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师袁天罡墓(摘自四川阆中天宫院旅游官网)
4{vEW( Og@{6> 天罡墓 位于天宫院北观稼山(为何取名为观稼山呢?相传,天罡相中这片山的原因有二:其一,该山为天宫的制高点,对天宫一览无余,视野开阔,两侧均有吉水相抱,风水好;二是天罡深深怀念这里的黎民百姓,他在归山之后也想天天看到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他在选择此山后便将其命为观稼山。)半山腰,坐北朝南居子午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墓为圆锥形,墓前立有石碑,上书“唐风水大师袁天罡之墓”。墓位背枕观稼山壁,龙砂水穴向五大地理要素齐备,是天造地设的福址。墓前明堂广阔,两边龙山夹送,二水交汇在明堂中汇入西河,风水理论称“麒麟奔太阳”,实为风水宝地。
6ce-92n 这里天光轩朗,地气畅达,草木繁盛,其穴居高处,凸显清贵,正合古穴法“十个贵穴九个高,气度昂昂压群僚”。是袁天罡为自己勘定的隐藏于深山密林中的风水宝地。从星曜角度看,官稼山是风水学中极为珍贵的“玉楼宝殿”格。官稼山山尖属火形,第二层及下层台地属土形,形成火土相生的吉象,墓穴位于土形下部,从而火生土,土生身,官稼山山叠三层,象征天地人三才,墓穴紧贴“人”格,充分体现了天地人融为一体的风水理念。
C4gES"T %,<Ki]F 观稼山在风水中喝形为“麒麟奔太阳”。从天宫院东面看,观稼山来脉先由北向南,行至穴场附近,转身由东北向东南,然后脖子轻扭,猛然扬头,转头向正南方眺望,一双前腿长长伸出,形成环抱穴场的青龙、白虎砂。更妙的是在麒麟颈项下,有一个浑圆山包,恰似一个铃铛,俗称“铃铛包”。观稼山峰下第一台地为麒麟角,第二台地为吻部,而天罡墓墓穴正好在麒麟舌心处。观稼山向下奔腾,在两公里外再现真气,有一个圆形山包,恰如初生的太阳,俗称“太阳包”。这样便形成了“麒麟奔太阳”的风水格局。太阳包虽小,在风水格局中却形小功大,弥足珍贵。一是它处于水口的豁口,恰如两座水口山的门闩,使天宫院穴场周密环护,不致泄气;二是有了这颗半掩半露的宝珠,才能形成奔太阳的吉祥风水格局。另外,作为传说中的天罡星下凡,袁天罡墓地东南方巽位有座绵延的远山,叫烟斗山,此山有7个山包,正好对应天上的北斗七星。在预测学中,巽位主一个人的职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袁天罡从事的职业是天文星象方面。
]auqf Jd v;+HN[ 据说袁天罡墓地这种穴场,有五吉之瑞,为神灵仙佛居所。事实上,相传为隋文帝杨坚之22子的袁天罡,虽舍却了王侯路,却成就了一位名垂青史,星耀天际的易学风水大师,受后人的尊崇膜拜,岂非胜过众多过眼王侯!
B/;'D7i|S QY<5o;m` <Uj9~yVN] X6(s][Wn \G)F* 9iM%kY#)W RP+)sCh Q (q&(/ X's<+hK& .oLV\'HAR [ 此贴被管理员在2010-05-16 23: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