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品 雉鸡听法转世
昔日西竺国,有一位圣僧,名曰:鸠摩罗尊者,修道在玉屋山,尽日开堂讲经说法,聚集徒弟二十余众。有一日鸠摩罗尊者,讲涅盘经,山后一只雉鸡,飞来座下,听尊者说法。徒弟看见雉鸡,对师父言曰:【此是扁毛灵根怪物,怎么亦能听经?】
鸠摩罗尊者答曰:【此雉鸡闻经听法,当转人身。】
这雉鸡经完毕,就飞到玉屋山后,到晚间这雉鸡脱相,转视为人身。其后至武平四年,鸠摩罗尊者领徒弟来到越州成内,劝世度人。尊者对徒弟言曰:【昔年一之雉鸡,应转生在此处。】
行到门前,师父叫雉鸡,内面走出一位女子看见尊者,相识如旧,欢喜礼拜奉茶。尊者乃问其母曰:【我叫雉鸡,尔女儿走出来何故?】
其母答曰:【我女儿初生之时,背上生出三根雉鸡毛,因此取名曰雉鸡。】
尊者闻言曰:【此乃是前因。】
其母问曰:【师父何为前因?】
尊者曰:【汝生前生是一只雉鸡,在玉屋山后居住,昔年我聚集众徒弟开堂讲经说法,此一只雉鸡,常常飞来我座下闻经听法,至日后雉鸡脱相,转世为人身,此即是前因也。】
雉鸡女闻师父说起前因事,痛哭流泪,即告父母曰:【女儿今生誓不犯过,免得造做罪业,愿入山修行,持斋学道,脱离轮回之苦。】父母欣然许之。
尊者就对雉鸡女言曰:【妳用心修持道德,自然日后成正果。】
尊者带领众徒,回玉巫山。雉鸡女拜别父母,出家三载,加紧修行,后坐化归空。
雉鸡女做偈曰:
玉屋山后身居住,飞来座下听佛法,十八年前身挂毛,闻经脱畜转人身,
蒙师指出西方路,这走人间只一遭,扁毛闻经成正觉,为人不信往徒劳。
昔日南山有一只鹿,北山有一只虎狼。此前因乃山中有一位和尚,课诵金刚经,有二位徒弟,互相饮酒食肉,开了斋戒,后福尽气消,为此坠落做麋鹿虎狼。二畜生就结拜为兄弟,誓曰:【有难相救,若是不救,不免遭死。】,二畜发愿,实时而去。
经过三日,虎狼被猎人网牢去,藏在柜中。糜鹿头在人中,能作人言,对猎人曰:【彼无凶恶,亦无害尔,若要杀他吾身代之。】
众人遂将虎狼放去,糜鹿走到柜边,吩咐虎狼曰:【我今代你,你可今夜寻迹前来救我。】
虎狼许之。回到山中,惊慌藏在山窝里,不敢举头救护。众猎人将糜鹿带回家中,众人再去打猎。此日网无禽兽空回,众人遂分不平,就将此只糜鹿放回山中而去。有一日,众猎人看见松树上,有一只乌鸦乱叫,猎人遂取药箭搭箭射去,乌鸦飞去,箭遂落山窝,中在虎狼身上,后虎狼身发红皮烂而死。以此奉劝世人,不可忘恩背义。
作偈曰:
南山糜鹿北山狼,二生结拜誓救殃,弟若有难哥哥救,哥哥有难草里藏,
箭射乌鸦飞腾去,箭坠反伤在狼身,劝君休把狼心使,那个狼心得久长。
第十二品 杨府知州,羊子能言
昔日有一位官,姓杨名宗,官拜知府之职。有一日,是老太太上寿之日,就命厨下杀母羊。厨下乃先磨刀,刀磨已毕,撮去放在灶边,遂去拿母羊。不疑羊子看见,就将刀用口咬去。厨下拿母羊回来,正要取刀,看见羊子将刀咬去,就赶来要取刀,羊子忽做人言曰:【我娘与你无冤无仇,你何苦持刀杀我娘?】
厨下达曰:【非是我持刀杀你娘,今日是老太太上寿之日,爱食羊肉,杨太爷命我杀你娘,与我无干。你既然会讲话,同吾齐来哀求老爷,就免杀你娘。】
羊子将刀就咬去哀求老爷,厨子来到厅堂,禀曰:【太爷你命小人去杀母羊,孰知羊子能言,要救伊母。】
