼻。若能恁么转去,青天也须吃棒。且道个甚么?可怜无限弄潮人,毕竟还落潮中死。“句”,不仅指语言名相,还包括一切动作、境界和现象。“意”,指不可言说的第一义谛。刬。音chan,通“铲”,铲除,此指遮止,排除。句能铲意,语言名相,有时能掩盖言外之意、象外之旨,所谓执指忘月,执言忘意,执象忘旨,此指迷于假有。意能铲句,第一义谛超越于语言名相,所谓得意忘言,得旨忘象,不为假象所迷,此指契入真空。交驰,原意是交相奔走、纷至沓来,此指意句互得、意句互显,一色一声无非中道,此指契入中道。停,止息、停泊、容受。意中不停句,句中不停意,均指第一义谛非言句所能表达。不同伦,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东西。
②此处的“招庆”,指从展禅师。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问罗山道闲禅石:“岩头道‘与么与么,不与么不与么’,意作么生?”山召师(从展禅师),师应诺。山曰:“双明亦双暗。”师礼谢。三日后却问:“前日蒙和尚垂慈,只为看不破。”山曰:“尽情向汝道了也!”师曰:“和尚是把火行。”山曰:“若与么,据汝疑处问将来。”师曰:“如何是双明亦双暗?”山曰:“同生亦同死。”师又礼谢而退。别有僧问师(从展禅师):“同生亦同死时如何?”师曰:“彼此合取狗口。”曰:“和尚收取口吃饭。”其僧却问罗山:“同生亦同死如何?”山曰:“如牛无角。”曰:“同生不同死时如何?”山曰:“如虎戴角。”
③从上来事:指无始以来的生死大事,亦说本来面目。
④此段因缘:这段公案。
⑤穿凿:牵强附会,用心意识强作解释。
莫爱诸方奇言妙句。宗师各自主张、密室传授底古人公案之类,此等杂毒①,收拾在藏识中,劫劫生生取不出②,生死岸头,非独不得力,日用亦被此障碍,道眼不得明彻。古人不得已,见汝学者差别知解多而背道③,泥语言④,故以差别⑤之药,治汝差别之病,令汝心地安乐,到无差别境界。今返以差别语言为奇特,执药为病⑥,可不悲夫!古德云:“佛是众生药,有众生病即用;无众生病用药,即药返为病,甚于有病者。”前所云“杂毒不可收拾在藏识中”,亦此之谓也。
【注释】
①杂毒:苦性与烦恼能障圣道,故比喻为毒;混杂此诸毒之法,谓之杂毒。杂毒就是掺杂着烦恼等非清净的染污之法(包括邪知邪见)。
②劫劫生生取不出:历劫千生,若不能将此等杂毒拔出。
③背道:与道相违背。
④泥语言:拘泥于语言文字。
⑤差别:祖师接人,多应机说法,其开示因人的根机和时节因缘不同而有差异。
⑥执药为病:执着于药反而成了病。
示智通居士(黄提宫伯成)(二)
日用尘劳中,种种不如意事,是众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药。苟能于佛于众生,直下不生分别。则病瘥药除,始契得庞公所谓“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①之语矣。
学此道,未得个入头处②时,觉得千难万难;闻宗师举觉③,愈觉难会。盖以取证求歇底心不除④,返⑤被此作障碍。此心才歇,方知非难非易,亦非师家可以传授。
【注释】
①此偈为庞居士参石头希千禅师时所作,原偈是:“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偶谐,和谐相处。张乖,即乖张,执拗、违背常理。
②入头处:入门处。
③举觉:提举、举扬。
④取证求歇底心不除:意指将心待悟。
⑤返:同“反”。
知迷不悟,是大错;执迷待悟,其错益大。何以故?为不觉故迷;执迷待悟,乃不觉中又不觉,迷中又迷①,决欲破此两重关,请一时放下著。若放不下,迷迷悟悟,尽未来际,何时休歇?
学道人,日用空境易而空心难②。境空而心不空,心为境所胜③。但空心而境自空矣。若心已空,而更起第二念,欲空其境,则是此心未得空,复为境所夺④。此病不除,生死无由出离。不见庞公呈马祖偈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即第归⑤”?此心既空矣,心外复有何物而可空耶?思之!
