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瓒,生卒年不详,号懒瓒,俗称“懒残和尚”,唐朝僧人。
初游方诣嵩山,《宋高僧传》中记载是神秀禅师传人普寂的弟子,长居南岳衡山,同书《石头希迁传》中又说:“(南)岳中有固、(明)瓒、(怀)让三禅师,皆出曹溪门下。”指其曾参学于六祖大师。
唐玄宗天宝初年(743年)至南岳寺中,执役20年,曾无倦意。寺僧以其行为放旷,常晏坐而不事营作,呼为“懒瓒”。或云其以瓦釜煮土而食,好食僧之残食,故号“懒残”。
唐肃宗时,李泌隐居衡山,见明瓒所为,知非常人,中夜潜谒,望门而拜,瓒取所啖芋之半以授,谓李泌日:“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后李泌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居相位,一如瓒之悬记。
世传有《南岳懒瓒和尚歌》,见《宗镜录》和《景德传灯录》,《宋高僧传》卷十九有传。据载,宋黄庭坚曾有草书《懒残和尚歌》一卷。
[color=transparent]
懒残和尚悟道歌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
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
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须吃。
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及。
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不是痴钝,本体如然。
要去即去,要住即住。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裤。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
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即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
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
兀兀举头见,日高乞饭从。
捧头将功用,功用转冥蒙。
取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绝虑亡缘。
巧用不得,只用心传。
更有一语,无过直与。
细如毫末,大无方所。
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