杨太爷曰:【羊子安能言语?】
厨子曰:【太爷若不信,现今羊子同小人齐来见老爷。】
羊子来到厅堂上,就跪在老爷面前,哀求曰:【太爷容禀,吾娘犯着何罪业?因何杀吾娘?】
羊子作偈曰:
爷尔姓杨吾名羊,尔心何不早思量,吾娘与你冤何结,苦苦持刀杀吾娘。
羊子作偈已毕,即问太爷曰:【你今日要杀吾娘何事?】
太爷答曰:【今日是我母亲老太太上寿之日,爱食羊肉,因此吾命厨下持刀杀你娘。】
羊子文太爷之言,心生怨恨,羊子再作偈曰:
前生不修吾便羊,汝母寿诞杀吾娘,今日食我一片肉,来生与汝结冤长。
又偈曰:
羊子跪地诉知州,我娘前生不肯修,饶我母子两条命,长报恩情万万秋。
杨知府观见羊子能言,两眼流泪,听闻羊言,此时心中觉悟,羊子能行孝义,识轮回报应,为人反能不能及耶?杨知府作偈曰:
羊子含刀正实时,不绝眼中南泪啼,不知辞官归故里,立志修行得便宜。
又偈曰:
看破红尘剎那间,半世为官百世冤,监心修行名佛意,参出真如透上天。
杨知府作偈毕,就辞官前往入山,拜石门和尚为师,持斋受戒,勤参道德,加进修行,后修成正果。
第十三品 庞居士夜闻驴马酬还前因
唐朝之时,襄州府衡阳县,有一位居士,姓庞名蕴,字玄众。家道富豪,世代本儒业,自少悟妙法,志求真谛。初蔼石头禅师,次参马祖禅师,悟明心地,彻明真空之理。赈济贫人,怜孤恤寡,舍财布施,劝人行善,救人之急,喜舍金银,准出不准入。
时有二商,并无资本经营,就来庞公家中,对庞公言要求借白银一千两。庞公欣然即许,入内备出银子一千两,款交于二商,取财赴邑,二商无力可行,庞公将驴与其代脚力,二商行到古树下歇息,就相议曰:【庞公果有慈悲之心,竟不知登记在帐,今可暗昧私图之。】
言罢,驴忽作人言曰:【我前世向你借三升大麦米,暗昧不还,如今出世为驴,与尔赴银三百两,我今债还尔毕,吾要去了。】
二商闻驴此言大惊,就将原银送还庞公。庞公对二商曰:【银子因何要送还?】
二商就将驴作人言,还了世债,说了一遍,我所以要来送还与尔,恐惊吾后世亦然。二商说罢,将银子交还庞公,竟自回家而去。
庞公于夜间之时,行到驴马栅边,默然闻得驴马互相酬还前因,言论多少,庞公乃出,仰天叹曰:【吾本欲济人,而不知反累人,吾所知其与者福也,所不知者祸。】
即将家业金银财宝,运集落船,悉沉沧海。船至汉阳江心,忽然有五百名海洋贼盗,要来取劫庞公金银。庞公就对海贼言明二商借银,驴子作人言还报前债,说了一遍,我所以不要金银,尽皆沉于沧海。劫贼闻言大惊,心中悔悟曰:【我众人愿意出家修行,想随你你持斋修道。】
庞公就将金银送入佛祖寺,为五百名修行斋粮,其后修成五百罗汉。
然则庞公能弃富乐贫,其女庞招女编作瓜篱度日,其子庞大歌耕种田园,庞公夫妇子女四口俱修行,庞公度五百名人众,满心欢喜,日夜殷勤瑕炼苦功,始知三乘妙法,菩提觉姓圆明,深通妙理,悟进无生地位,心花发朗。即奉劝世人,要报父母深恩,当持斋修行,方报此恩。
有一日庞公谓女曰:【观日早晚,及中午,就来报我。】
庞招女及日中午,就来报父亲言曰:【日已中而有浑蚀。】
庞居士就出门视之,庞招女即登于父亲座位合掌归空,庞公入来,看见女儿归空,大喜曰:【吾女智捷如此。】
更延七日,庞公亦是合掌归空而逝。其子大歌,在田中耕种五榖,忽有乡人来报:【你父亲与妹子俱归空。】