“但得本,莫愁末⑥。”空却此心,是本。既得本,则种种语言,种种智慧,日用应物随缘,七颠八倒,或喜或怒,或好或恶,或顺或逆,皆末也。于随缘处,能自觉知,则无少无剩⑦。
【注释】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执迷不悟固然难度,将心待悟,落在迷悟两边,名义上是在修行,实际上却仍然在造生死业,故尤难救拔,此即所谓家亲作祟难可禳也。
②意谓境由心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外境空掉并不难,但是,要把内心对境界的执着空掉却很难。
③心为境所胜:意指心被境所控制。
④意谓只要做到了心空,外境自然而然就空掉了。如果说心已经空了,又起第二念,想把外境空掉,这恰恰说明,心还没有真正空掉,依然被境所转。夺,占领,控制,使不能自主。
⑤一日庞蕴居士参马祖,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顿领玄旨,呈颂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及第归,考试得中归来。
⑥但得本,莫愁末:见永嘉大师《证道歌》。
⑦意谓若能得本,于日常生活中,处处从自性起观,则一切法皆是佛法,自性本来自具足,无欠无余。
示智通居士(黄提宫伯成)(三)
古人入门便棒便喝,唯恐学者承当不性燥①,况忉忉怛怛②,说事说理,说玄说妙,草里辊③耶!近年已来,此道衰微,据高座④为人师者,只以古人公案或褒或贬、或密室传授为禅道者;或以默然无言为威音那畔、空劫已前事为禅道者;或以眼见耳闻、举觉提撕为禅道者;或以猖狂妄行、击石火闪电光、举了便会了、一切拨无为禅道者⑤。如此等既非,却那个是著实处⑥?若有著实处,则与此等何异⑦?具眼者举起便知⑧。
【注释】
①性燥:急切。
②忉忉怛怛:唠叨,罗嗦。忉:dao(一声);怛:da(二声)。③草里辊:意思是说,随顺尘劳之事而丧失了自己的本分。与“落草”的含义相似。禅林中“落草”本指为度化凡愚众生,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随凡愚污浊之现实而施行化导,又称为向下门。后来专指,在教化的过程中,因过分随顺学人而失去了自己的本分原则,落入第二义,如落草谈、落草汉等,均指此义,含有轻蔑之意。辊:音gun(三声),同“滚”。
④高座:上座、法座。
⑤此一段文字指出了当时比较常见的几种禅病:一是文字禅,又称葛藤禅,一味从古人公案中觅解会。二是默照禅,又称枯木禅,沉溺于空寂之境,不得活用。三是清净意识禅,执前五识之现量境为究竟者。四是野狐禅,又称狂禅,拔无因果,未证言证,狂妄自大。击石火闪电光,执分别意识刹那间被斩断,一念无分别心现前为究竟。
⑥著实处:真实可靠的落脚处,此指可执著的东西。
⑦意谓如果认为在修行中有个可执著的东西,那与上面提到的几种禅病又有什么区别呢?葛藤禅执著于语言文字,枯木禅执著于顽空之境,清净意识禅执著于清净意识和现量境,野狐禅执著于空,走向了断灭。凡有所住,即与道相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是正途。
⑧具眼者举起便知;具超方之眼者,听我这一番举唱,便自然领悟,无须伫足拟思。
此道无限剂①,世间尘劳亦无限剂,但看当人日用所向②如何尔。故《华严经》云:“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著,普观诸法真实之相,发大誓愿,灭众生苦,永不厌舍大乘志愿,灭一切见,修诸菩萨平等行愿。”所谓平等行愿,乃亦无限剂心③,所向处无障无碍是也。
【注释】
①限剂:分别、界限、隔碍。剂,分割。
②所向:指愿心、愿望。
③无限剂心:无分别、无间隔的普遍平等之心,亦即遍一切时、遍一切处、遍一切种类的平等慈悲之愿心。
学世间事,用心不到①,则学不成;学出世间法,无尔用心处,才拟用心推求,则千里万里,没交涉②矣。虽然如是,无用心处、无摸索处、无著力③处,正好著力。莫见恁么道,又节外生枝,云“既无用心、无摸索、无著力,却如何去向④?”若作此见,转没交涉矣⑤。
【注释】
①用心不到:用心不专一、不到位。
②没交涉: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沾边、背道而驰。
③索:著力,用力、使力、使劲。
④趣向:朝一个方向,引申为追求、求取、证得。
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生起求取的心,即与道相背。
第四封
示妙证居士(聂寺丞)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①如麻似酥,拨整②了一番,又一番到来。若不把“生死”两字贴在鼻尖儿上作对治,则直待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如落汤螃蟹时,方始知悔,则迟也。若要直截③,请从而今便截断④。学世间法,须要理会得分晓;学出世间法,却全要理会不得,方有趣向分。既理会不得,却如何趣向?但恁么究取⑤。
【注释】
①顺生死底事:与逆生死底事相对。顺生死底事,指五欲、执著等无明烦恼,它们能令众生随顺生死,不断地流转。逆生死底事,指修习佛法,断除无明烦恼,它们能令众生逆生死之流而得究竟解脱。
②拨整:处理、抛开、打发。
③直截:指临命终时,走得爽快、利索、自在。
④而今:现在。
⑤究取:体取、参究。
佛是众生界中了事汉①,众生是佛界中不了事汉。欲得一如②,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故古德云:“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③。”僧问赵州:“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有。”僧云:“几时成佛?”州云:“待虚空落地。”僧云:“虚空几时落地?”州云:“待柏树子成佛。”看此话,不得作柏树子不成佛想、虚空不落地想,毕竟如何?虚空落地时,柏树子成佛;柏树子成佛时,虚空落地定也。思之!
