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更加认识到,在修学过程当中同行善友的重要性。那什么人才能够成为我们的同行善友呢?或许有人,也在一些著作当中,看到过什么是善友的标准。但在生活里,我们不一定就能够将书中所说的标准,活用在现实当中。
宋朝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曾说到:“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大概率上来说,君子与君子在一起, 那是因为志同道合而结为朋友。而小人与小人相处, 那是靠着共同的利益,才结为朋友的。
似乎欧阳修这一句话,给了现在人一个挺明白的方向,真正的同行善友应该是与道相交的,而不是与利益挂钩。但可惜在现实当中,也有不少的修学人,往往交友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道心,不是为了减少贪嗔痴的欲望,而是为了更好得到世俗利益好处。
这里所说的利益,不一定就是指钱财,在别人那里得到某种好处,那也是一种利益。为了得到别人的生活照顾,为了在别人那里能找到个住处,所以才发心与人交往,这种带有目的性的交往,何尝又不是一种利益呢?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博喻》中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如果两个人志趣相投,即使隔着高山和大海也不会感到遥远,如果两个人理念不合,那就算近在眼前,也会让人觉得离得很远。所以有的人跋山涉水从各处来相聚,也有的人就在眼前,却不愿和他交往。
当一个人亲近一个人的时候,不是为了增长修学道心,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种种欲望,不是为了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而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想得到某种好处,那这种人实际上并不值得交往,也不合适多接触。
我在现实当中,唯一真正的同行善友,那就是我最看重的~~居士。越交往我越能发现,他身上难能可贵的地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他这个差那个差,就像几年前有一位女居士便指出,~~居士在戒律上做的不够好,师父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好呢?她表达了不理解。
在傲慢的人那里,总喜欢以种种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看到别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认为这样不够好的人不配靠近师父,不应得到师父的信任和看重。
而这些人并不清楚,我所看重的点恰恰和某些人的看法不一样。因为我们都是生死凡夫,想要在戒律上做到丝毫不犯,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想要做的还好,那都是不容易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往往装出一副正人君子,高标准样子的人,可能私底下放逸起来,要比普通来得更加猛烈。《大禹谟》中说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所以,本幻与一切修学人交往时,我看重的不是这个人没有过失,而是这个人没有傲慢。只要他不会瞧不起我,那我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他呢?
我和~~居士交往这么多年,越交往我就越看不到,~~居士身上傲慢的点。在过去,因为本幻自己的原因,所以看他也有种种的傲慢。但现在我越来越看不到,他身上有那种傲慢的气质了,甚至是一点都找不到了。也正是因为我在他身上,感受不到这种傲慢的气息,所以他也能够容得下本幻的种种缺点。可以说一般的人,我觉得极难以做到不轻慢的点,而他却能够从容的做到,这不能不说,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地方!
我身边始终交往,离得近的这几个居士,之所以我允许他们靠近,也敢和他们靠近,都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没有那种在修学教法上的傲慢。我似乎很难能够看到他们,在学法的时候,认为他们在修学上,比别人来的厉害。虽然在生活上,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因为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到在交往的过程当中,产生误会甚至是矛盾。或者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某些行为做得不够好,某些戒律持的不如法。
除__居士外,像__居士,___居士,~~~居士这三人,我也从来没有觉察到,他们有在修学上轻慢他人的想法,会觉得自己修的好,别人修的不好,这种想法在他们身上,我还真没有观察到。
虽然有些人可能觉得,有的人戒律做的不够好,修学功夫不得力。但是只要他能够有这份谦虚的心,在修学教法上能知谦虚,那就是我欣赏的点,看重的点。别的一切,都可以在我的世界里面暂时先忽略不计。
也正是因为这几位居士有这样的点,所以能够在众人对喔诽谤四起的时候,他们几个人几乎没有任何的想法。不会因为别人的轻慢攻击诽谤,而动不好的想法,之所以能够做到,那便是源自于他们内心的那份不傲慢。
《庄子·人间世》中言:“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凡是与人交往,与身边的人交往时,一定要相互信任,与远方的人交往时,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言语。清朝魏禧也说到:“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这话是说,要交朋友, 了解一个人时不可以不认真, 既然了解了,那猜疑的心不可以不去掉, 交往时出现的小磨擦不可以不忽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对身边交往的这几位居士,其实还算是信任的。有外面的人,若喜欢在我面前妄评~~居士等,想要达到让我不满的目的。在若干年之前,或许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可是现在恐怕已经达不到这个目的了。说是非者,往往才是真正的是非之人!当他越是非议他人的时候,其实越是暴露了,他内心的肮脏和丑陋!
与修学人交往确实也要慎重,好的人你跟他交往,会让你得到修学上的进步。但与不好的人交往,那只会令你陷入重重的是非和烦恼当中。
唐朝贯休法师在《行路难五首》中也言:“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这话是说,不要和浅近轻浮的人交往,因为洼地只会生长些荆棘。
唐朝房玄龄在《晋书·崔洪传》也说到:“人之有过, 辄面折之, 而退无后言。”有就是说,别人有过错, 你当面批评他就好, 何必事后要到别人那里去议论指责呢!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当然磕磕碰碰也是难免的。这个磕磕碰碰,不一定是坏事,反倒因为这个磕磕碰碰,可以使我们减少过失,改正缺点。就像两块石头有棱有角,那就容易划伤他人,只有当两块石头磨的没有棱角了,那人握在手上就不会被伤到了。
若两个人的交往如胶似漆,关系好的不得了,那未必就是好事情。因为身边有这么好的一个人在,你又咋舍得厌离娑婆呢?恐怕便难以觉得,这个娑婆世界是值得厌离的。因此同行友人之间,时不时来一些矛盾,来一些误会,也许更能促进修学人的道心,使得修学人懂得厌离娑婆五浊恶世,这何尝又不是圣人对修学人的一种加持呢?
唐朝善导大师也说:“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也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正是因为修学的人,体会到人生没有恒常的快乐,才能更好地厌离娑婆心求极乐。否则诸事如意,事事顺心,那在名利场,恩爱乡中,又如何舍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