庞大歌闻言,就田中忽然立化归空。乡人回来报知庞婆,庞婆看见庞公、庞大歌、庞招女、父子女三人一齐归空,随时收敛明白完毕。
庞婆作偈曰: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若庞婆撤手高,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话说庞婆作偈已毕,佛光亮体,登时化开无数石,亦归空。
后人作偈曰:
放债回心得悔悟,借钱负本作驴牛,心中藏毒难逃苦,无义钱财莫得求,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若庞婆撤手高,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第十四品 公冶长日看燕雁问五常
周灵王之时,孔子降生周游天下,带领三千徒弟,七十二位贤人,内中有一位弟子,名曰:【公冶长】。此人善识百禽之语,能知众鸟之音,如此敏捷。
有一日,公冶长清闲无事,在家中游耍,到小亭中,看见有一只雁鸟,宿在池中,片时又有一只燕鸟,飞起宿在树上,就问曰:【雁兄多时久别与尔,近来贵体平安否?】
燕鸟连问数声,雁鸟并无回答半句。燕鸟心中怒气言曰:【雁兄你真是无礼,我连问你数声,你因何无回答我一声?】
雁鸟少歇片时,开言答曰:【树上蝉声小,堂上熊语低,水清流漫出,人贵言语迟】。
燕鸟言曰:【你生在青草坡前,口食他人五榖稻梁,口大项小,你与我亦是一般,你岂能贵乎?】
雁鸟回曰:【我虽然不贵,能晓得三纲五常。】
燕鸟问曰:【你既然晓得三纲五常,说一遍与吾听。】
雁鸟答曰:【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故名曰三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妇从夫贵,夫唱妇随。昔者君虐其民,纣王无道,百姓受倒悬之灾,后来武王遂托姜子牙,诛其君而弟其民,百姓大悦,创业周朝,建立天下有八百余年。此乃君为臣纲。
又昔日有甘世衍,在朝为官,天下有三年大旱。一日忽然间天降大雨,圣上遂问世衍,今日这大雨淋漓,可值多少价钱?甘世衍无言可答。圣上大怒,即命甘世衍回家,明日早朝来回奏。甘世衍就奉旨回到家中,闷闷不乐,忧愁在心,无言无语。其子甘罗看见,问曰:【爹爹回朝,为着何事,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却是何缘故?与孩儿说明,或许可与爹爹解忧,亦未可知。】
甘世衍曰:【吾儿为父今早上朝,圣上问起昨日下雨之事,言此可值多少价钱,我一时无言可答,圣上大怒,即命我带旨回朝,明日早朝回奏,我因此忧愁在心。】
甘罗答曰:【此乃小可之事,何须挂意在心。】
甘世衍曰:【我儿明日若无言回奏,吾一家性命都难保,此非小可之事,孩儿有何意见回奏?】
甘罗答曰:【爹爹何不说,墙上一片湿,地下五寸深,五谷花果熟,满地出黄金。此雨可值无价之宝。】
甘世衍闻的此言,心中大喜曰:【我儿真乃智慧才能,如此敏捷,可免我忧。】
次日早朝,甘世衍上朝起奏曰:【臣甘世衍奉旨,论昨日大雨值何价钱。进前奏曰:墙上一片湿,地上五寸深,五谷花果熟,满地出黄金。】
圣上大喜曰:【卿昨日不知,今日何能知之?】