【注释】
①了事汉:明白事理、解决了生死大事的人。
②一如:真如之理不二不异、平等无差别,故称一如。一者,绝待唯一;如者,不异之义。真如界内,生佛之假名泯绝,平等性之中,无自他之形相,故名一如。
③此偈见于《禅林僧宝传》卷九《龙牙居遁禅师》。龙牙禅师的原偈为:“学道无须有悟由,还如曾斗快龙舟。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君若随缘得似风,吹沙走石不劳功。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佛是无事底人,主世四十九年,随众生根性,应病与药,权实顿渐①,半满偏圆②,说一大藏教,皆无事法③也。众生无始时来,为心意识之所流转,流转时浑③不觉知。故佛在般若会上,说诸法空相,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皆空,徒有名字而已,到究竟处,名字亦空,空亦不可得。若人夙有善根种性,只向不可得处,死却心意识,方知释迦老子道“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是真实语。
【注释】
①权实顿渐:即权教与实教、顿教与渐教。权,权宜之义,指为一时之需所设之方便;实,真实不虚之义,系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实教,乃据实述出佛陀自内证之法,系为究极根本之教;权教,乃为导人入于实教所设之方便教法,至实教境地后,权教亦当废除。天台宗认为《法华经》所说之圆教为实教,其余诸经所说之藏、通、别三教均属权教,故称三权一实。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为顿教。依顺序渐进,经长时间修行而觉悟者,称为渐教。若以教法形式观之,开始即讲说深奥之内容者,称为顿教;而自浅显内容次第讲说进入深奥内容者,称为渐教;在禅门里,南方慧能禅系主张速疾直入究极之悟,称为顿教;北方神秀禅系则强调依序渐进之悟,称为渐教。
②半满偏圆:即半字教与满字教、偏教与圆教。半字,原指梵语中构成文字的基本字母;满字,则指集合字母所构成之文字。后佛教转用其意,以半字教引申为小乘声闻之九部经,而以满字教引申为大乘方等经典。此半满二教之分法,大约等同于大小二乘之分类。此说乃根据北本《涅槃经》卷五与卷八之譬喻而来。《涅槃经》载,如教育子弟,先教半字,后教满字毘伽罗论;故佛陀说法先说小乘九部经,后说大乘方等经典。后代诸师多援引此半满二字作为判教之名称。如(1)北凉之昙无谶及隋之慧远,认为小乘声闻藏为半字教,大乘菩萨藏为满字教;(2)北魏菩提流支认为佛陀成道后十二年中所说之教法为半字教,十二年后所说者为满字教;(3)智顗及窥基认为,半满二教即大小二乘之意;(4)荆溪湛然以之配于天台四教,即藏、通、别等三教为半字教,仅有圆教为满字教;(5)《涅槃论》一书将此二教配于渐教、顿教之说法,然其所谓渐教指声闻缘觉之教,顿教指涅槃之教,与后世禅宗之顿渐教法无关。偏者,偏僻之理,偏于空乃至中;圆者,圆满具足一切。就大、小乘而言,则小乘为偏,大乘为圆。然大乘之中,亦有偏圆之别,如天台所谓五教中的圆教独为圆。,其他之藏、通、别三教为偏教。
③无事法:即无为法。因为佛陀所讲之法,无非是劝人放下执著,无心于事,得大自在,故名无事法。
④浑:全然。
禅不在静处,不在闹处,不在思量分别处,不在日用应缘处。然虽如是,第一不得舍却静处、闹处、日用应缘处、思量分别处参,忽然眼开,都是自家屋里事①。今时士大夫学道,多是半进半退——于世事上不如意,则火急②要参禅;忽然世事遂意③,则便罢参④——无为决定信故也。禅乃般若之异名。梵语“般若”,此云“智慧”。当人若无决定信,又无智慧,欲出生死,无有是处。
【注释】
①自家屋里事:即本分事,意谓都是自性的妙用。
②火急:急切,紧急,刻不容缓。
③遂意:顺心,称心,满意。
④罢参:停止、放弃参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