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天际大师石头和尚医术高超,名扬天下。他有一张专治心病的妙方,现保存在昆明华亭寺。药方上写着:用药七味,好肚肠一根,慈善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焙制方法,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三分;忌一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箭中伤,肠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历代都有人以此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四川蓬溪任知县,后因承父志编修《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在饯行席间,接任他的那个贪官向李时珍恳求:“素知李公医道高明,盼赐-副滋补养身之方,不胜感激!”李时珍对他的劣迹早有所闻,顺手开了一药方:“柏子仁、木瓜、官桂、柴胡、益智、附子、八角、人参、台乌、上党、山药各一钱。”那贪官如获至宝,令差役去药铺抓药,恰遇药铺老板是个聪明人,他捋须大笑不语。差役再三打听,方知药方上各味药名头-个字合起来是“柏木官(棺)柴(材)益(一)附(副),八人台(抬)上山”。这段扬善止恶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清代有一位姓黄的京官,靠着多方钻营,快要升官了,不巧的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远在故乡的母亲去世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必须立刻回家“宗制”。可是,这个京官害怕因此破灭升官发财的美梦,不愿回去,但如果这段时间照常上朝,又怕别人识破他的隐私,破坏了前程。于是,他装病躲在家里,希望同僚们不知道这件事,等到升了官之后再做打算。有一天,有个同僚上门再三求见,他推说有病,不肯见客。客人却说自己深通医理,要献上药方。一纸药方送到“病榻”前,上面开的几味药是:“黄柏、知母、桑白、当归。”假病人看了这张药方,知道这是一则心照不宣的哑谜,羞得无地自容,第二天便辞官回家去“宗制”了。原来这位同僚献上的药方真正的含义是:黄知母丧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