甘世衍奏曰:【昨日臣实不知,臣有一子,名曰甘罗,能知此理。】
圣上大悦,开言曰:【甘卿尔有此子,才能敏捷,今有多少年纪?】
甘世衍起奏曰:【臣小儿如今年登十二岁。】
圣上大喜,就传宣甘罗入朝晋见。甘罗奉旨入朝,上殿朝见毕。圣上就问甘罗,治国政如何?甘罗启奏曰:【事君父者以忠孝,为君父者以慈爱,国家无异,君父相同,德显扬名,惟忠与孝,荣贵不招而自来,耻辱不逐而自退。】
圣驾闻奏大悦,就勒封甘罗为丞相,乃是父为子纲。昔日春秋十八国之时,,齐王在临潼关聚会,与十八国诸侯献宝,有秦国进草琴,亦有魏国献避尘珠,亦有楚国进夜明珠,时春秋十八国诸侯,齐到临潼关来献宝,此乃君为臣纲。齐王娶有一妃名曰:无盐氏。智慧才能,端肃贤德,面貌丑,以得感化服人,十八国俱来降服进贡。后人赞号曰:无盐氏,智慧才能,端肃贤德,面貌丑,以得感化服人,十八国俱来降服进贡。后人赞号曰:无盐君,此乃夫为妻纲。】
燕鸟曰:【三纲已说毕,五常却如何?】
雁鸟答曰:【五常者,仁义礼智信是也。】
燕鸟问曰:【敢问如何分详,?】
雁鸟答曰:【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是我有仁也。夫若先死,妻坚守节义,始终不配他人,这是我有义也。长先次后飞,长幼有序,一字登空而不乱,这是我有礼也。飞鸣宿食,以访生死二字,修心向善,这是吾有智也。春往秋归,来去不失其时,亦能传书信,这是吾有信也。吾比尔等不相同,尔等群中之类,口衔青虫,无有慈悲之心,尔岂有仁乎?夫若先死,妻不待晚,再嫁他人,尔岂有义乎?宿人家中,厝宅梁上,看人家妇女,千娇百体,尔岂有礼呼?与孩儿同伴,不顾生死轮回报应,不肯修行向善,久变家园,不知修省,尔岂有智乎?来来去去,糊胡涂涂,失其时节,尔岂有信乎?且这世间最重信受,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仁义礼智信,这三纲五常,五伦为要。你全然不谙不知,并无悔悟之心,此是何也?】
燕鸟闻得无言可答,不辞自飞而去。燕鸟作偈曰:
可叹小燕太无知,敢来与吾说是非,三纲五常全不识,满面含羞无语飞。
公冶长在小亭中闲暇游耍,听见雁鸟与燕鸟博古论今,如此问答三纲五常,雁鸟尚知礼仪,真是灵禽。
公冶长作偈曰:树上雁鸟语闹喧,各将仁义礼为先,两个都是空中鸟。贵贱贤愚也一般。
第十五品 袁尚不孝 拖父深山饲虎
昔日有一位幼童子,姓袁名小,年方有七岁之时,善能读书达理,事亲至孝,年少甚有才能智慧。堂上有一位公公,名曰袁杰,年已七十余岁,万事不能办理。小父名曰袁尚,恼恨其父,袁杰终日谈天,饮酒食物,不能办理事务。袁尚遂思,待我做一个竹笼,拖住深山与虎狼食之。遂做竹笼,将父藏在内,拖去深山里坑下,独自回来。
再言袁小读书回来,不见公公,流泪痛哭。遂问其母曰:【公公到何处去?】
母亲曰:【你公公被父亲拖去深山中饲虎了。】
袁小闻得此言,即哭入深山,寻到公公,袁杰与孙同哭。袁小曰:【公公不需忧虑,我将竹笼拖了回去,再来迎你回家。】
遂将竹笼拖回家中,袁尚看见问曰:【你何故将竹笼拖归何用?】
袁小答曰:【拖回来自然有用。】
袁尚再问曰:【有何用?】
袁小言曰:【父亲你若年老,不能办事,我亦将此竹笼,拖你到深山中去饲虎了。】
