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解读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来看这一段。一般无论是大经还是小经,它在结构上、组织层次上都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刚才念的这一段就是《心经》的序分。正宗分就是从下面“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直到“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属于主要概述的正宗分。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以来,这是属于流通分。大概是这么一个划分。
序分开宗明义,这里没有像一般经典出现六种证信,直接开门见山,指出说法的人是观世音菩萨。在悲心利他的层面建立的名号是“观世音”,观照世间求救的声音给予救度——观世音;从侧重于自利解脱的层面来说,是“观自在”。
这个名称也不是随便安立的,他指点一切修般若的行人,你常常要观自在。这个“自在”就是本源心性、实相真如,观自性在不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心都往外面跑。如果你能够观照当下这个心,念兹在兹,不往外面跑,也就有一点小自在了。他是要告诉我们“观”,天台家会讲“一心三观”——空、假、中,那我们要反观,不要心跑到外面去。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有世间的般若,属于世间的聪明智慧,也有声闻的般若,有缘觉的般若,都是比较浅显的。那观世音菩萨所修的是深邃的,超越凡夫、二乘的,乃至于权教菩萨的般若波罗蜜。这个深般若就是对诸法本质特性的现量的把握,是要离开心意识的。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以就照见,智慧是照,像太阳光一样的,一照全都呈现出来。不是用心意识去分析的、去概括的,那不是照。般若要有一种照的特点,照是要见,见就不是一般的模棱两可、模模糊糊的,而是了了见——彻证,这个见就是一览到底,好像我们看一个池塘,连池塘的底部是什么,你都能清清楚楚。那说明观自在菩萨的智慧,观照般若的力量非常大。
照见什么呢?“五蕴皆空”,这句非常重要。“五蕴”是指我们当人的生命——色、受、想、行、识。那为什么这五种用蕴来表达呢?“蕴”就是蕴藏、积聚的意思。我们的妙真如性、如来藏性为什么不能呈现出来?就是色、受、想、行、识,有时候叫五阴,给它遮蔽了。遮蔽之后我们就把这个身心认为是真实的,这一真实的就是身见我执了。
他就会执著这个幻相,贪恋、造业,一切为身体的欲望服务,由这里生起了一个很强的我和我所有的观念。滔天之下,我们众生都被这个五蕴给迷惑了,认为我们的身心是真实的。但观世音菩萨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都是缘起法,叫缘起无自性。缘起无自性,当体不可得。
所以般若系经典常常用比喻,比如《金刚经》六种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比如“五蕴”中的色蕴,“色蕴”就是我们身体,四大构成的这个身体,“色”它是空的,了不可得的,是一种幻相。所以就用一个比喻,如露,如朝露,朝露就是早上的露水,阳光一出来,这个露水就蒸发了。所以我们的这个色壳子——色身就像露水一样,很危脆,很快我们就会衰老、疾病、死亡。
比如我们的“受蕴”,“受”就是领纳、接受外境,感觉到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蕴”,我们天天思想,妄想,“想”是心里取那个相。还有“行蕴”,我们的迁流不息的行蕴。这三者就像水泡,如泡。水泡就是水被风一吹生起的泡沫,你一看好像是有一个东西,但你拿手一碰,什么都没有了,当体空寂。
还有我们的“识蕴”,这是指第六识,执著法尘,系缘法尘,给与各种的分别,是好、是坏、是善、是美。它就像影子,也是了不可得的,当体即空的。
这个概念,对于我们生起智慧的登堂入室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五蕴皆空”。如果你还执著五蕴都是真实的,有一个真实的我,我要拥有一切,你一辈子就被忧患、痛苦所笼罩了。当你了解当下五蕴皆空的时候,就能够契入到真如自性。契入真如自性就能够“度一切苦厄”,“度”就是超脱、离开一切的苦难、痛苦。
我们很多的痛苦就是由于执著五蕴的真实而出来的,你了解缘起性空,不再去贪恋执著了。“空”就能够破我执,乃至于破法执。那这个身见我执就是见思惑,令我们在三界分段生死,轮回不休。变易生死无明烦恼。
如果你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这里面,五蕴里面没有一个我,五蕴的法也当下了不可得。人法二执破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苦因苦果当下就能离开,这就是度自己以及其他一切众生的两种生死的大患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