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及西藏,逻辑思维与辩论常被当作澄清心绪与锻炼精神思维的工具。依惯例,只要对方提出了更高明的哲学理论及更清晰的论点,辩论落败的一方会转化自己的观点朝向辩论胜利者的一方。
龙树的中道思想称作“中观”,就是佛教哲学派系里出类拔萃的一支。今天在西藏佛教的寺庙与大学里,“辩经”仍一直是培养格西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提婆是一位伟大的佛学班智达和因明学者,他是旷世无比的证悟圣哲龙树的大弟子。
当时,马鸣是同样有名的印度教大师和辩论家。
有一次,马鸣向龙树挑战辩论,龙树派提婆代表他出战。为了帮提婆准备,龙树亲自做他的陪练,提出印度教的观点来进攻,而提婆则为佛教的见解辩护。老师对印度教有神论的哲学非常精通,以至于有时候他的弟子在训练的时候怀疑他的老师实际上是个印度教徒!辩论的日子到了,提婆也准备好了,他已经掌握双方的论点,龙树派他前去接受挑战。辩论前,依印度教的风俗,马鸣在恒河利用日修的沐浴仪式来清净他的罪。这时提婆走下河岸,把一个装满粪尿的金壶给马鸣看,然后开始很恭敬地刷洗壶的外表。那位印度教班智达不知道他就是提婆,惊讶地问:“壶里装满秽物,光是洗涤壶的表面有什么用呢?"
提婆回答:“先生,你的罪是在你心内,你在这条河里清洗身体又如何能清净你的罪障呢?"面对一针见血的进攻,马鸣哑口无言。这时提婆已经消失在河岸无数的寺庙楼房中。不久,马鸣正祭祀着他往生的父母,神秘的提婆又出现了,他搜集来一大把干草,并煞有介事地用水来浇,仿佛等待着某些事情发生。马鸣好奇极了,忍不住问道:
“你在做什么?' ,
提婆说道:“在帕哇达山上有棵枯萎了的树,我正在浇水让它能活过来。”
马鸣嗤之以鼻地说笑道:“你明明是在这儿浇水,却硬说是在浇那山上的枯树,真是个江湖骗子!"提婆安静地回答:“同样道理,你的祖先过世很久了,早已投生他方,你现在祭祀他们有什么用?"
马鸣开始怀疑这个人的真正身份,很快他知道自己已经遇见辩论的对手——有名的提婆。一场大规模的辩论在王室的赞助下正悄悄准备着。不久以后,正式的辩论在国王和官员们面前隆重举行。
空前的辩论持续了一连数周,经过多次反复的交锋问难,国王和他的贤者们宣布佛教徒提婆胜利。马鸣知道传统上败者必须要改信对方的宗教,在宣布完结果的一刹那,他飞上了天空,企图逃之夭夭。
提婆紧追着他飞了上去,以超自然的精神力量把他抓回地上,关在一间放满佛教经论的庙里。
起初马鸣顽固地坚持不投降。几个月后,因为没事可做,马鸣开始随手翻看佛教书籍。谁知他很快就被佛教深邃的教义折服,加之次辩论中提婆极具逻辑美感的议论是那样打动人,他终于深信佛是到达圆满最理想的道路。于是他就被释放了。
马鸣后来成为博学证悟的佛教大师,是印度最好的佛教诗人。受启示而写的长诗《敬师五十颂》,是他现存最有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