袁尚闻得此言,心中大惊,思想此事可能是真。遂问其子曰:【你公公尚有在否?】
袁小曰:【公公此时尚在深山。】袁尚遂同子袁小,往到深山中,扶持袁杰公公回到家中。袁尚自此以后,便生恭敬孝顺父亲。
偈曰:袁小拖笼劝父亲,七岁孩儿行孝恩,良言劝父亲公转,小小儿孙作古人。
第十六品 孙荣无异,竹第居破摇
宋朝之时,有一人姓孙名荣,娶得一位贤妻,姓黄名玉真。这孙荣为人不仁不义,,将亲弟孙华逐出,居住破窑,迫他自谋生活。孙荣结交有二位朋友,一名曰胡子传,一位名曰柳龙乡。这二人终日来邀,同去街中饮酒赌博,其妻黄玉真,每日劝丈夫接取二叔回家,累次劝他不从。
忽一日,黄玉真心生一计,将家中狗打死,到夜间将狗戴帽穿衣,装为人相,吊在后门外,其夫孙荣被胡子传、柳龙乡招去饮酒,喝得大醉,是夜三更时回家,打从后门来,看见门外吊一个死人,孙荣大惊失色,慌忙叩门,与妻相议曰:【此祸事如何瞒灭无事?】
黄玉真曰:【你结交好友,自古说道,结亲防难,须去与他相议。】
孙荣即往二友家中,相议曰:【我家后门首,今夜吊死一人,恳求二位仁兄,急来将 此死尸埋却,恐到明天被人知觉。】
胡子传曰:【人命关天,非当小可。】
柳龙乡曰:【你把许多银子与我,我明日与你埋,今夜我断然不敢去埋。】
孙荣无奈,荒忙回家,无计可施。与妻相议曰:【二友不来,此事如何是好?】
玉真曰:【你结交兄弟不来,如何问我。古人说的是,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你不如到破窑叫你弟帮忙。】
孙华正睡梦中,忽闻叫唤声醒来,遂问曰:【哥哥有甚么要紧事,为何三更半夜到此?】
孙荣答曰:【贤弟不好了,方纔咱家中后门首,吊死一人,想要埋灭,无计可施。】
孙华曰:【哥哥不必慌忙,乘黑夜里埋葬就无事了。】
兄弟二人就回到家中。孙华对兄嫂言曰:【且放心,待我就来埋葬。】
孙华竟自去埋。玉真对丈夫言曰:【我当初叫你重亲弟,不可结交酒肉朋友,今夜朋友交情如何?若无亲弟此事如何了局?】
孙荣曰:【自恨我从前无见识。】
玉真曰:【今日方知打虎须要亲兄弟,哥弟同在家中多和睦,一团和气。】
次日胡子传、柳龙乡再来家中,向孙荣借用银子,孙荣遂不借与他。胡子传、柳龙乡恼恨,去到衙门检举。县主出签,即命差人去拿孙荣到案讯究。差人就同地方保甲,来孙荣家捉拿孙荣。玉真出来遂对差人保长言曰:【这因我丈夫轻贱胞弟,赶出去破窑中居住,吾屡次劝丈夫,拒绝与胡子传、柳龙乡来往,因他每日招吾夫赌博,吾劝不听,故吾无奈,用计将家中狗打死,假装为人,实是要劝吾丈夫,兄弟和睦。】
差人回衙将此事禀知老爷,县主命差人保长,到埋处掘开查验,果然是狗。差人即拿柳龙乡、胡子传到官审问,方知玉真设计,便将此二人治罪。县主送匾旌表扬黄玉真,称为贤德女。
偈曰:
黄氏玉真甚明理,密用良谋计策美,良言劝夫兄弟睦,县主旌表贤德女,
皇氏玉真甚明理,密用良谋计策美,良言劝夫兄弟陆,县主旌表贤德女。
第十七品 张谟磨刀,悔悟修行
昔日,南京有一位姓张名谟,官居校尉之职。有一日圣上命他监斩罪犯,张谟在磨刀时,不觉误伤自己手掌,血流疼痛难当,心中悔悟,吾平生杀戮太重,虽犯人受罪刑,于心何忍,虽然官受校尉,其性本向善,时常供佛斋僧,遂自悔悟。乃作偈曰:
百岁光阴似水流,杀人偿命几时休,不如辞职归山去,好念弥陀得自由.
张谟就入朝辞官,将家业金银财产,尽喜舍入寺,寻访明师。行到紫云山宗福寺,有一位祖师,开堂说法。张谟看见心中大喜,即跪下拜求,将金银置在头上,口称姓名,欲拜为师,弟子愿要持斋修行。祖师答曰:【尔官居校尉,杀戮太重,此金银钱财乃是罪业之财,吾却不用。】就退他回家。
张谟出来乃叹曰:【吾因前生失修,今生无缘,并无怨恨之心。】等候数月,又来求拜祖师,扔闭门不纳。张谟就向大众言曰:【吾虽然杀戮业重,合应自作自受,亏得我九玄七祖受累地狱之苦。】张谟两眼流泪,心中哀切恳求,大众看见张谟果有实心哀求大众,就替他恳求师父,收他为徒。祖师见此无义之财,以致不受,就将此银,买办香斋果品油香烛,斋僧供佛,方能脱了业债。张谟与大众一齐跪下,恳求师父带他忏悔冤愆。师父即命张谟,往寺边栽种梅树一棵,付予尔照管,三年不许你懒惰。
张谟即行到寺边,栽种梅树一棵,自此照管梅树,日夜勤照顾,劳力栽培。不觉有三年间,梅树成林高大。张谟即往寺中,对师父言曰:【现今梅树茂盛,高大成林,较子弟如何?】
师父荅曰:【你在此受苦功有三年,功完果满,随你自便而去。】
此时张谟信受奉行而去。行到半途遇着大江,有独木桥就不能得过,既回转寺中、遂问师父曰:【弟子行有数里,遇看大江有一独木桥,不能过去。】
师夫答曰:【你可以从来路而去。】
此时张谟被师父指点,醒悟知机,悟知前因,行到大江,赖独木桥方能得过去。张谟作偈曰:
百岁光阴一剎那,我脱尘劳为磨刀,经中玄妙来指点,急早修行念弥陀,
感蒙祖师收容我,不辞辛苦不辞劳,直点归家本来路,独木桥上离南柯。
张谟作偈以毕,转回家中,加进修行,后修成正果。
第十八品 周武谤佛,地狱受苦
前五代之时,有周、陈二国,周武帝姓王名毓,因篡陈国陈霸先帝位,不信佛法,毁谤三宝,灭僧毁像,死入地狱,重重受苦。
至隋朝开皇时,有一大名府姓赵名曰文昌,自幼持斋好善,专持金刚经。忽一日,阎君请去对经,赵文昌是夜,梦得魂游地府,有人引至阴司,见阎罗天子。阎君问曰:【你作何福果?】
赵文昌曰:【家贫无力可营功德,惟有持斋,念金刚经。】
阎君闻言,合掌赞曰:【善哉!善哉!功德甚大。】
即引他游地狱。看见周武帝,挂三条大铁链锁住。赵文昌问曰:【你是何人?造何恶业?】
武帝曰:【犯人姓王名毓,只因在阳间不信三宝,谤佛法灭僧毁像,故受此苦报,你能持念金刚经,阎君尊敬你,祈你回殿上见阎君,我扥你一事,对阎君说放轻我罪刑。】
赵文昌就回来见阎罗天子,俱说周武帝之事,恳求赦宥?。阎君答曰;【周武帝造罪,在阳间毁谤佛法僧三宝,灭僧毁像,尚有其余的罪岂可放松?他毁谤佛法应墬在无间地狱受苦,赦宥不得?】
赵文昌回去,遂对武帝言曰:【你造此毁谤佛法之罪,阎君言此罪极重,不得赦宥?。】
周武帝闻言,悲泣流泪曰:【你若还阳,可对吾子言,教他兴崇三宝,信众佛法,斋僧供佛,修建塔庙寺院,方能救我出苦。】
偈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偈曰:武帝毁僧谤佛法,死坠阴司枷锁押,文昌游狱始得知,哀求阎君出苦期。
第十九品 两蛇锁口修成双龙戏珠
昔日,有一和尚,生得两蛇锁口之相,一生无福之命。有一日,施主请去做法事完毕,就请和尚吃菜吃饭,斋筵果品,吃完就回到寺中,得病数日,方纔痊愈。
又一日,有一位太老爷,性好善斋僧供佛,就请众僧来做道场,佛祖道场已毕,两蛇锁口和尚,亦来赴供筵,太爷观看这和尚,乃是无福之人,即将众吃剩菜饭,捧出来请这和尚,和尚看见心中不悦,对太爷言曰:【你今日做道场,岂无好菜相请,因何将他人吃剩菜饭,捧出来请吾,明明是怠慢我。】
太爷答曰:【吾看见师父你非是受无之人,若就办好菜饭果品请你,你返去时会得病数日。】
和尚想果有此事,实时知悟,心中思起前日,被施主请去吃筵斋果品,转来就得病数日,病症方能痊愈。和尚向太爷说曰:【我想起来命运障却,不如去死罢了。】
太爷答曰:【如此何必去死?师父你不如在此修行,我后院听,就收拾一间与你,做佛听修行,柴米由我付用。】
两蛇锁口和尚说曰:【太爷你既如此,我就在此处修行,柴米请付交吾用,真是慈悲之人。】
此时两人作别而去。和尚逐转悟曰:【太爷叫我在此处修行,我想一日三餐,食了也无益,不如一日两餐,少食一餐,加度数日,多少是好。】就用苦功加进修行。
太爷在家理事,不觉过了数月,为何和尚这几日无来担米,想必是死了,所以即无来担米,待我去观看便知。太爷逐行到后院厅,看见和尚修行进功得道,颜容改变,两蛇锁口变出双龙戏珠。太爷贺喜曰:【师父尔日后必居五百人众之上。】其后果然。
再言清福寺,有一祖师,归天之时,嘱咐五百名徒弟,你等必须于某日时,手拈香下山去,迎接有一位双龙戏珠师父,此人修行得道,你众人可拜他为祖师,不可失误,言罢祖师归天。众徒弟尽恸哭,举哀明白,是日五百人众,手拈香斋下山,同拜双龙戏珠师父为师,迎接来到寺中。寺中有两位徒弟,一位名【道疑】,一个名【不信】。此二人心性勤谨,山中出有青香菰,二人就拾采返来煎煮,捧与师父食,师父吃了就言曰:【好得你苦得我。】
道疑与不信二人不解其意。从此以后,采拾青香菰返来,那二人自己食了,即将粗茶捧奉与师父,食了又言曰:【好的我苦得你。】
道疑与不信二人闻此言,心中大喜,齐相议曰:【每日有采拾青香菰来,只二人自己食了】谁知天降生香菰赏赐与师父福禄,此二人粗心大胆,敢私自享福。道疑与不信二人,福尽气消,堕落轮回叫苦。
双龙戏珠师父,知他二人受苦,师父有慈悲心,带徒弟之情,乃是徒弟无知,就引他二人灵魂,投再寺边桑树内。后来桑树斩倒,将桑柴刻为木鱼,安在佛祖面前,早晚听经闻法,能建佛面,早得超升出苦。
师父作偈曰:.木鱼本是桑树雕,留在人间作道场,平生无犯三千戒,因何日夜被人敲。
双龙戏珠师父,作偈已毕,加进修行,修成正果。
第二十品 真珠度岳守诚释龟鹤
周灵王之时,子路对孔子曰:【托赖夫子洪福,我等快乐无穷。】
孔子曰:【虽然安乐,后来难免得轮回二字。】
子路问曰:【我辈亦有轮回?】
孔子言曰:【俱有轮回。】
公冶长问曰:【何等之人可以免轮回?】
孔子答曰:【惟有持修身行道,归依正教,庶可脱轮回。】
后来公冶长归空,即去下凡投胎出世,投在北平顺天府,陈家出世,名曰真珠。自幼就持斋修行,天性最灵,善识百禽之语,能知众鸟之音。即拜明德寺和尚为师父,名曰居静。将真珠改名曰了悟。
有一日,了悟对师父言曰:【弟子愿下山劝世度人。】
师父答曰:【善哉!善哉!】逐即许他。了悟逐拜别师父,下山而去。来到村间处,并无认识之人。再行到一条草径,直接到溪边,信步行到,看见有一之老龟,再大石上曝日。了悟就问曰:【我看你在此曝日,岂不是炎炎受苦,尔不知随我来去持斋修行,可免轮回之苦,未知你意下如何?】
老龟答曰:【我日间游五湖四海,夜间宿万丈深潭,乃是长生不老之游,岂肯跟你去持斋修行。】
了悟见老龟不可相从,再行数步,看见空中有一之白鹤高飞而来。了悟就问曰:【吾看你飞来非去,并无有所定之处,岂不胜之烦乎?不如跟我去持斋修行,可免轮回受苦,未知你意下如何?】
白鹤答曰:【吾日间游尽三十三天外,夜间速在百丈哭树之中,此乃长生不老之乐,起跟你去持斋修行。】了悟看见白鹤不肯相从,在行而去。
白鹤飞到溪边大石上,与老龟同聚一处,两个就谈论。老龟问曰:【哥哥今日游何方而来?】
白鹤答曰:【我从名山而来,路遇着一人,欲来度我同去持斋修行,无言曰纵横自在,无拘无数,逍遥快乐,无乃长生不老乐,跟他修行合用乎?】
老龟言曰:【此人亦曾来度吾,吾亦以此应之。】老龟问答已久,竟睡在大石上。
不幸遇着岳总制之子,名曰岳手诚,出来打猎,看见龟鹤同眠,命家人张起网捕之。逐将龟鹤负在背上而行,走不上数步,遇着了悟,看见龟鹤被打猎人用网捕之。
了悟作偈叹曰:
万丈深潭一老龟,久霄云外白鹤飞,两个缠到无生死,不绝无常背后追。
岳守诚闻他说此偈,就问曰:【贤人何出此言?】
了悟即将劝谕之言,说了一遍,岳守诚曰;【自古生死轮回,人人难免,何能了得?】
了悟答曰:【惟有持斋修行,免得生死轮回受苦。】
岳守诚问曰:【你来劝世度人,必有言劝化,可说与吾听。】
了悟说曰:【吾师父留传有节为信。】
了悟即说偈曰:
生死轮回不计秋,四生结业怨长久,时他半斤还八两,冤冤相报何日修。
岳守诚闻他说偈,心中之悟,看破世界,富贵荣华,有如风中之烛,功名盖世,好似镜里之花,竟是虚假,万无一实,我今愿持斋修行,欲拜你为师。了悟就将岳守诚收为徒弟,岳守诚即命家人,将老龟白鹤尽行释放而去。老龟走归深潭而去,白鹤飞腾空中。
岳守成对家人曰:【你众人回家去,我要同师父入山修行。】
家人奉命回家而去。了悟来到寺中,喜盈于腮,春风满面,洋洋得意,度得贵公子,此不显荣乎。禀之师父言曰:【弟子靠师父洪福,今日下山劝世度人,度得依问岳总制之子,名曰守诚,同弟子前来修行。】
师父答曰:【他是官家,岂肯在此受尽苦功,可辞他回家去罢了。】了
悟就出来,烛对岳守诚曰:【我师父说你是官家贵子,恐尔难受了苦楚劳功,命我辞你回家去。】
岳守诚闻得此言,即作偈曰:生被凡身累,死为罪业驱,欲求天上位,愿作佛家徒。
了悟闻此偈,入内对师父蒋岳守诚此偈禀如。师父闻偈,大喜曰:【善哉!善哉!】
遂收留守诚在此修行,四方人等闻知,尽来归依正教,徒弟甚多,分为数派,交贤接众,内外勤练苦功。了悟修至长老,徒孙众多,看师父日夜勤修苦功,众徒孙对师父言曰:【寺中许多人,得分供事,师父自得清乐,免得日夜辛勤劳苦。】
师父答曰:【你等不知祖师各耍用功。】当时嘱付留有一偈。了悟即说偈曰:
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无修一日空,功上加功功友得,道中参道道无穷。
了悟在作偈曰:
悟道由来从实义,修真到底证大雄,欲知遁迹归何处,准拟安居在虚空,
世界名利总是空,西天极乐旧家风,修直分明善簿记,佛榜标名选苦功。
众徒孙听此偈,各勤仅修行,后来修成正果。